首页 > 历史军事 > 华夏大同 > 第二十七章 乱世重典(下)

第二十七章 乱世重典(下)(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之娱乐王朝 六道轮回魂卷 究极领域 重生之吴应熊传奇 笑傲星海 血洗长空 扶得起的阿斗 大唐腹黑录 盗走海洋的人 元始无极转身录

新书榜还有最后一周,九哲啥也不说了,更新和质量肯定能保证,投不投票就看大家了!

希望大家收藏、推荐一个都不能少!如果有时间就在书评区罗嗦两句,九哲有的是jīng华。^_^

…………………………………………………………………………………………

值班的军机大臣们到齐之后,肃顺先有取有舍的把事情说了一遍,然后又把刚刚草拟的诏书念了一遍。尽管兆华篡改了一些事实,比如现在还没有捉住刺客,但兆华直接说“有恶眷雇凶以谋刺郑亲王未遂”,仿佛已经确认了是那些库兵家人所为一样。

军机大臣们听后虽然觉得这些贪官污吏实在可恶,谋刺亲王更是按律当诛,但按照诏书上所说,一下子灭门六十户,杀几百号人,确实有些残忍而且用刑太过。

但问题是兆华已经草拟了诏书,即便有不同意见也只能以比较委婉的方式提出来,否则就太不给皇上面子了。军机大臣中,责任心不强的自然不愿没事找事,多此一举;责任心强点的比如祁俊藻虽然打定主意要劝谏,但说话的轻重尺度却要好好思忖一番,更何况端华和肃顺这两名当事人就在现场,轻易得罪不得。

良久没有动静,肃顺和端华见大家都没什么意见,都很高兴,心想,这下后半辈子总能睡个安稳觉了。

可就在这时,祁俊藻开口了,他出班跪奏道:“启禀我主万岁,微臣思量,虽然银库若干贪吏实属罪大恶极,又雇凶行刺郑亲王,定其灭门之罪倒也恰如其分。但圣人云,‘人恒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微臣为皇上圣德念,以为若能宽恕其中一些罪轻之人,给其改过自新之机会,必能使天下人心悦诚服,而窥得圣德之一端,明天地之至理。”

祁俊藻这话说得是天衣无缝,气得端华和肃顺直在一旁干瞪眼。

兆华也感到有些为难,心道,这祁大学士的水平还真不是盖的,先说皇上定罪恰如其分,并无不妥,然后话音一转,说“为皇上圣德念”,最后竟然上纲上线到“圣德之一端,明天地之至理”的高度。话说到这个份上,就算换上夏桀商纣这样的暴君怕是也不好批评他的不是。

但兆华主意已定,所以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不过这节骨眼上就连兆华自己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本事,说起话来竟然神勇无敌,把祁俊藻的道理全盘驳了回去。

“祁大学士为人宽厚,体恤生民,此朝廷和朕之福也。朕闻乱世当用重典,更应赏罚分明,除恶务尽。今若放了这些恶人,非特不能做到赏罚分明,更会使天下良民心寒,使任事之臣工心寒。世祖章皇帝(顺治)继承大统以来,朝廷于旗人世代恩赏,迄今百余年矣。但这些旗人中的败类竟累世以偷窃库银为生,其与蛆螟何异,此等人又安能奢望改过自新?今朕若宽恕这些恶人,岂非愧对世世代代交粮纳赋的天下万民,岂非要被褒贬为圣德难符,心存私念欤?

这祁大学士跪在那里听着兆华言辞激烈的一番话,额头上的冷汗涔涔得往外渗。其实不光祁俊藻,其他的大小军机们也都吓得不轻,心道,按说祁大学士所说异常委婉,怎么招来皇上如此激烈的反应呢?

如果是历史上的咸丰,一定不会如此,但兆华对满清的那些蛀虫恨之入骨,心中所思问题既久,所积怨念既深,言辞自然犀利而无所惧。

兆华事后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能出口成章且有理有据,仔细想想也只能归结为是心中之气压抑已久,自然迸发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