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龌龊的库兵(2/2)
看来肃顺真是要干一票大的了,兆华心里暗暗高兴。
“准了,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只要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库兵窃银的问题朕都会答应你,事成之后朕另外有重赏。”兆华痛快地答应了肃顺的请求。
“微臣谢皇上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肃顺谢恩后,自出宫去。
刚刚走到门口,却被兆华叫住:“这件事情一定要办得干净利落,越快越好,不要节外生枝。”
肃顺眼珠一转,忙上回道:“臣明白。”说完大步走向殿外。
出宫之后肃顺按照计划好的步骤,让家丁去到步兵统领衙门给端华报信,接着他便独自一人返回户部。
到户部大堂之后,肃顺径直走到尚书孙瑞珍跟前,悄悄把皇上的口谕和自己的主意说出来。肃顺觉得,这样的大事,若不和自己顶头上司打个招呼,一旦半路生出枝节会不好收场。
孙瑞珍当了一辈子官,为人处世早已锻炼得十二分的圆滑世故。肃顺边说,他边琢磨,等肃顺把话说完后,他二话不说,拍着胸脯打包票。
“肃学士年轻有为,办事果敢,深得今上信任。能有肃兄弟这样一位好帮手,真是咱们户部和老夫我的福分啊!这件事非同小可,兄弟可放心去办,大堂之上自有老夫亲自坐镇。”
从“肃学士”到“肃兄弟”,再到“兄弟”,孙尚书的说话技巧体现得淋漓尽致。
“那就有劳老尚书了。”
说完肃顺便带了几个人直奔大堂后面仅一院之隔的户部银库。
作为户部尚书的孙瑞珍非常清楚,自己虽说是户部的“老大”,比肃顺官大一级。可肃顺毕竟是宗室,是顾命大臣、御前大臣、步军统领、铁帽子王端华的亲弟弟,而且这件事有皇上的口谕,无论自己愿不愿意,都是板上钉钉的事。何必自讨没趣呢?
自己最多损失些孝敬银两,可肃顺却是要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啊!
孙瑞珍深深懂得,按照肃顺的主意,将会彻底断掉库兵世家的财路,库兵们一身的“绝学”从此再无用武之地。
这不仅得罪了现在的这几十名库兵,同时还得罪了那些“苦练内功”十几年,打算到银库大展身手的成百上千的后备库兵们。若此事肃顺不能斩草除根,那么后半辈子可就要过着整rì提心吊胆的rì子了。
所以孙瑞珍一句,“大堂之上自有老夫亲自坐镇”不仅让肃顺心存感激,而且把这件事的风险、责任推得干干净净,当然最终的功劳也就和他无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