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紫禁城一日游(2/2)
钦安殿位于御花园正中,南北中轴线上。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四年添建墙垣后自成格局。清乾隆年间曾在前檐接盖抱厦三间,后拆除。殿为重檐盝顶,坐落在汉白玉石单层须弥座上,南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顶。殿前出月台,四周围以穿花龙纹汉白玉石栏杆,龙凤望柱头,惟殿后正中一块栏板为双龙戏水纹。钦安殿的雕石是紫禁城建筑雕刻艺术中的jīng品。历史上庚子国变时,八国联军曾经洗劫钦安殿,掠夺了大量珍贵的艺术品。
钦安殿的拈香仪式不算复杂,之后仪仗队便开始向下一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钟粹宫进发了。
钟粹宫是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建成,初曰咸阳宫,明嘉靖十四年更名钟粹宫,为皇太子居处。清代于顺治十二年重修,后于道光十一年、同治十三年、光绪十六年、光绪二十三年多次修葺。
据史料记载,钟粹宫在明代为妃嫔所居,后也曾一度作为皇太*。清代主要为后妃居所。清咸丰皇帝奕詝幼年在此居住时,道光皇贵妃,即恭亲王奕訢之母亦居此宫,代为抚育奕詝。咸丰帝孝贞显皇后,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慈安皇太后自入宫即在钟粹宫居住,直至光绪七年去世。光绪大婚后,隆裕皇后也曾在此居住。
兆华可是承受了奕詝少年时候的全部记忆,对于这钟粹宫也是非常熟悉。在这里,兆华要在奕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像前进香(就是那个野史上记载下毒被处死的聪明女人)。
从钟粹宫出来,兆华就要回到寝宫,开始进行一个超级“小儿科”的项目:焚化仪式,就是在太监的协助下点点火,烧烧纸,许个愿啥的。
从上书房出来,兆华的大队人马便向寿康宫方向进发。去寿康宫,不用说也知道是给康慈皇贵太妃行礼请安。到了养母跟前,兆华按照规矩递上玉如意,然后又客套了半天,方才离开。
寿康宫是早饭前的最后一站了,从寿康宫出来,兆华便径直回到养心殿吃早饭。过生rì,总是要吃点好的嘛。今rì的早膳的确不同平常,御膳房制作了十六道菜,是平时的三倍还多,而且像烤rǔ猪、烤全羊这样平时很少见到的奢侈菜品也摆了上来。兆华转悠了一早晨此事已经很饿了,但越是有大事,越不能放开了吃,因为后面的事情还排队等着呢。
简单吃了点之后,兆华便再次择吉时,打着仪仗出发前往乾清门,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所建。乾清宫正殿高悬着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这个匾的背后藏有决定太子命运的“建储匣”。
此时,王公大臣都已经列队恭候了,兆华拿着酒杯敬天、敬地、敬祖先,做做样子,然后大臣们宣读祝寿词,并挨个给兆华递玉如意。悠扬的“中和韶乐”的乐声不时从殿外传来,其乐融融。
这一折腾又是将近一个时辰,转眼到了中午。大臣们留在宫中吃饭,兆华则还要到中正殿、静怡轩等处烧香礼佛……
兆华从大清早就开始到处跑,偌大一个紫禁城都快给转悠遍了,一直到下午方才能停下来好好休息一下了。转悠了一天,兆华除了又困又累以外,倒还真有个意外收获:发现了一位美女佳人。
话说兆华守着上书房作为倚庐,除了福晋钮祜禄氏例行请安以外,几乎终rì见不到其他女人。
不过说实在话,如果让兆华以后世的眼光来审视清朝的皇宫佳丽,结论只有两个字:一般,如果非要再加一个字,那就是很一般。
可话又说回来,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群女人中总该有木秀于林、鹤立鸡群的一两个吧。这倒不假,在钟粹宫拈香时,还真有一人入了兆华的法眼,只是当时忙乱,没好问姓甚名谁、家住何处。虽然过后兆华有些后悔,但仔细一想,守孝期间不能乱来,小心驶得万年船,还是忍一忍rì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