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华夏大同 > 第十一章 拉开序幕(下)

第十一章 拉开序幕(下)(2/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之娱乐王朝 六道轮回魂卷 究极领域 重生之吴应熊传奇 笑傲星海 血洗长空 扶得起的阿斗 大唐腹黑录 盗走海洋的人 元始无极转身录

“哈哈……”兆华朗声大笑起来,底下臣工们听后也无不戏笑一番。片刻,兆华说道:“曹振镛以磕头军机的名声死后得谥文正,实在是皇考识人失察。朕既然锐意革新前朝恶习,就要先诛罪魁。曹振镛虽然已死,但其罪委实难脱。这样一个罪人如果还能得谥文正的话,那又将本朝刘文正公和朱文正公置于何处(注一)。”

“祁大学士,你觉得这件事情该怎么处理?”兆华转向祁俊藻问道。

“此事本朝尚无先例,恕臣不敢妄言。”祁俊藻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若是给活人定罪倒也好说,可给死人定罪朕也不好即刻做出决断。此事就着军机处和礼部、刑部会商,文正之谥一定要夺,其他责罚议后来报。”

兆华之所以让各部会商,并非自己真的拿不定主意。曹振镛家族是徽州有名的盐商,加上曹做了五十二年的官,门生故吏满天下。即便他本人不爱财,只怕一年到头的冰炭敬没个十万两也有八万两。如果兆华在朝堂上以“多磕头,少说话”的罪名查抄一个死人的家产是无论如何都行不通的。况且兆华贵为天子在大臣们面前一定要摆出一副“重义轻利”的样子,否则必被御史言官和天下士子所轻。

以曹家在朝中的关系,一定能弄明白用什么手段能为其先人洗脱罪名,而这才是兆华真正的目的所在。

“此外你们都想一想前朝因琐碎小事得咎的官员还有那些尚未重新启用。”兆华继续说道。片刻有人开始说话了。

“户部尚书臣孙瑞珍启奏皇上,臣尝闻前兵部侍郎戴熙素有才学,品xìng高洁,前番丁忧之后,如今仍闲赋在家中,微臣保举此人入朝任事,望皇上明察。”

“准奏。孙部堂向来以善于识人闻于朝野,宣戴熙来京陛见,朕要亲自试试他的才能。”

……

“内阁学士,户部侍郎臣肃顺启奏陛下,前步军统领文庆因薛执中一案(注二)被罢,现此案业已查明,文庆虽有错,但罪不及此。微臣恳请皇上能重新启用文庆。”

“文庆之错,朕心中有数。既然有肃顺保荐,朕且看在文庆办理昌陵(嘉庆帝陵墓)工程用心的份上,就官复原职吧。”文庆虽然也算是因小事得咎,但治他罪的不是道光而是咸丰。肃顺之所以敢趁着这个时候为文庆说话,是因为兆华已经在私下和端华他们聊天的时候提到有心把文庆调回来,重新接掌内务府。

文庆是满洲翰林,学问算不上好,但满人中有文化的不多,与其用没文化的倒不如用有文化的。最关键的一点是,文庆和肃顺一样,对汉人毫无成见。他和胡林翼曾经共同主考江南乡试,也就是在这次乡试时,两人因为给考生开后门而遭弹劾,文庆直接被罢免(很快被重新启用,在道光眼里随便一个满洲翰林都是宝贝),胡林翼则因为只是副主考的缘故被降一级用。

也正是在那次乡试期间,文庆了解到胡林翼的才华。在太平天国初期,文庆以胡林翼在安顺剿匪有功多次向咸丰皇帝推荐,之后胡被授予军政大权,担任九省通衢湖北省的巡抚之职。后来若非死得早必将和曾国藩一起立下剿灭太平天国的首功。

文庆和胡林翼因科场舞弊而相识相知,胡林翼因文庆的推荐而成就中兴名臣的伟业,这虽算不得美谈佳话却称得上一段饶有趣味的传奇。

注一:刘文正指的是乾隆朝大学士刘统勋(刘墉之父),以秉公无私、善于治河著称。朱文正指嘉庆老师朱珪,此公两袖清风、勇于任事,曾在乾隆末年两广总督任上查禁鸦片,并捐白银两万两建造战船用以进剿夷寇。

注二:《清史稿》记载:薛执中者,甘肃河州人,以符咒惑众。至京师,藉术医病,朝贵多与往来。遂妄议时政,谈休咎,行踪诡秘……文庆曾延治病,文宗斥其身为步军统领,不能立时捕究,有乖职守,褫职。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