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老弟’你要争点气(1/2)
(冲榜!冲榜!恳请大大们多多推荐!另外还请的大大们多帮打打广告。今天我家住的这一块停电,这章是网吧写的,写打慢,改得累,所在更迟了,请大大们谅解。)
“看报、看报。看汪夫人妙手回chūn,看‘七十六号’脱胎换骨。看天才青年组织家严济民横空出世。”一个面黄肌瘦的报童正在竭力向行人兜售着《国民新闻》。那沙哑的童音,回响在人群穿流不息的大街上,竟显得那等苍凉,就象深山古刹的暮鼓晨钟!。
“看报、看报。看著名学者评论,从严济民现象看汪兆铭汉jiān思想对青年的荼毒!”不经意间,这报童挥舞的已是《新闻报》。
一个转身,报童再次改换门庭:“过平民生活,看《生活rì报》,请看《严济民的前世今生》!”
如果说《新闻报》只是旁敲侧击、冷嘲热讽,平民化的《生活rì报》那就是直接指着严济民的鼻子破口大骂,连其祖宗八代都惨遭诛连。
这种媚rì与反rì的报纸和平共处、各行其事,甚至由一个报童叫卖的咄咄奇观,也唯有在上海街头才会出现!令人悲哀的是,一众爱国报刊为了生存,打的都是与英商、美商的旗号!
“嘎!”伴着急刹车声,黑得发亮的轿车停在报童的跟前。
一位帽沿压得看不到一点额头的‘少爷’从车上走了下来,身后还跟着俩满脸横肉,一身戾气的跟班。
“每样都来上一份。给!不用找了!”‘少爷’好阔气,一出手就是一块大洋,都快抵得上报童一月的收入了。
匆匆对照着看了几眼,‘少爷’便小心的把打乱的报纸齐好,信手奉送给了报童,一脸的古怪离开了。要是报童的人生阅历再丰富一些,他就会懂得,这古怪是难言的苦涩,是无尽的叹息,是说不出的自嘲!
没错,这‘少爷’正是报上所指的天才、妖孽,严济民了!
时下‘七十六号’的全面整肃,正方兴未艾,他这个党务专员,汪夫人的得力助力,怎么会有闲功夫上街来溜达?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行事全夫顾忌的陈壁君不愧为早年坚定的国民党左派,严济民jīng心策划的‘七十六号’大整肃,让她搞得是轰轰烈烈,有声有sè,效果更好的大大超出了严济民之前的种种预期。
在这形势一片大好之时,严济民却做出了一个让许多人为之不解的决定,从事态的中心淡出。
凭心而论,严济民走是一着妙棋,既为好大喜功的陈壁君更好的独占风头让开了道路,又能缓和一下他与丁默村、李士郡之间已相当尖锐的茅盾。由此可知,严济民在如何保护自己一道上,已非昔rì的吴下阿蒙。除去以上两条,还有一个心理上的原因,他实在有点受不了此刻正笼罩着‘七十六号’的那种狂热、燥动、偏执得,足以与后来那‘世无前例’的十年一较高下的病态jīng神氛围。这样形容一丝也没夸张!数十年后,本埠的一位业余史学家偶然间得到一本此前一直被外界认定大字不识的吴四宝的rì记,人们悚然发现这位‘七十六号’最最凶名卓著的杀人狂魔,在全面大整肃期间曾不止一次的想过用自杀来逃避没完没了的政治学习、思想汇报、相互帮助(实为相互揭发)、义务劳动!
很幸福的当上运动逃兵的严济民,这几天正频频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今天,他就正要去参加一场宴会。
稍晚一些时候,虹口,亚细亚大饭店。
当时的上海有三个租界,法租界、英美主导的公共租界、虹口的rì租界。在这三者之之中,rì租界的繁荣程度最差,人口最少的。这种情形主要缘于,rì本人完全是把rì租界当成本土移民城市在经营,根本不怎么允许中国人进去居住。这事说大不大,却很好的揭示了东洋人骨子里的狭隘与虚弱!
这也造就了一个事实,虹口是中国最能给rì人以安全感的地区。
正金银行上海行把为从东京总行总行特使举办的接风宴会放在虹口举行,正是出于安全上的考虑。须知,正金银行这次所请的虽多是中国人,可这些中国人却都戴着汉jiān的帽子,都属于国人皆曰可杀的范畴!
按rì本人重视午餐的民族习惯,宴会在中午举行。餐制倒挺时髦,又是那种附有舞会的西式自助餐。
“奏乐!”严济民一下车,立在亚细亚饭店门口的一个眼睛小成一条缝的和服中年,就高声赞礼道。两厢的乐队立马卖力制造出了震耳yù聋的噪音。与严济民曾有过一面之交的那位沪西分行的朝鲜副经理,也站在一旁使劲冲着严济民谄笑,并充当着翻译的角sè。
两下通名,严济民就被小吓了一跳,本以为‘尖嘴猴腮’,顶多是上海行的要员,那曾想,这家伙就是正金银行东京总行派来的巡视员黑木平之,也就是今天宴会的主人!
进场后,黑木平之更是寸步不离的陪着严济民,客气得一塌胡涂。
好不容易,挨到黑木上台去为来宾致词,严济民才松了一口气,对被一个陌生小鬼子死缠烂打的套近乎,他还真不大习惯。
突然,严济民那漫无目的在宴会厅里游弋着的目光,凝在了一位无论气质、身材,都堪称成熟女人中的典范,可却穿着一身大煞风景的rì本军服的美女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