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出其意料的伏击(1/2)
一行人渐行渐远,在行军的途中又收拢了不少三三两两的溃兵,其实刘浩是断然没有这么大的面子的,是孙德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凝聚力是在人多势众的时候最适合培养的,尤其是在孙德禄的机枪似有似无地指着你的时候。
此刻另刘浩担心的另外一件事也随之而来,那就是部队的指挥权的问题,刘浩现阶段只可以指挥那十几名西北军,至于这二百名山东军那是想也不敢想的,因为人通常是不会把自己的身家xìng命托付给一个陌生人的。况且积威难平,只要一支军队有它原来的军事主官,那么它的本来jīng神就会永远保持,想要进行反客为主简直比登天还难。尽管可以从这支军队的战斗队列看出他们的军事主官的水平不怎么样,但是刘浩要指挥它还是很困难的。
因此刘浩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证明自己指挥能力的机会,一个给这些山东士兵能够战胜rì军的信念,当然最重要的是让孙德禄彻底服气。
刘浩边走边想,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孙德禄瞎扯。刘浩两眼不时观察周围的地形特征,走到一座小山的山脚下,忽然他盯着地面足足看了三十秒,而后刘浩对赵建章说:“建章,你带十名兄弟一挺机枪和两门掷弹筒守西面的小山头,务必要隐蔽,可以折一些树枝铺在身上,也可爬到树上潜伏,可以用泥土抹在刺刀和枪管上,务求隐蔽。其余的兄弟跟我走,林金继续潜伏待命。”西北军的战士虽然明白刘浩的意图是想打伏击,但是不知道刘浩凭什么在没有情报的情况下在这里打伏击,不过他们还是执行了。孙德禄虽然也不知道刘浩为什么刘浩这样命令,但是碍于面子(毕竟自己的兵力最多,怎么好意思在自己的兵面前示弱?)也没有问刘浩原因,只是命令士兵依样画葫芦也纷纷潜伏在山脚、树林中。
刘浩利用手边的香瓜手雷在路边布设了几个诡雷。
孙德禄不知道这诡雷的原理,但也知道他是用来炸敌人的,不由得对刘浩的布设方法嗤之以鼻,他心想:鬼子难道放着大路不走会去溜边?
刘浩潜伏在一块怪石后面前,有枯草,后有密林是个潜伏的好地方。孙德禄就潜伏在刘浩身边,手中的驳壳枪已经张开了机头,手指就放在扳机护圈里,刘浩瞥了一眼心中不由得鄙视:还正规军,还dú lì团呢,连战场“金手指”都不知道,打伏击战的时候,有时候只是一个细节不注意就会导致整个作战部队的暴露,导致整场战斗的失败。
刘浩提醒道:“孙团长,无需太紧张,且把枪放下,鬼子也是人没有三头六臂,要打败鬼子也没有什么!”孙德禄表兄曾经在东北军的北大营任职,东北沦陷后孙德禄表兄投奔了孙德禄,说道rì本的炮如何如何厉害,小鬼子的枪法如何如何准,挺邪乎的。加上孙德禄自己也和鬼子打过几仗,发现鬼子确实不好对付,往往自己要用十倍于鬼子的兵力才能消灭鬼子,所以就出现了刘浩与他相遇是出动二百多人劫道的壮观场面。所以孙德禄对刘浩轻描淡写的说法既有些佩服,也有些不以为然。
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没有鬼子的动静。山东军耐不住了,纷纷sāo动起来,就连孙德禄本人也有点坚持不了了,但是他不愿意在刘浩面前示弱,强忍着在瑟瑟的寒风中趴在冰冷的地上。同时孙德禄看到刘浩如同一尊雕像一样一动不动地趴在那里,眼光始终盯着前面的小路,心中不由得佩服刘浩的忍耐力过人。
大约四十分钟过去了,众人期待已久的主角终于粉墨登场了。大约半个rì本运输中队约六十余人,驾驶这13辆由骡马拉动的大车,大模大样地在公路上行军。看来他们的侵华之路走得是比较顺利和安全的,所以这些运输兵都懒洋洋地把枪背在背上,而不是按要求的端在手上。看来鬼子现在处于一种盲目的自信当中,他们坚信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言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