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回 吕姚之争(一)(1/2)
姚府与查府同处一个镇,这镇的名字叫金滩。姚大人并不是本地人,按说告老要还乡,或另辟一处按身之所,毕竟一山不容二虎,小小的金滩镇上已经有了查家这个大户,他何必来此凑热闹呢?
姚大人是在齐州分守的职务上退下来的,他虽然为一武官,但对风水一说异常信奉。在职时他与一江湖术士私交甚好,这位术士对齐州城周围的地理环境非常熟悉,也许是他真心待姚大人;也许是姚大人留在当地还会继续惠顾于他,在姚大人要离职时,他极力推荐姚大人到齐州城外的金滩镇安家落户,颐养天年。
“这不合适吧?”姚大人摇头道:“据我所知,齐州城现任守备广大人的舅哥查大人现居住于金滩,查家是此地的老户,家业甚大,我何必过去凑这个热闹呢?再说,我与查全德早年曾同朝为官,后来又到齐州城与广大人做同僚,这种关系下,我怎好到金滩去打扰查家的清静,让人道我不懂规矩呢?另选一处场所吧,不然我还是回我的故乡,叶落归根嘛。”
听了姚大人的一番说辞,这位江湖术士捋着三屡胡须并不着急,待姚大人再次把目光投向他时,他才缓缓开口道:“大人所虑,我都已为你想过啦。大人与查全德虽是同僚,但他是病退而归,且你的官阶要高他一品,说是同朝,实则不然,他是文,你是武,只是同处一地罢了;而广守备应该是你的下级吧?如此一来,你在阵势上已经胜过一筹;查家虽然是金滩的老户,但人丁不旺,查全德膝下只有一儿一女,而那个查公子据说从生下来就是个病秧子,奄奄一息地苟活,成不了甚么气候。姚大人,您膝下可是三‘虎’两‘凤’啊!至此,我们就可以专心讨论风水的问题啦,小人之所以力劝姚大人到金滩镇颐养天年,实在是被那里的风水诱惑住了,它背靠龙岭和凤山,一条裹金带银的天水河从两山之间穿过,在金滩镇缠绕徘徊,意yù此地乃龙凤呈祥的宝地,这样讲有点犯忌,但意思大人明白就是啦。我把大人的生辰八字与此地的风水相联,得出一个绝佳的结果,大人若在此安家落户,府中的几位公子定会飞黄腾达,而大人的财运也会在几年之内达到巅峰,可谓子跃龙门,财运亨通的大吉!”
姚大人被这位江湖术士描绘的美好前景打动啦,他没有去揣摩这位术士的居心,为何这般相劝他留在金滩。儿子能成龙是他最大的心愿,这个诱惑太过巨大啦!
还没有正式退下来,他就暗中让这位术士替自己在金滩购地建府。为了遮人耳目,他退下来后,没有直接到金滩,而是先回到老家,待了几个月后才携家带口地来到了在金滩的新府。
话说这位江湖术士对风水看得还真是准确,姚大人的两位公子在这一年的科举考试时双双中举,同时留在京中为官,当然,姚大人从中也做了一些努力,举子留京并不容易。
从此,姚大人对这位江湖术士的话深信不疑,这位江湖术士顺理成章地成了姚府的管家,兼姚大人的师爷。他自称姓司空,姚府的人都喊他司空管家。
姚大人是一介武夫,他深知朝中重文轻武之风盛行,所以对姚家几位公子的培养更注重于学文而不是习武,这才有了两位公子同时中举的奇迹。而他的三公子姚明远却对刀枪剑戟特别感兴趣,从少舞枪弄棒地没闲着。既然姚家有三位公子,那两个学文,剩下一个习武的也不是甚么孬事,总得有一个随了我这个爹吧?姚振业不但没有阻止姚明远习武,还专门给他请了一位师傅,有模有样地教授他武功。
姚家在金滩渐渐站稳了脚跟,且势头大有盖过查家之趋向,这主要是得益于司空管家的指点。查家在齐州城有甚么生意,姚家也上。生意上得来的利益又被用于在金滩屯积土地,几年过去后,姚家在金滩及周围所拥有的土地数量已经接近并超过了查家。
相反,查家并没有一位像司空这么能干的管家。查家还在延续着老传统,靠祖上的基业维持生活。查家在齐州城的几个店铺是夫人在早年主张开业的,但她毕竟是个妇道人家,出门不方便,这些生意从开业起就交给几个雇来的掌柜在打理,几个掌柜的一个季度回府与夫人对一次帐,利润的多寡全凭他们各自的良心来体现。
查全德与世无争的态度让姚振业的势力在金滩迅速膨胀,再过几年,难说查家在金滩还有否立足之地。
今年正月初六从查府回来后,姚明远忽然沉默啦,做甚么事情都无jīng打采。当姚振业搞明白儿子是害了相思病时,异常恼火,大骂儿子没出息。
司空管家得知消息后却很兴奋,他劝姚大人道:“这是天赐良机啊,若这门亲事成了,对大人您称雄金滩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说金滩以后就是您的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