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2/2)
眼看着队伍就走到一个岔道。骑马走在前面的陈夕贵眼尖他突然看到岔口那里有辆汽车,赶忙报告了马团长。
在宁县里都看不到一辆汽车,在这屯落的土道上突然出现了一辆汽车,马团长心中那种不祥的预感再一次出现。
等离近了一看,马团长的心有点发颤。
当初安排小重合安排两人去找赫家人,一个去西辽县找赫义侗,一个去奉天找赫老二赫正尧,去找赫老二的人就是赫家的账房先生费老先生。
费先生是赫家的老账房先生,和陈管家一样,赫老六爹娘在世的时候就为赫家做事。那时候如果赫家要是有人去奉天府办事都让费先生陪同,一是费先生识文断句,二是费先生与赫老二对脾气。
由于费先生频繁来往奉天府,对那里比较熟悉,那里是租界、那里是商业区以及督府衙门他都了如指掌。这一次去找赫老二重任,自然就落到他的身上了。
在奉天府的赫老二赫正尧,本来只是原来督抚里的文职小吏。自打大帅宣布dú lì自治之后,赫老二被大字不识一斗的大帅看中,进了帅府做了幕僚。
虽然是幕僚,别看这个职位没有什么实权,但与大帅手下的各路诸侯都有往来。赫老二也有他的过人之处,那就是他手里的那杆笔。
这只笔是大帅的舆论先锋,征讨的缴文,大事的发布,都是由他来捉刀。在奉天府那可是第一笔杆子,人称;“铁笔尧”。
大帅一是欣赏他的才华,另一个原因是赫家有几个兄弟都在关内的京城zhèng fǔ做事,大帅自然是要给他几分面子。由此可见,赫老二在奉天府的地位是绝对不可小觑。
费先生来得正是时候,赫老二刚刚从外地回来。
费先生见到赫正尧,一古脑把赫老六办乡团,后来因为通匪罪被抓,前前后后都讲给赫老二。
这赫老二听完之后不由的笑了,心里说;这老六也真能闹腾,还弄什么乡团,本来乡团是抗匪,现在还被定个通匪罪名,真够滑稽的了。
“找张伯谦什么事情不都解决了呀。”赫老二说。
“张署长已经被撤职,又从奉天府派的新署长,咱们根本就说不上话,好像就是针对我们赫家来的。连驻防的军队都和他们穿一条裤子,如果你不出面,老六就完了。”
赫老二听费先生这么一说,心里也划了个魂,自己在督抚衙门的时候,也经常听说官家霸占一些富户的财产,没想到今天自己的家人遇上了,本来还算轻松的心情不由得凝重起来。
赫老二一直在做文职小吏,即使现在做了帅府的幕僚。也很少出头露面,普通官职小的jǐng察和军官对他也不会很熟悉。
刘汉阳和马武奎正是因为如此,才胆敢在这太岁头上动土。要是知道赫家有人在帅府当幕僚的,就是借他们两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去冒这个风险。
第二天一早,赫老二就去找jǐng察厅,想打听一下是谁去宁县上任jǐng察署长。
jǐng察厅厅长孙祥年一看赫铁笔来了,自然是笑容满面的迎接。等听完赫老二的讲述,孙厅长也生气了,拍桌大骂这刘汉阳糊涂蛋。随即便问赫老二想怎么办?自己亲自跑一趟怎么样?
赫老二对孙厅长的表现还算满意,便对孙厅长说;只是这里面还有驻军部队也跟着参合进来,军方那边也得去找。孙厅长一听,马上表示这个你放心,我去找他们的师长去。赫老二笑着说;没必要惊动师长吧,找他们的旅长我看就可以了。
电话一联系,马团长的顶头上司杨震宇杨旅长立刻表示亲自去查处。只是手头上还有点紧急的事情等着要办,等办完了马上动身。
jǐng察厅长电话联系完杨震宇旅长,对赫正尧说道:“是不是,先和宁县那边打个招呼。”
赫老二回答:“你看这办吧。”
孙厅长拿起电话摇了一阵子,电话最后只能叫到锦城,这宁县根本就叫不通。
赫老二一想也不差着一半天,就阻拦住孙厅长。
“孙厅长,既然你亲自出马,就不在乎这两天,我看电话根本就不可能通到宁县。等杨旅长忙完再说吧,我等你们的信。”
赫正尧孙厅长两人客气一番。赫老二也就回了帅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