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东北,我们来了(1/2)
人们都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很早的时候,我就记住了姑姑的话,并下定决心入伍当兵,一定要走出去,找机会亲自到海边去看一看,见识一下大海的广阔景象。
这一次,终于实现了,而且是在行走缓慢的火车上看到的。
和我有一样想法、一样愿望的新兵,其实很多,在我们这个车厢,就至少有一半以上,大家都是从来没有到过海边的乡村农民的孩子。
“你们看,那边就是大海,多么壮观!”站在门口的、一直沉默寡言的四班长,伸手往南面一指,突然冒出了这样一句话,顿时把我们“惊醒”。
我们十几个正在盘着腿坐在铺位上打扑克的新兵,还有在边上围着“观战”凑热闹的新兵,马上一起围了过去,挤在四班长的身边,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起往外看去。
外面的景sè确实很特别,淡淡的晨雾覆盖在海边,山包、海滩、大海、轮船若隐若现,随着车轮的铿锵声音,缓缓闪过。
为了让我们这些“土老冒”能够看清楚远处的大海,在我们的连连请求下,这次排长特别开恩,同意把车门开得大了一些,大致推开将近半个车门,宽度至少有平时的一倍那么大。
不过,为了保险期间,他们严厉要求我们,不要太往前靠,更不要挤到车门边上去,而大家统统往后点站。
不仅如此,他们几个老兵还拽过稻草,铺在靠近门口的位置,坐成一排,拦在我们前面。而我们则蹲在或者站在他们的身后,一起往外看大海,看铁路沿线的风光。
一边看,排长还一边介绍说:“从běi jīng到沈阳,一共是一千五百多里地,也就是接近八百公里的路程。以我们刚刚通过的山海关为界,其中关内部分七百里,关外部分八百里。所以,老百姓当中,有‘里七外八’的说法。我们这趟军列,现在正行驶在渤海湾的北岸,一直到过了锦州,进入辽河地域,很快就能够进入东北最大的工业城市沈阳了。”
海边的很多地区,雾气升起来,又随着海风吹去,这时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朦朦胧胧的独特景sè。
这种气候和景sè,能够让人产生很多的遐想。
进了东北了,马上就要到达我们的目的地了,马上就要进入新兵连了,我们的目的地是个什么样子?营房是什么样子?cāo场是什么样子?那里的人好不好?对我们热不热情?
还有,到了地方以后,有人来接我们吗?是带兵人员把我们领回去,还是其他老兵来把我们带走?
还有,我们下了火车之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走到新兵连?是由汽车来接我们,还是需要我们迈着“11号”,自己走过去?
还有,我们到新兵连之后,能马上吃上饭吗?吃什么饭?是吃大米饭还是吃土豆和玉米?因为在老家时我就听说,东北的土豆很多,大豆高粱也很多!
还有,我们到新兵连之后,是把我们拆散开来,还是保持原来这个新兵连的样子,让我们这些老乡在一起训练?是带兵班长们继续带领我们,还是另外有人来训练我们?
还有……还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