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铜元(2/2)
周遥又从品相好的铜元中,挑了些不同版别的铜元。这些普通的铜元存世量都很多,并不值钱,能卖个毛了八分的。但是如果将它们集成完整的一套,其价值就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算了。比如。“光绪元宝”当十铜圆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zhōng yāng户部铸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铸铜圆,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计有:1、zhōng yāng户部;2、北洋;3、吉林;4、奉天;5、清江;6、浙江;7、江南;8、广东;9、山东;10、福建;11、湖南;12、湖北;13、四川;14、江西;15、河南;16、江苏;17、安徽;18、广西;19、xīn jiāng。其中,广西“光绪元宝”当十铜圆,现今存世仅数枚而已,自然无法收集。“xīn jiāng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圆,存世极少,也极不易得。所以,收集清代当十铜圆,一般以集齐十七省局为准。假如一枚铜元可以卖一角钱,那么这整套的十七省局铜元就不再是一元七角可以买到的了。一般可以卖到五元钱,价值升高了三倍。
铜元还有另一种收藏方法,就是收集同一品种却不同版别的普通铜元。铜元是采用钢模铸造,开模是采用手工雕刻模具,一般一副钢模最多只能铸造铜元2万枚左右。由于模具损毁的原因,往往频繁修模换模,必然会使同一省局,同一类型的铜圆,存在着差异,这就为我们收集不同版别的铜元创造条件。清代当十铜圆一般为光边,在拣选铜圆时,应当注意其是否齿边,是否超厚、超大。如有厚度,直径超过普通常品者,以及齿边者,则应视为不同版别而收集。
收集不同版别的铜元,需注意的地方有中花,边花以及币背龙型图案的不同。如中花,即有五瓣花、六瓣花、芙蓉花之分,还有中圆环、中金钱、中满文等等;边花,即有十字花、五瓣花、五点星、五角星、米字星等等。清代当十铜圆铸造之初,清zhèng fǔ并没有对铜圆的纹饰图案,作严格的规定。因此,各省局所铸铜圆尽管其币背皆采用龙型图案,但龙型各异,种类繁多。即使同一省局在不同时期铸造的当十铜圆,也具有不同的背龙图案。如湖北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圆,即有大蟠龙、小蟠龙、特大龙、水龙、坐龙、珠圈水龙、珠圈坐龙等多种背龙图案。所以在区别不同版别背龙图案时,主要是看龙头(大头龙、小头龙、葫芦头)、龙尾(大尾龙、细尾龙、七尾龙、八尾龙)、龙角(角内弯、角外弯)、龙爪(四爪、五爪、龙爪下单宝、龙爪上下双宝)、龙珠(大龙珠、小龙珠、龙珠三火焰、龙珠五火焰)、龙刺(龙刺朝上、龙刺朝下),以及龙身周围祥云(大祥云、小祥云、云团多寡)等等细微处的不同。
当然这样的收集很不容易,但只要细细留意,花费不多的钱,就可能得到非常丰厚的回报。如果能收集到30枚同一品种不同版别的普通铜元,它们的价值不亚于一枚铜元珍品。
周遥带着自己挑选的铜元,告别两个阿姨回到家中。同样的,将铜元整理归类后装入集币册。除那枚背逆铜元和几枚民国铜元外,“光绪元宝”当十铜元十七省局中,只缺吉林,奉天两省所铸铜元;“大清铜币”当十铜圆二十个省局,已经找到十二个省局所铸铜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