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找到金山了(2/2)
安禄山大喜,如果说刚才是天上掉金子的话,那么现在可算是找到金山了。
黑水靺鞨和中原并不直接相连,中间夹了粟末靺鞨和室韦各部。最近几年粟末靺鞨和开始有脱离唐控制的趋势,从他那儿经过的商路已经断了,这让很多黑水的特产价格暴涨。好在室韦虽然向突厥称臣,但也向大唐朝贡,他的商路并没受到影响。黑水的商品,特别是很多特产,流传到中原的话,都是价值非常昂贵的珍稀物品。
以最低价采购,估计每年可以多赚上万两白银。安禄山立刻爽快的答应,表示愿意尽量的多游说僧侣去他们哪儿传播佛学。
安禄山心中高兴,也没忽略倪属利稽提出这个建议的用心。看起来是按安禄山占了大便宜,实际上却是互利互惠。因为商路被阻,很多黑水的特产都运不到大唐,而周围的室韦本身也产这个,渤海则更是不屑进口,这样一来,黑水的很多珍稀皮毛药草,只能白白堆在那儿风化。如果安禄山能顺利买走这些东西,反而是帮助黑水靺鞨。倪属利稽虽然看起来豪爽没心眼,但作为一个领,怎么可能真的没心眼呢!
安禄山心中也已经暗暗决定,每次商队出的时候,就带上汉文版的佛经和相应的佛教法器去卖,而且只准用黄金交换,估计一个来回就能抵得上近代航海时去一趟美洲了。在派几个受过专门训练的儒生过去,用来传播汉字,让他们汉化。想到这里,安禄山又看了一眼刚才的那个文士一眼,哼!这样不知敌我的家伙,让他在幽州境内暴毙得了。
送走倪属利稽,将黄金存到自己的黄金饰店中,顺便取走自己要求金银铺特制的几件小东西,安禄山就回自己的府里了。
第二天,安禄山再次拜访刺史张嘉贞,现在他们的关系已经非常密切。对于安禄山将佛学经书送给异族的事情,张嘉贞并不追究。整个幽州,自从安禄山的印刷馆开业以来,早已不缺佛经。在张嘉贞眼中,只要不随便将“圣人”文集送出,就没什么问题。
至于僧人和佛像,朝廷都已经答应了,张嘉贞自然更不会追究。大笔一挥,将安禄山等人的通关文书顺便一起开了,作为出入的凭证。
从张嘉贞那儿,安禄山得知张宝符的行装也已经准备完毕,现在正在宴请各地赶来欢送的张家眷属。双方一致约定,两天后启程前往长安。
**********************************************
开元十一年十二月,安禄山告别了众人,带着于窣干、安怀秀、崔奇,和十一名军士(其中六名步兵,四名步射,由一名越骑(精通骑射)队正率领。),押送着装了五辆马车的印刷机和其他各色行李(主要是字库),出前往京师长安。
同行的还有幽州刺史张嘉贞的儿子张宝符,以及他的三名扈从,一辆马车。
在这之前,安禄山已经把刚刚结义的兄弟倪属利稽送出了幽州城。至于本来准备让他悄悄暴毙的文士,在私下主动拜访了安禄山后,已经再次跟随倪属利稽出了。
在出前,安禄山才得知,因为唐律规定,非紧急情况,府兵出动十骑十人以上,须得朝廷批准,所以即便是有张宝符同行,张嘉贞也只能派出十名军士。那队正还是因为刚好要上京递交公文,才得以取代伙长,率领全队。让本来还以为可以大队人马护送,前呼后拥进京的安禄山大感无趣。
虽然这一次出前往长安,不管安禄山,还是其他人,都抱以了极大的期望,然而实际上,他的成果并不大。就像安禄山觉得派十一人护送,没法体现自己的重要一样,他在朝廷的眼中,也确实不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