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秀色才是餐(1/2)
小小的一场胜利,让安禄山稍稍消除了无聊。
只是刚才一小会儿的漏*点,却让他沉寂了一天的yu望有点蠢蠢欲动。
骑马走在前往城中天然居酒楼的路上,安禄山不由得有点为自己这一生的际遇感慨起来。
这个安禄山,自然就是二十一世纪的那个甄英雄。自从来到盛唐世界后,由于不想扰乱百余年的盛世大唐,也不想和唐玄宗李隆基这样的枭雄天子过招,早就定下了安安稳稳过一辈子的愿望。
不过正因为这样,让安禄山的生活简直充满了无趣。到不是生活真正无趣,实在是因为待在偏远的突厥部落,让他很难从调教那些没多少心眼的突厥牧民中获得快乐。
在他这辈子开始的十五个岁月中,唯一的收获就是,在粟特人心目中,成功的建立了自己转世战神的形象。显示的神迹,其实只不过就是用自己领先一千多年的知识,耍的一些小把戏。
比如其中有一次,把一大堆写了不同字的纸片分开放置,用粟特人从西域买来的琉璃棒悄悄的磨擦羊绒,然后利用上面的带电属性,在一大堆纸片中选出几张,组成“扎荦山即战斗神”这个句子。而扎荦山,正是安禄山的小名。因为他母亲阿史德氏祈祷扎荦山而突然得子,才用山名命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安禄山在他们居住的突厥平民中有很大的影响力。至于安禄山这个名字,则是他的母亲在嫁给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安延偃后,才给他取的。
几年前,安禄山的母亲阿史德氏突然离开草原,厌倦了这种平凡无聊生活的安禄山,也决定偷偷离开。
打那帮“信奉”自己的徒众各自去经商,自己则是携同将军安道买的儿子安孝节,安波注的儿子安思顺、安文贞,以及大量的粟特孤儿,一起迁到了幽州城中。
虽然年仅十几岁,身边也只有几个年纪差不多的少年,但安禄山还是利用粟特族人捐献给自己的几十张金叶子,开创了一番自己的生意。
先是盘下一家酒楼兼做客栈生意,然后利用酒楼客栈的信息优势和顾客群,做起了贩卖边塞特产的贸易。还根据记得的几个药方,配制出一些密药,随便请了个蒙古大夫坐庄,办了一个药铺。几年下来,他的财富越来越多,生意上,各行各业都有涉及。
凭着脑中领先千余年的知识,先是靠散张贴广告传单和写了著名的一副对联,让酒楼声名远播,就连长安洛阳等地的边贸商人中,也流传着天然居的美名。随后推行各种现代经营理念,让酒楼成为幽州第一酒楼。
而贸易商队建立后,利用自己的突厥部族中的影响力,安禄山很快就搜罗到了一些平常商人很少能买到的稀有物品,独家经营这些东西,让安禄山的资产翻了好几翻。
几年后,粟特人根据安禄山的吩咐,不知道从哪儿绑架来的了一些琉璃工匠。大唐商贸达,琉璃器皿并不少见,但是由于这几年和大食的关系屡次战乱,让西方来的琉璃器皿很难进入,所以它的价格,还是非常高昂的。当安禄山办起琉璃厂后,各地的商人蜂拥而来,抢购在大唐也算是奢侈品的琉璃器。不过由于规模和质量限制,利润并不是太高。
其实安禄山还有很多赚钱的方法,只是有些东西要么是属于要官家允许后才能办像冶铁,采矿之类,要么是一办起来就得听从官家指挥,例如造火yao之类的。所以明明知识丰富,为了不被官家注意上,安禄山也只得先经营这么一点小小的生意。
不过,就是这么一点小小的生意,也已经让他在五六年后,越马商李胜,成为河北重镇幽州府城的富。
区区一个大城的富,自然不会太引起朝廷的注意。一般情况下,只要和地方长官拉好关系,经营上就没问题。这次前中书令张嘉贞被贬到幽州当刺史,安禄山立就立刻想方设法的准备和他拉好关系。
前面几个大都贪财或好名之徒,安禄山或者直接送礼,或者做几件善事赞美一下,就很容易拉好关系了。但他知道这位张刺史的清名,不敢直接送礼,只得先和他儿子张宝符搞好关系,再通过他,找个机会拉张嘉贞的关系。对于张宝符这样的愣头青,安禄山戏弄起来是很有把握的,经过这几次比试,本心不坏的小家伙,内心应该已经对自己服服帖帖了。
几天的行动可以告一段落,也该是好好的放松一下了。
“安爷回来了!小人给你牵马!”
天然居的一个小二远远看到安禄山骑马过来,立刻快步上来迎接。
“去!赏你得!”安禄山心情好,将马交给小二后,随后就甩出一吊铜钱。
“谢安爷!”
此时正是午间吃饭时分,天然居中已经基本客满,来自五湖四海的商旅,以及本地的一些客人门把整个酒楼弄闹哄哄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