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安禄山新史 > 第十章第十三节 恩科新考官

第十章第十三节 恩科新考官(1/2)

目录
好书推荐: 傲视天地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 道血诛神 寻龙天师 青莲太初 三夫逼上门:夫人请娶 再生在机甲帝国 狂兽黑帮 我的私人仙境 傲视江湖

第十章第十三节恩科新考官

(这是今天的第二节!)

“张果老日出时分,就已经抵达白露观,但那些无知道士,却是日上三竿,宴席开始,才姗姗来迟。当时就给前来参加宴会众人很不好的印象!”李白在厅中坐下,缓缓开始说了起来。

安禄山点点头。

张果老这么早到来,可是为了接受安怀秀的指点,听从自己早就准备的安排。

“众道士到场之后,对达官显贵执礼恭敬,对于平民百姓,却多不行礼;而果老却是众生平等,一致见礼!随后双方宏辩道经,言辞激烈。果老虽然只有一人,面对几十道士的呵斥,却还能沉着应对,言辞不急不缓,进退非常有度!”

“呵呵!张果老平常说话就比较慢,他想说快都不一定行呢!”安禄山轻笑起来。

“这不一样!”李白立刻不赞同,“那些道士主张修道就是修身,追寻天道合一,最终成神成仙,但张果老却说修道,其实是修人,道家应该为他人服务,讲究积累功德,教化他人,功德圆满,自然成神成仙!”

安禄山点点头,这个概念可是引自佛家的。

“在场众官,虽然觉得众道士的是道家正统,但是果老的道统,却是更合人心!”李白肯定说。

“呵呵!就因为这个,太白兄就准备跟随张果老修道了?”

“当然不是因为这个!呵呵!因为张果老的这个观点。非常受到百姓地拥护,所以那些道士,又主张和果老比丹药功效!”李白兴致立刻高扬了起来。

安禄山能够理解,估计当时在场的大多数人,对于道士们拿出珍藏的金丹符水,应该都非常感兴趣。

“众道士所出的丹药,基本上和平常看到的差不多。色泽隐含金光,沉重坚硬。果老的丹药。那才是真正的丹药呀!”李白一脸地神往,“丹药一出,立刻全场生香。药丸虽然没有金光,却隐含肉泽,色如红玉。与金丹一比,毫不逊色!那才是真正的仙丹呀!”

“药效如何?”

“嗬!这还用说话,当然是果老地丹药服食后。立刻精神大振,全身生暖,如同腾云驾雾,几欲乘风归去!那些道士的金丹,却是不小心把一个尝试用丹之人的牙给磕了下来!”李白先是满脸的回味,最后却是一脸的笑意。

“哈哈哈!”安禄山也是一阵大笑。

自己曾经让安怀秀故意派人前去捣乱,估计那个磕牙的,很有可能就是安怀秀派去的人。

“唉!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真正让李白叹服地,却是张果老拿出的一件法器。那才是真正的让人惊讶呢!”李白笑了一会儿,却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哦!张果老还真有法器?”安禄山佯装一脸的惊讶。

“张果老自己并没有说是法器,还声称是和老弟格致院的几个青年合作。但是那东西,尾部手柄可以摇动,前面几个精制铜针。竟然能隐隐闪现非常细小的闪电,实在是很难让人认不出那是法器呀!最后几个大呼那是障眼法的道士,也都被那法器碰得酸酸麻麻地,大呼那是雷神正法,厉害!厉害!根本没人再敢对张果老的身份产生怀疑!就连侍中张九龄,也叹服自己有眼不识泰山!”李白罗罗嗦嗦的终于把话说完。

看到李白一脸叹服和向往,安禄山实在不忍心讲事情的真相拆穿,不过为了不让自己得力的谋臣,就这么脱下官府去当道士,安禄山还是微笑着透露了一点状况。

“太白兄!其实那个东西。安某以前也曾经看到过。好像还确实在安东的格致院有过类似地东西,设计的人。自然就是张果老,所以是不是器,还有点难说。”

“呵呵!这样正好!”李白大喜,“既然和老弟的格致院有关,那愚兄也不用忙着去拜师了,就由老弟出面,说情让张果老,将那东西传授给愚兄吧!”

安禄山大翻白眼,这是什么跟什么呀。

********************************

张果老的地位,就这么在京师中顺利确定下来。

有了那次在白露观的表现,李隆基对于张果老自然是愈加的亲信。本来还想封他为国师,在朝议的时候,被百官劝阻,最终只是授予张果银青光禄大夫,号通玄先生。不过李隆基平常见到张果,都是执弟子礼。

而李隆基最为关心的炼制长生不老药,也风风火火的开始行动起来。

当然,张果老声称,长生不死药,他根本没有炼制过,现在只能多炼炼普通的延寿养颜丹药,让李隆基不要报太大地希望。

李隆基对于张果非常亲信,根本没有多问,让张果不必顾忌,只要能炼出好地丹药来就行,具体出什么东西,并不重要。至于炼丹所需要的炉柴珍贵金属草药,更是全部可以从皇家府库直接调拨。

从安禄山琉璃作坊购买地大批量的玻璃管,手工作坊购买了几台脚踏式木工车床后,太极宫的一个别院,就变成了张果老的实验室。里面除了他本人,只有十几个从安东尾随来的小道童,其他人没有李隆基的通行令,无论是谁,都不准擅自入内。

多产的粮食,不世的名将,神奇的道士,大唐王朝出现的各种各样祥瑞征兆,让大唐地平民百姓。包括大部分朝廷官员,都认为这是盛世大唐更一步强盛的前奏。

实际上这也差不多确实是真相,新的一年,一直风调雨顺,边疆稳定。到了秋收时节,巨大的丰收已经在望。

大唐刚刚平定突厥,现在正收拢各部。防止叛逆,所以没有功夫对外用兵。而周边各国,全都被大唐的强大所震惊。竟然只用几个月时间,就吞并了一个本来实力差不了多少的大国,他们那里还敢乱来。

特别是吐蕃。这个并不属于大唐直接管理的国家,基本上处于蓄势待状态。几年前被大唐夺去石堡,被吐蕃认为是奇耻大辱。但无奈实力不如大唐,为了不给唐军入侵地借口。才不得不早早罢兵,暂时讲和。在和谈时,为了显示诚意,特意将边关的大多数兵力,全都撤出。

这些年来,利用这些撤回来地兵马,连续对天竺和安西一带用兵,收拢很多小部落、小国家。实力增强了不少。但是等他们准备得差不多,刚刚想联络突厥,合作攻唐的时候,去听说突厥被大唐给灭了。把吐蕃赞普给吓了一大跳,差点以为是大唐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打算,才特意先灭了突厥。再准备着手对付自己呢。

立刻下令边疆加强戒备,修建防御工事,准备应付唐军的入侵。

周边其他的各个小族小国,此时刚好和大唐的关系进入蜜月期,基本没有大的冲突,这么一来,就给了李隆基和全国百姓,一个歌舞升平地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