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安禄山新史 > 第九章第三十一节 唐军入突厥

第九章第三十一节 唐军入突厥(1/2)

目录
好书推荐: 傲视天地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 道血诛神 寻龙天师 青莲太初 三夫逼上门:夫人请娶 再生在机甲帝国 狂兽黑帮 我的私人仙境 傲视江湖

第九章第三十一节唐军入突厥

李隆基正式决定对突厥用兵,但战争自然不会立刻就开始。

趁胜追击当然是一个好主意,不过也得等风雪停了,不会让士兵在半路上冻死才行。外加粮草、役夫、兵器、皮甲之类的,没有几个月,根本没法行动。所以最后大唐虽然决定出兵,实际上,士兵们却是在大战之后,基本被收拢到了长城里面。

开元二十三年(乙亥年,西元七三五年)

唐皇李隆基,和击退突厥的三军将士,在幽州过了一个年。

随后在返回京师前,下旨封赏众将。最简单的是窣干和大部分将士,窣干从幽州节度副使,正式转为了幽州节度使,外加勋位爵位。李隆基还称赞窣干,是一个不压于安禄山的人才,让他好不得意。其他将士,也只要按照功劳簿,进行相应赏赐就可以。

信安王李祎和安禄山,这两个人却比较不好赏。两人都已经是文官的最高散阶开府仪同三司,信安王甚至还是武将散阶正二品的辅国大将军,以这次的功劳再向上提升,信安王那可真的是要到位及人臣了,而等平定突厥,安禄山也差不多就能到这个程度。

因为后面平定突厥之战中,肯定还会有天大的功劳等着两人,所以李隆基最后决定,将这次战斗和下面对突厥的战斗联系起来,一块儿进行封赏,现在只是根据他们的功劳。给两人加勋。

唐制,凡是以功劳授勋地,都以杀获的数量来计算,具体单位就是转。坚城苦战,功劳第一的,算三转。

以少击多,叫作上阵;兵数相当。叫作中阵;以多击少,叫作下阵;矢石未交。陷坚突众,敌因而败者,就叫作跳荡。杀获敌人十分之四,称为上获;十分之二,称为中获;十分之一,称为下获。又根据酬功的对象:见任、前资、常选,是上资;文武散官、卫官、勋官五品以上。是次资;五品以上子孙,上柱国、柱国子,勋官六品以下,是下资;白丁、卫士,是无资。立跳荡功劳的,上资加二阶,次资、下资、无资以次降。上阵的时候,上获五转。中获四转,下获三转,第二、第三等依次降低。中阵的上获,相当于上阵地中获,中获相当于上阵的下获,下获两转。下阵之上获视中阵之中获。中获视中阵之下获,下获一转。破蛮、獠,上阵上获,比两番降二转。

两人地功劳粗略计算一下,对象是突厥,以多击少,却是上获,至少是三转的功劳。信安王李祎自然是毫无疑问的被加为上柱国,安禄山因为前面打契丹,打渤海时的功劳。已经是六转为上骑都尉。这次特地恩准也加三转,刚好成为相当于从三品的护军。战斗中的缴获。也各有分赏。

************************************

唐军真正开始对突厥展开行动,已经到了开元二十三年的四月。

春耕已经完毕,开府仪同三司、信安王李祎,开府仪同三司、安东大都护安禄山,以及开府仪同三司、安北大都护、突厥可汗登利,率领二十万大军,十万夫役和辅助人员,出前往讨伐突厥梅录啜。

同时命令河西,安西两地地唐军,也开始进逼突厥,配合东面的讨伐军。

消息一传开,草原震动,本来正在沉痛于劳师败绩的突厥人,在梅录啜以伊然可汗出的征兵令下,不得不骑上自己的牧马,拿起弓箭前往迎战。

虽然暗地里有很多反对梅录啜的突厥人,不断的鼓动百姓不要参战,甚至号召他们参加反对梅录啜的暗杀,但是很多有血性地突厥人,还是在面临外族来临时,选择了站在自己的国家一边。就算是自己国家的军队先侵略了对方,对方展开的还击,在不少普通的百姓看来,你既然进入了我的国家,就是你在侵略我们,我们就要反抗。

突厥现在本来就已经大不如前,经历了这次惨败,更是没法和原来地“挎弓百万”相比。最后集结在梅录啜手下的,骑马的武士,过十万,步兵到是有无数,不过有些牧民,只是到突厥牙帐领一副弓箭后,就偷偷开溜了。还有大多数牧民,都准备坚守自己的牛羊,不愿意到突厥牙帐听从调遣。

不过粗略的计算一下,梅录啜也得到了几万不能算骑兵的骑士,十万不能算弓兵的射手。加上原来跑回来的几万骑兵和牙帐留守士兵,手下直接控制的过士兵三十万,实力也非常强大。

由于梅录啜号召全民作战,唐军一进入突厥,就遭到了很多零星的骚扰,军队行进度非常慢。走了一个月,击溃击败无数小股突厥人,剿灭无数小族落,缴获牛羊马匹同样无数,自己地伤亡可以忽略。但是唐军离突厥牙帐,却还有一半地路程。

“大元帅!这个样子不行呀!眼看已经一月,我们还没走一半的路程。出来时经过誓师,士气高扬,但现在和那些牧民打了这么长时间,士气下降已经不少,要是再走半月,等我们到了突厥牙帐,恐怕士兵都没有战斗地心思了!”安禄山向信安王李祎抱怨。

“安将军所言不差!只是现在我军深入草原,虽然打下的地方,突厥人听了我们的说辞后,都比较顺从,官员和部族会议合治,不再会出什么大问题。但前面的突厥人,却还是深受梅录啜蒙蔽,不愿配合我们呀!”

李祎当然明白现在的情况不行。但就算自己地人一路宣传,唐军是为了给毗伽可汗报仇。护送登利可汗回牙帐,可那些非常容易挑动的突厥牧民,却还是基本选择先打了再找机会投降的策略。

李隆基为了出兵名正言顺,在封了登利为朝廷正式编制官员安北大都护的同时,也封了他为突厥可汗,虽然实际上突厥领地,将完全置于大唐的有效管制之下。但突厥民族,却基本上可以是以登利为。

“大元帅!其实这方面也不用心急!反正我们主要是为了击败梅录啜。现在双方的力量刚好还没完全扭转,一路上慢慢收拢那些明智的突厥人,也非常不错!”登利地脸上满是笑容。

他怎么能够不笑,大量的突厥百姓投降后,都是由他登利出面,说明梅录啜是杀害了可汗地凶手,如今他已得到大唐军队的帮助。为的就是给可汗报仇,清除梅录啜这个逆臣。一部分非常容易受到鼓动的突厥百姓,立刻欢呼着表示,愿意追随大军,一起去讨伐梅录啜这个逆臣。

如今登利手下,已经有了近两万的突厥牧民骑士,他当然是希望手下的人越多越好了,最好是能有个十万八万。这样就不用再看唐军的脸色了。

“哼!”安禄山淡淡地冷哼一声。

别以为这次李隆基封了你为突厥可汗,你的位置就做稳了,只要有合适的理由,有合适的人选,我随时可以让别人取代你的地位。

“三位元帅!下官有一计,不知道可不可行?”一个声音在帐下响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