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长远的打算(1/2)
“诸位!本座接到渤海王子大门艺的急报,渤海准备侵犯同为大唐属国的黑水国。现在本座已经快吗将大门艺王子送往东都,等候朝廷裁决。但是幽州临近渤海,一旦安东都护府准备有所行动,必然要渤海配合。诸位认为我们是不是需要做些什么?”安禄山坐在幽州大都督下第一把椅子上,悠闲的向下的幽州府属官问。
刚开始听到大门艺的汇报时,安禄山的确非常紧张,认为和渤海的一战在所难免。要同时应对突厥、契丹,还有渤海,就算是强大的唐军,也不一定能够轻易战胜。但仔细想了以后,安禄山却放下了心来。其实这样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立刻生,渤海现在的主力还在黑水边境,就算他们立刻调兵过来,也不可能对已经有了防备的唐军造成突然伤害。现在大门艺应该是阴谋败露,要么撤兵国内,缓缓以图大唐,要么快进军黑水,趁机将他消灭。和唐的战事,短时间绝对不会爆。
“安副都督!黑水、渤海同为我大唐属国,但渤海近期来一直不服王化,黑水却是新近归附,十分安顺,朝廷必然不会允许渤海无礼行事。我等应该整军备战,做好随时出兵讨伐的准备!”坐在安禄山对面的李服沉声道。
“不错!不错!应当做好准备!”
底下众官员也是纷纷出言赞同这样的做法。
听到这些官员全都没有主见的跟着别人说话,安禄山内心暗暗摇头。李服的意见虽然不错,但是那只是作为一个武将的看法。
当时的渤海国南接大唐、北邻黑水、东南与新罗对峙、和日本隔海相望。大武艺的扩张主义的政策,导致渤海地方政权与与唐朝中央政府的对抗,黑水与新罗均为唐朝的臣属,一旦与唐作对,渤海的安全形势十分吃紧。
此时在大6上唯一可能与渤海结盟抗唐的是后突厥汗国。尽管在毗伽可汗的统治下,后突厥汗国一度恢复了往昔的强盛,但是面对开元以来国力鼎盛的唐朝,毕竟难以匹敌。渤海从突厥人那里所能得到的,除了口头支持外并没有什么实质内容。所以一般的唐将,考虑的时候,基本不会认为突厥会联合渤海和大唐对抗。
但是朝廷、真正的上位者,看问题肯定不会那么简单。除了了解自身和敌方的一些状况,还得注意第三方、第四方,甚至第五方的势力。
“诸位!我想问一个问题!一旦大唐进攻渤海,突厥人会不会放弃趁火打劫,在背后偷袭的机会?就算他们自己不出面,依附他们的可突于会不会有所行动?再说的远一点,海东边的那个国家,如果接受渤海的称臣,也会不会有所异动?劳师远征,对外用兵,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在进攻渤海前,必须考虑如何解决后顾之忧。以安某估计,朝廷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轻易出兵的!”安禄山断然的道。
“这个……”李服微微一愕。
他只是一个武将,对于政治上的事情考虑自然不多,现在听了安禄山的,直觉非常有道理,但还是有点疑问。
“突厥人和契丹人那样做是应该的,但是日本……日本只是一个小国,还和大唐不接壤,渤海怎么可能求助于他?就算他去求靠日本,那日本历来向我大唐朝贡,执礼甚严,又怎么会答应渤海的请求呢?”
“唉!势之所趋,名之所向,渤海日本,各有所图而已!”安禄山并没有直接解释。
渤海因为并不和突厥相邻,她实际上是孤立无援的。大武艺为了缓解外部的压力,很有可能会求靠与自己隔海相望的日本。黑水部弱小,突厥是唐的死敌,只有新罗和唐朝的关系密切,可能响应唐朝的号召进攻渤海。大武艺借重日本,虽然不能对大唐造成威胁,却可以很好的牵制新罗。
这并不是无理由的瞎猜,渤海的缔造者**原为臣属于高句丽的靺鞨人,在建立渤海国后他也常以高句丽的继承者自居。大武艺很想以恢复高句丽与日本在传统上的邦交为名,寻求日本的军事支持。实际上,结援日本的行动他一直就在进行,只是差派正式的使节前去联络而已。
而日本的圣武天皇,也非常愿意和渤海建立起如同过去日本和高句丽那样的邦交,当然,这一关系的前提是渤海必须奉日本为上国,向日本称臣纳贡。圣武天皇的这种意识是大唐的“华夷序列”思想日本化的体现。此时大宝律令在日本已经颁行了二十余年,日本对隋唐律令国家制度的效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日本的朝廷在吸收中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也逐渐滋长了本国的“小中华”意识。也就是说,日本一方面不得不承认大唐帝国在东亚的宗主地位,另一方面却将新罗、渤海等邻国视为“夷狄”。日本希望能确立起自己的“宗藩体系”,所以圣武天皇对大武艺这种想法非常支持,只要大武艺派出正式的使节,他就肯定会愿意和渤海结盟。
听了安禄山这样的话,李服虽然不明白,但也不好意思不耻下问,所以直接说道:
“那请问副都督,接下来我们幽州府该干什么?”
安禄山微微一笑,就知道他爱面子,不会细问。其实有些东西,他都是从后世知道的,真正要讲理由,三言两语还真讲不清。
“前些时日我途径归义,竟然遇到山贼抢劫,虽然已经将他们都擒获,但听说幽州境内,类似山贼还有不少。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如今突厥契丹狼视幽州,我们应该先肃清境内盗匪,整顿兵马,严防突厥契丹。必要时,还需伺机出击!”安禄山自信的道。
“至于对渤海的事情,也不能没有任何准备,可以叫一些军校,绕道前去黑水,帮助他们抵抗渤海军!等到朝廷联络好新罗,随时准备对渤海用兵!”
“是!”听到安禄山提起山贼的事情,众将都不敢再乱说什么了。
自己的顶头上司,在前来赴任的途中,居然遇到辖境山贼的袭击。这样大的事情,就算是直接砍了属官们的脑袋,也不算冤枉。就连和安禄山平级的李服,也需要担上一点干系。所以对于安禄山现在这个命令,他们不但愿意听从,而且还非常愿意尽全力将这些山贼剿灭。
看到官员们杀气腾腾的样子,安禄山立刻知道他们领会错自己的意思了。
“哈哈哈!诸位!那些山贼本来也是朝廷的百姓,如果他们经常打家劫舍,伤人性命,可以直接扫平了事。如果是普通占据山头的百姓,最好将他们招安。必要时,也可招募他们从军!”
伤人性命,打家劫舍这样的证据可不好找,安禄山这个命令一下,除了那些经常干坏事的盗贼,其他人基本上能活下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