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安禄山新史 > 第十九节 摆驾去洛阳

第十九节 摆驾去洛阳(2/2)

目录
好书推荐: 傲视天地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 道血诛神 寻龙天师 青莲太初 三夫逼上门:夫人请娶 再生在机甲帝国 狂兽黑帮 我的私人仙境 傲视江湖

“哦!好!好呀!是该让他们多读读佛经!”赵玄默笑着不断点头。

这回是真的理解了。不管安禄山的动机是什么,反正意思就是让他不要传授日本人经史子集,只传授佛学。虽然自己不通佛学,但是为了安禄山暗示的几本珍本,就算不懂,也得传授。

安禄山也是笑着点点头。

后世的中国人,经常说,在日本佛教怎么怎么样流行,怎么怎么样昌盛,但是他们不知道,日本的国教,并不是佛教,而是日本土生土长的神道教。神道教衍生的君权神授,天皇是神之后裔思想,则让日本的忠君观念格外强烈。

安禄山了解一些日本历史,知道历史上唐朝佛教传入日本时,曾经有机会让神道教消亡,并且也现实的削弱了神道教的影响,以至于从奈良时期到平安前期,反叛天皇的事情时有出现,到了平安后期的“国风时代”,日本故有文化开始复活,为摆脱唐文化影响,神道教也再次活跃起来。以前读到日本这段历史时,安禄山就在想,要是当时没有去唐化的运动,就可能没有日本天皇长久统治日本的事情存在,也就可能让日本人不再团结,进入不断的内战中,这样当然就不会有后世的一时强盛了。

为了自己的后辈,让佛教在日本盛行非常重要,安禄山决定,他不但要给那些留学生传授佛经,还要鼓励僧侣去日本,但是不能带走大唐的物产技术。那个鉴真当时去日本好像很不顺利,自己可以好好的帮助他,通过他来宣传佛教,最好是连同他们的天皇一块儿剃度了。

“安兄!要不要小弟叫人再去教训一下他们!”安禄山正在思考今后的安排,旁边的李藻突然附耳过来说道。

“呵呵!有劳李兄了!”安禄山笑着抱抱拳。

知道他是因为刚才没有帮上忙而不好意思。

“这些日本人虽然不是遣唐使,但真要让他们受到伤害,倒会显得我们大唐没有容人之量!今后只要让那些博士,教授什么的,别再传授经史子集就可以了!最好是让他们多看佛经!多学学修养!”

“这有何难!就是让他们都滚出国子监,也很容易,让他们读不到书,一句话就能解决!”李藻拍胸部保证道。

“哈哈哈!好!我们继续喝酒去!”安禄山高兴的拍了拍李藻的肩膀。

**********************************************

开元十二年十一月庚午,李隆基幸东都,朝廷也随之迁往洛阳。

作为刚刚升迁当羽林军校尉的安禄山,和他属下的满编三百人团,一起随行护驾。

以前电视上经常能看到皇帝出行的场面,感觉那些场面最能牵动观看人情绪。当时认为有些东西仅仅是现代电视拍摄需要添加的,真实情况应该不会那么讲究。但是这次真正护驾随行,安禄山才算知道,那样的音乐,这样的步骤,是真实存在的,甚至比现代的电视中的仪式,还要来得威严庄重。至于场面,也是更加的隆重。

出前两天,太乐令就设宫县之乐于*。

庚午日正式出,但是天还没亮,安禄山就被要求穿着打扮好,带着自己的部队来到皇城内报道。在这之前,他已经经过了短暂的仪仗训练。

车驾出前七刻,开始敲第一通鼓,听到这鼓声,安禄山根据命令,带着自己的部队出营,前往规定的地方等候。

出前五刻,第二通鼓也开始敲了。

安禄山他们羽林军是禁军,负责的是整个车驾的安全,并不用参与到仪仗队列中。所以此时还能远远的看到大殿中的情形,只是因为身份的原因,只能远远的站在朝堂外面的石阶下。

一个御史高声喊道:“请中严!”随即有礼部官员指挥布置卤簿(仪仗队)。

虽然这仅仅是一个仪式,但安禄山看到朝堂中朝臣的表现,却像是真的在干什么似的。

出前二刻,第三通鼓开始响了。

这时候才是皇帝真正动身的时候。

由通事舍人带着百官立站在朝堂,侍中、中书令以下官员则站在西阶附近迎接李隆基。其中侍中捧玉玺,乘黄令进路在太极殿西阶,南向而立;千牛将军拿着长刀站在路前,面朝北;黄门侍郎站在众侍臣前面;赞者(传话的)好几个,都站在规定的地方。

李隆基乘舆出来,从西阶下,曲直华盖,警跸,侍卫。千牛将军上前执辔,李隆基坐上马车。太仆卿授绥,侍中、中书令以下在旁边等候。

一切完毕,黄门侍郎又上前高呼:“请”。銮驾动,警跸,鼓传音,黄门侍郎和赞者贴着车驾前进,千牛将军跟在后面。

在这个过程中,坐在马车上的,只有李隆基一人。群臣都是步行跟随,不过看他们精神抖擞的样子,安禄山不得不暗暗佩服。他们羽林军作为警备队,早就骑在马上了,不过就是这样的半天等下来,也感觉浑身难受,难为这些文官竟然能站这么长时间。

这么一支队伍,一直等到出了承天门,黄门侍郎才再次上前高呼:“驾少留,敕侍臣乘马”。

侍中来到车驾旁,里面李隆基威严的声音传来:“可!”

“制曰:可!”侍中退下高声道。

黄门侍郎随即下去喊道:“侍臣乘马!”

两边的赞者再把这个命令高声传唱开去。

这时候,百官,还有那些宦官近侍才纷纷开始上马,而安禄山他们这些一直在远远观看仪式的护驾部队,也才允许靠近车驾,进行正式的护卫。

黄门侍郎再次上前启奏:“请车右升”,这才是正式的请求出。

侍中上前承旨,照样得一个“可”字,退下道:“制曰:可!”。黄门侍郎复位,千牛将军上马。黄门侍郎高呼:“请!”。

整个队伍开始出。

万年县令先导,随后是京兆牧、太常卿、司徒、御史大夫、兵部尚书,都骑马,带着自己的仪仗队,随行开路护驾。后面是皇帝其他的一些仪仗队,像什么清游队,硃雀队,持鈒前队等。在皇帝的乘坐的车驾前后,则是一些诸卫的护驾兵马,把皇帝的马车牢牢的护卫在中间。

车驾后面是衙门旗,旗后是护卫队,再后面有大繖两个,雉尾障扇四把,小团雉尾扇四把,方雉尾扇十二把,花盖两个等等,护卫队数不胜数。

安禄山暗暗好笑,难怪当初秦始皇要备副车呢,这样出行的时候,要找皇帝的所在的位置其实很简单,只要看哪儿旗帜最密集,就是皇帝车驾在的地方了。

不过还有一处地方的旗帜也不少,安禄山不知道那是代表什么身份,仅听教他礼仪的官员提起过,那二十几对旗帜第一对是辟邪旗,第二应龙旗,第三玉马旗,第四三角兽旗,第五黄龙负图旗,第六黄鹿旗,第七飞麟旗,第八駃騠旗,第九鸾旗,第十凤旗,第十一飞黄旗,第十二麟旗,第十三角端旗,第十四赤熊旗,第十五兕旗,第十六太平旗,第十七犀牛旗,第十八鵕鸃旗,第十九騼蜀旗,第二十驺牙旗,第二十一苍乌旗,第二十二白狼旗,第二十三龙马旗,第二十四金牛旗。

安禄山非常幸运,不用负责护卫皇帝的御驾,他的差使是护卫后宫嫔妃和公主们的车驾。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