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调笑玉真女(1/2)
安禄山回到住宿的道观时,已经是四更天的时候了。
轻手轻脚的打开预留好的门户,进入自己的房间。还好当时房间是崔奇安排的,特意给自己留了一个独间,进来时到也没吵到任何人,自然也就没有任何人现安禄山昨晚出去干的好事。
只是回来的实在是有点晚了,安禄山感觉刚刚眯了一会儿,外面的人就吵要上山顶观日。不理外面的吵闹,安禄山用枕头捂住脑袋,继续蒙头大睡。
等到第二次喧闹声响起,王维前来敲门请安禄山吃早饭,他才不得不缓慢的起床出来。
“安兄!呜,快来吃早餐!这个道观的素食很不错!呜,快来尝尝!”看到安禄山出来,正在猛吃的崔颢模糊不清的招呼道。
他们这些诗人平常活动比较少,昨天劳累了一天,今天自然食欲大涨,吃什么都觉得好了。安禄山刚好也在昨晚消耗了大量的体力,此时已经饿的要死,和众人打个招呼,随便刷洗了一下,就也笑着上前去抢早餐。
在道观观主和众人惊讶的神情中,安禄山拍了拍已经微微有点突出的腹部,笑道:
“恩!吃饱了!”
“安大哥!你昨晚又干什么去了!竟然吃下了我们五个人的饭量!”张宝符惊讶的。
他们中最能吃的李若水,也还不到安禄山的一半。安禄山愣是将观主特意多准备的食物全部吃完,再从观中道士的早餐那儿分了一部分过来,才勉强吃饱。
张宝符无意中的话句,却刚好切中安禄山的实际状况。
尴尬一笑,安禄山不好意思的道:
“昨晚出去迷路了!找了半天才找到路,把我累得个要死!自然得多吃一点了!”
心中暗自猜测,不会是这小子真知道什么吧?
张宝符本来也只是随便感叹一下,听到安禄山这样的说,自然也和大家一样笑笑就了事了。
“好了!昨天我们已经大致游览了楼观台!今天就去拜访一下在这儿修行的两位公主吧!”王维提议道。
“对!楼观台别馆是终南山的一大风景名胜,玉真公主也是一大才女,我们自然要去拜访一回!”贺知章赞同道。
安禄山暗暗叫苦,虽然这是在预料之中的事情。但生了昨晚的事情,再去拜访的时候见到玉真公主,不知道会有多尴尬。有意推托不去,却又因为刚才的那一番暴食而不敢妄言。而且扪心自问,觉还是非常想去见玉真公主的。原本冰清玉洁的形象,已经因为自慰问题而不再存在。安禄山最想见到这个孤傲玉真公主,见到自己时的尴尬表情。
当大家都起来准备出时,安禄山也不再推托,夹杂在众人中间,一起向别馆行去。
************************************
在观门外卫士的引领下,安禄山等人以贺知章为,神色恭敬的进入了这个鸟语花香,繁花似锦的道观。
让卫士前去通报,报上几人的官职名号,请求拜见两位公主。安禄山等人则在大殿外等候了起来。
公主自然不是那么好见的,虽然观内有专门的坤道前来接见,引导安禄山他们游览别馆,但足足等了两顿饭的功夫,才传来消息,金仙公主身体不便,玉真公主准备见他们。
再过了一顿饭功夫,才有一个容貌秀丽的小女道士前来带众人前去侧殿拜见。
一件精致华丽的小殿内,两旁侍立着几个坤道(女道士),居中坐了一个身穿浅黄色道袍的女道。
鹅蛋脸儿,樱桃小嘴,眉如细柳,眼如半月,配上那高挽低垂的女道士髻,端地是娇美非凡。正是别馆的观主之一,大唐玉真公主。
安禄山非常想众人一起上去行礼,偏偏众人非常讲究理解,竟然是一一上前去见礼。
无奈之下,只得在贺知章之后,也上前对玉真公主行了一礼。
“秘书省校书郎安禄山,拜见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师!”还好,众人在来之前就已经专门准备了一番,记下了她长长的御封道号。
看到安禄山伟岸的身躯出现在自己身前,玉真公主的脸上立刻抹上了一晕红霞,眼中更是闪过羞怒的不已的神色,轻轻的冷哼一声,扭转头脆生道:
“安校书免礼!”
也没再其他的言语,本来因为见到贺知章而站立起来的身子,又重重的坐了下去。
“咳咳!”安禄山一阵干咳,面带尴尬的退到了一旁。
虽然成功看到了玉真公主的尴尬表情,但是对方好像还是非常不给自己面子。
这样异常的表现,王维等人自然看得一清二楚,无奈玉真公主的身份特殊,他们到也不好上前询问,只得继续按顺序一一上前去见礼。
等到这么近三十多号人都拜见完,玉真公主和安禄山彼此的神态也恢复了正常。
当然了,作为拜会的主题,众人也纷纷把自己昨天路上做的诗背诵给玉真公主听,请她批评指点。
其中稍微好笑的是,最积极的那个李齐物,竟然在背诵的时候数次忘了自己的原诗,不得不让旁边的宋清几次提醒,才结结巴巴的背完,也许是知道自己这样的表现很难再得到公主的欣赏,背完最后一句,就匆忙的躲到最后面去,不敢再出来。
安禄山看到宋清目视着李齐物退下时,眼中分明是一丝报复后的快感。心中暗暗冷笑,奸人就是奸人!刚才提醒的时候,就故意提李齐物的原诗,而不是贺知章他们帮李齐物修改后的新诗,李齐物本来就已经背诵的非常不顺,现在再用原来的句子,绝对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还好玉真公主的脾气实在不错,除了刚才面对安禄山时神色异常,现在看在同为宗室子弟的面子上,没有丝毫嘲笑李齐物的意思,反而是热情帮他指出其中的缺点,帮他修改了几处不足。
随后的众人,表现还算正常,只在听到宋清的诗作时,还异常的盛赞了几句。众人看在眼里,知道宋清如果愿意,已经随时可以踏入仕途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