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开元宋开府(1/2)
说起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就不得不说他在开元年间任命的两位宰相姚崇与宋璟。
不过姚崇已经在开元四年(西元716)罢相,开元九年(西元721)病逝,宋璟也在开元八年因为私铸问题而和苏颋一起罢相,后者担任礼部尚书,后来又外放剑南,而宋璟却因为此前的功劳,在朝廷得到元老般的待遇,兼任京兆留守(府尹?)。
本来安禄山是准备直接去礼部或工部递交贡品的,却因为那个越骑队要先去兵部递交公文,没法引荐,为了以防万一,安禄山决定先陪着张宝符去拜访宋璟,向这位当朝元老先请教一下。
在仆人的引领下,张宝符率先对着宋璟跪下磕了三个响头。
“拜见恩师!”
安禄山也在张宝符后面恭敬下拜。
“幽州野人安禄山拜见宋开府!”
为了安抚宋璟,李隆基在将他罢相前,特授他开府仪同三司。虽然现在还兼任着京兆留守,但安禄山想起后世白居易那句“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觉得还是称宋开府更能适合自己见到这位历史名人时的心情。
“呵呵!张贤侄快快起来,尚未正式拜师,不必急着执弟子礼!”宋璟笑着扶起张宝符。
宋张两家交往时间颇长,张宝符以前在宋璟面前就是执弟子礼,要不然的话,这样冒然称呼老师是很失礼的。
“这位是幽州的安先生吧!快请免礼!”宋璟微笑着道。
安禄山的名帖上写的是幽州野人,虽然人长的五大三粗,浑身英雄气息,但现在头扎文士巾,一身书生服,宋璟自然称他为先生了。看到禄山的样子,宋璟也明白他为什么年纪轻轻就自称野人了,长成他那样,要是再自称小生,他恐怕会忍不住当场笑出来。
“谢宋开府!”
安禄山就势起来,顺便好好的打量了一番这位汉唐八大名相。
头已经花白,一张瘦削的脸配上花白的山羊胡,让他整个看起来像一只人畜无害的老山羊。现在面带微笑,目光和煦,但眼中偶尔闪过的一丝光彩,让安禄山知道此人并不好对付。
“见过宋相爷!”旁边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
“呦!这不是华严寺的半行和尚吗,去年岁末一行大师的寿辰都没见到你,今天怎么来我府上了,找到寿礼了吗?”宋璟戏虐的道。
他和僧一行是方外之交,和半行到也挺相熟的。
“还没呢!不过这位安大爷说他有的新奇玩意儿,我想寿礼肯定会有的!”小和尚喏喏的道。
“哈哈哈!好!有了新奇玩意儿,别忘了通知我一声!”宋璟再次对小和尚嬉笑道。
看来这个半行还真是个活宝。不过宋璟也应该不是什么严肃的人,刚才还用文绉绉的官话,和小和尚一聊天,却变成了白话。对于张宝符能找上这么一位老师,安禄山感到很高兴。这样的人教育子女可能不一定行,教育张宝符偶尔来一下的学生,却应该是非常合适的。
唐律,文武三品以上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勋官二品、县公、京官四品带三品勋封的儿子,都可以直接进国子学。张宝符现在已经十五岁,比规定十四岁入学还晚了一年,所以现在除了去国子监上学,还得听宋璟这个老师的吩咐。
“安先生不要介意!老夫和半行僧多日不见,到是怠慢先生了!快快请坐!”宋璟客气的引导安禄山就座。
看那表情,就好像安禄山真的是什么大人物似的。让安禄山本来都已经冷落的心又热了起来,乖觉的道谢坐下,觉得浑身飘飘然的。
这可是宋璟呀,能得到他这样的尊重,可不是一般人能够享受得到的。不过他还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这一切,全都是拜张宝符父亲张嘉贞的身份所赐。所以坐下后就静静的待在一旁,先听张宝符和宋璟唠家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