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发迹 > 第一百七十章 你还有脸来?

第一百七十章 你还有脸来?(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多重入侵 重生之流年 魅人间 魔术师传记 南明风雨之美人江山 重生之超越进化 中场 天赋图腾 人神欲·逆天劫 暗之职业经理人

李侍尧案何贵孙士毅之后又有安徽巡抚闵鄂元提出由原审钦差和珅、喀宁阿等会同九卿重审以“确定画一罪名”这一“游移两可”的意见终于使得乾隆松了一口气。两个巡抚“求情”虽说在人数上稍显单薄了点儿可总比没有要好他也有了籍以转的余地。于是等到各省督抚的意见都投送到了京城之后他就向天下臣民颁布暂缓处决李侍尧的明谕旨其中着重提到“各督抚大率以身在局中多请照大学士、九卿所议而孙士毅、闵元则以李侍尧历任封疆勤干有为为中外所推服请援‘议勤’‘议能宽一线具奏。是李侍一生之功罪原属众所共知。诸臣中既有仍请从宽者则罪拟惟轻朕也不肯为已甚之事”。说到这里乾隆可能也感到不够理直气壮就又补了几句说明年朝审九卿势必拟以“情实”到那时“朕亦不能曲法姑容”了。

但哪里还用等到“明年朝审”呢?煌煌谕旨颁不过数月甘肃撒拉尔回人苏四十三动了反清起事李侍尧即被“特旨”从刑部大牢里请出来“赏给三品顶戴并戴花翎赴甘肃总办军务”。不久陕甘总督毕因积劳成疾卒于任上乾隆立即又下旨命李侍尧“管理陕甘总督事”。李侍由云贵总督任上获罪不过半年时间又去总督更为重要的陕甘等省了。

而负责办理李侍尧案和珅也因为其能力出众终于得以将翁方纲挤出了户部。成为户部尚书。无论在实际还是名义上都已经是清廷的财务大总管。不过这位乾隆地宠臣运气不好。刚刚升上去没多久。就不得不再把顶戴花翎换回更加低级地。

原来撒拉尔回人起事不久和珅志得意满之下为搏军功便向乾隆请赝出征乾隆也想再给他个立功的机会。便派他与阿桂统军征剿苏四十三。阿桂当时正在督办河工和珅先到军前欲于阿桂到来之前扑灭起义建立殊功便分兵四路进击不想却失败了勇将总兵图钦保阵亡。和珅心怯之下不仅没有奏报自己指挥不当以致失利的过错。还隐瞒了图钦保捐躯之事并颠倒是非弹劾勇将海兰察、额森特地先战取胜是导致清军受挫的原因。

这个时候的和珅可能已经急糊涂了人家打了胜仗反倒还有了罪过。他这理由放到哪儿也说不通何况乾隆并非不同军事。所以。这份奏折遭到了乾隆的严厉斥责而且他这新任的户部尚书也被降三级留任。

不过和珅受了这个教训还是不悔改。等到阿桂赶到军营后问失利之因他又诿过于“将帅傲慢”不听调度。阿桂“令将帅于次日清晨集于辕门之前”。“每呼一将入辄命和珅坐其侧”阿桂“有所调拨及命屯戍处其人辄应如响如是者数和珅坐上甚恚愤”。阿桂问和珅云“诸将未见有何轻慢之处吾手中尚方剑不知诛谁之头耶?”和珅被吓得“战栗而无人色”!不过阿桂也知道和珅不是轻易能杀的如果杀了自己恐所也要受到乾隆地见责所以本着眼不见心不烦的原则即命和珅离开军营滚回京师。

而时任陕甘总督的李侍尧则因办理后勤有功被阿桂放到了功劳薄上平定苏四十三起义之后被乾隆下令“给予现任品级顶带”不久“加太子太保”宫衔不过一年功夫又从一个待决死囚的阴影下走向了晚年的辉煌。

可以说从头到尾的整个过程都是那么的充满的戏剧性。

*********************

“多大啦?”

“十七!”

“看你这身子板不像是十七反倒像是五十七地!哪儿人?”

“橄榄坝的!”

“叫什么名字?”

“瓜木比!”

“瓜无比?你还真是运气你要是呆在四川那还得了?……哪个族?”(“瓜”在四川方言之中有傻的意思)

“景颇人!”

“景颇人?”刘昆亮坐在一张八仙桌后面双腿伸出翘在桌子上一脸不屑地看着眼前这个瘦小干枯、一脸老相的小年青又有些嫌弃地挥了挥手:“你这模样像吗?景颇人可是号称跟雄狮一样凶猛地。你这小身子板儿跟一个月没吃饭似的也敢说是景颇族?还是赶紧回家去吧。我们衙门里面不收不实诚地人!”

“大人我……我真的是景颇人!不信你去我们寨子里面去打听!”那瓜木比一下子趴到了桌子上大声说道。

“我怎么去?橄榄坝跟思茅有多远?我犯得着吗?去去去领了路费赶紧回家去吧!……下一个!”

何贵曾经说过要在普洱少数民族百姓之中挑选新的衙役。这样一来官府办事的时候这些人就可以充作先锋队在跟少数民族的解释以及交涉之中就有了一条比较顺利的渠道而不会再像以前纯由汉人出任的官差那样受到各族的抵制与敌视。而对能做官差各少数民族的百姓倒也非常有热情每天都有人来。虽说何贵早已经挑够了满足“实验”需要的人手但人家跋山涉水的过来总不好直接就说一句“人已招齐”然后就不管了!这些少数民族百姓个个都是直性子没那么多道理跟你讲既然来了就要参加选拔不然的话就是官府骗人说不定还要惹出事儿来。所以何贵无耐之下只好再将选拔的日子延长并让刘昆亮出任这个“选拔官”同时秘密下令:“尽量不招。”

可即便如此。如今在府衙里面吃吃喝喝训练着的各族“候选”差役。也已经有了三百之数。

“我以前怎么就没现普洱有这么多人?”刘昆亮长了本事在前院儿“独断专行”!何贵却正在后院看着眼前那些穿着五花八门排队都排不齐。站都站不直溜的一群人对着身边地方洛一阵苦笑:“我不是已经禀报了咱们那位福大帅让他再给普洱添一个把总地名额吗?怎么现在还不见个人影过来?”

“那可是云贵总督论亲信比李侍尧还高一筹那一身本事听说都是皇上一手调教出来的。我哪能知道人

算!”方洛笑道。上一回李侍尧犯案。和珅查出他逼着买了一颗珠子花了两千多两银子。刑部认为他这样软弱实在是有失操守而且也属于知情不报拟定将其革职。而何贵则是大骇之下再三追问他有没有被李侍尧收买或者威逼跑到自己身边当卧底!在得到否定地答案之后便向和珅以及那位刑部侍郎喀宁阿说情。声称“巡抚为封疆大吏臬司、藩司主官为方面大员这三人主管一省事务为朝廷重臣。尚且胆怯而知情不报何况一小小同知?且方洛久在普洱。任劳任怨实为难得之吏还请朝廷予以宽囿。”再加上方洛也不是主动行贿而是被强行索贿所以最终被网开一面得以留任。比起那些被押到京城享受牢狱之灾的官员们下场好了何止十倍只是比李侍尧这个罪魁祸稍有不及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