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发迹 > 第一百六十章 “发配”!

第一百六十章 “发配”!(2/2)

目录
好书推荐: 多重入侵 重生之流年 魅人间 魔术师传记 南明风雨之美人江山 重生之超越进化 中场 天赋图腾 人神欲·逆天劫 暗之职业经理人

**************************

何贵走了。

刚从兰考回来还不到七天就带着家人出前往云南。这让很多人感到出乎意料。这些人还正在为槐树屯、老李庄和宝上村这三个村子增幅如此之大的收成感到无比吃惊不少开封的地主也正打算找个时间一起槐树屯那边儿看一看“考察考察”呢。毕竟他们也希望自家的地能多产些庄稼出来。可何贵这个最大的功臣却突然被调走了……按理他不是应该升官的吗?怎么反而被弄去云南那个苦地方了?连官阶也被降了一级?

一时间整个开封都吵得沸沸扬扬。虽说在传闻之中何贵的脾气并不好暴躁易怒起火来杀人不眨眼。开封府地那些有钱人也大多被其“勒索”甚至是“绑架”过。可是开封府是个人就知道人家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虽然大多数有钱人心里依然还是对去年年初那件事感到不舒服但为此而感到愤恨的却实实在在的没有几个人。大部分的人终究还是讲理地!有钱人也一样!而且何贵后来也没有亏待大家。当时出了钱的也大多在那条“火墟街”或者附近弄了点儿店面一年多下来哪一个不是翻着倍儿地往回赚?可以说何贵来开封的这两年不仅没有亏待了谁反而还给大家带来了不少好处。

这么一个好官怎么就突然被调了呢?

开封府这么大当然也有消息灵通人士更有不少聪明人。所以人们很快就把何贵的去因弄明白了。不过朝廷是朝廷百姓是百姓。经过一番思来想去居然还是有人琢磨着请何贵吃顿饯行酒还获得了不少人的赞同。这些人的理由很简单:再怎么说也不能让人觉得开封人不讲情谊!

不过想法很好何贵却实在是太干脆了等这些人把请贴送到知府衙门的时候才知道他早在接到吏部公文的第二天就已经离开了。

……

“这

朝廷啊?实在是太过份了!前面还好好地。结果到了翻脸就翻脸!”

因为心情不好。而且时间也马上要变冷了为了能早点儿赶到云南所以。何贵走得有些匆忙所以也就不知道已经被他这一家子远远抛在后面地开封城里正有人打算请他吃酒。要是知道的话他一定不会走得这么急。有免费的酒菜吃他干嘛不去?再者他还有许多事儿没做呢趁着酒宴。说不定还能多安排几步!只可惜……

“不许胡说!”车蓬里铺着一层厚棉垫师雨烟正半跪在一边帮躺在上面地何贵做着头部按摩听着师雪韵在一边嘟嘟囓囓立即皱眉斥道“朝廷上的事情是你这丫头能乱加评论的吗?”

“我还不是替姐夫不平……”师雪韵天生就怕师雨烟这个大姐以前只要师雨烟一瞪大点儿眼睛她就会立即低下脑袋乖乖的。一句话也不嘴也不敢顶。不过现在晋身为何家的小姨子之后倒是变得稍微有点儿“勇气”了。

“就是!姐……姐夫也太冤了。自从进了开封府你看他哪天轻松过?忙死忙活的还不是在为朝廷效力?结果。临了却被从中原贬到边疆去了。这要是换了我早就辞官不干了!谁愿来谁来!”正在驾车地师小海也在车篷外面说道。这小子如今已经十四岁了。算得上是个半大小子虽然何贵没有请人教他读书可是跟在何贵身边也没少学东西平时的话也多了一些。

“呵呵要是你你也干不了!呃——”往后挪了挪也不管师雨烟的反对直接枕到了老婆的大腿上:“这年头当官从来没有只升不降的。我这结果还算好的呢!”

“……还算好的?我怎么没看出来?姐夫你可是被贬了!”师小海从外面把脑袋伸了进来瞪着一双眼睛向何贵问道。

“谁说我被贬了?不是早给你们说过了嘛普洱府盛产茶叶盐驿道总管全省盐运都是肥差哪一个都不比开封府差说不定还犹有过之!再者云南可是个好地方。如果当了盐驿道就可以留在昆明那里可是四季如春。如果当了普洱知府嘿嘿那可就更妙了!江内六版纳江外六版纳思茅六大茶山、橄榄坝都在其治下风光美……对了普洱茶听说可还有美容之效哟!”何贵抬脚把师小海的脑袋给“踩”了出去两眼望着车蓬地顶部嘿嘿直笑手却偷偷的摸向了自己脑袋下面师雨烟的大腿……

“姐夫你怎么好像变得高兴了似的?咱们离开开封地时候你不还是一张死人脸的吗?”师雪韵似乎并没有看到师雨烟一只手正偷偷拽着何贵地耳朵颇有些煞风景地问道。

“谁死人脸了?那是故意吓唬人的。难道你还想让你姐夫我像那些没用的家伙一样逮着个官帽子舍不得松手?”何贵说道。

“切!你就装吧!”师小海露了一下头做了个鬼脸立刻又缩了出去。

“年轻人你们还不懂这世道啊!”何贵笑嘻嘻的说道“想当年你姐夫我遇到这样的事儿多了。前一刻钟上司还说你好下一刻钟就把你轰回家喝西北风……如果回回都气个半死那我还活不活了?我这回被调其实也不用深思光是在大面儿上想一想就能明白……还不就是上面有谁怕闹出什么事儿来或者是突然改了主意再或者是出现了什么突事件之类?所以才让我去云南管盐或者茶不跟土地沾边儿。”

“那你也亏了呀!”师雪韵说道。

“你姐夫是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的人吗?”师雨烟笑道。

“就是!”何贵翘起二郎腿悠哉悠哉地附和道。

“姐夫前面是岔路口咱们怎么走呀?”师小海这个时候又把脑袋伸进来问道。

“往东。咱们坐船去!”

“往东?”师小海缩出去脑袋接着又伸了进来“可这路口一个往南一个往西没有往东的呀!……”

“嗯?”

……

何贵走了并没有觉得受了什么委屈地走了。不过他没有想到他在槐树屯住了将近一年几乎将三个村子彻底改了个样儿那里的人也已经把他说过的话视为了金科玉律一般。乾隆四十六年的冬小麦收割之后槐树屯的百姓之中就有人按照以前听到的他在某一天所说的话将地里一半都种上了花生并且得到了全村人的效仿结果第二年花生卖得了高价槐树屯的百姓获利还胜过头一年。之后三个村子的人又开始广植麻因为麻不仅能入药还能榨油结果再次获得了大利……而连续三年的盈利也使得许多人又记起了何贵。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