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自讨苦吃(2/2)
“呵呵按刘大人地说法莫非那王伦是靠了骗术才能闹得那么大的声势?”和珅突然笑道。
“当然不是。”刘甩了和珅一眼。又朝乾隆说道:“皇上。臣以为。此次王伦行逆究其本因。也得因为各地官员贪腐过多欺压百姓所致。王伦的骗术还有那白莲邪教的所谓箴言平时只能骗一些愚昧之人此次却是适逢其会!所以逆匪闹到当日声势非是山东官员反应不及镇压不力而是他们一开始就没能得到民心。”
“还是贪官污吏!”乾隆面色沉重地说道。
“皇上英明。”刘躬身说道。
“先帝在时待百官严厉使得朝廷上下都颇有怨对。朕继位之后便行宽容之策以仁孝治国。可是总有些人……”乾隆躺靠在了椅背上“难道他们非得让朕大开杀戒么?”
“皇上臣以为贪官污吏所为者不过钱财官爵就如此次山东巡抚国泰以种种借口亏空国库两百多万两!所以臣以为当从其根本以治理官员贪污!”刘墉又拱手说道。
“呵呵朕又何尝不知道凡事须问其根本?”乾隆苦笑了两下“可是贪婪乃是人之心性这种东西如何管理?”
“奏销!”刘墉郑重地说道。
“奏销?”乾隆本以为刘墉刚才说地那些“从根本上治理贪污”只是想感概说一些空话、好话给他听一听宽一宽他的心罢了这也是许多读了死书地书呆子们常做地事情可没想到这家伙还真有东西拿出来立时就有些怔住所以也就没看到旁边和珅在听到这话之后嘴角所露出来的那一丝诡异的笑容。
“不错。就是奏销!”刘好像也来了谈兴立即就把自己的想法向乾隆陈述了一遍接着又奏道:“如此一来地方官员在每年行事之初便就先得上交一副帐本朝廷亦可依此为据派遣人员前往调查若有不符当究其责任。这等同于朝廷立于诸地方官员头上的一柄刀这些人若想乱来就得先好生想上一想他们的所作所为能否瞒得住朝廷能否与先前上交的帐目相合。如此即便不能彻底断绝官员贪污之心也应能起到不小地效果。”
“刘大人若按你的说法地方官每花一笔钱都是要先问过朝廷呵呵这么一来各地的驿马岂非要累死了?”听着刘墉说完和珅突然笑了起来。
“和大人这话说得有意思。难道为了怜惜你那几匹马力就眼看着这么一个可以借来大力整顿吏治甚至能大量节省公帑的制度放在那里不施行了?”刘墉反问道。
“我可没这么说。”和珅连忙摇手又朝乾隆抱拳说道:“皇上奴才以为刘大人所献策略不可行!”
“哦?朕听着刘爱卿说的这奏销制度倒是蛮不错的又怎么不可行呢?”乾隆饶有点儿兴趣地看了和珅一眼开口问道。清廷屡经大战尤其是刚刚才结束地金川之战累计花费白银达万万两之巨再加上先前地平定回部平定准葛尔之战等等可以说多年地战事已经将从雍正年开始便积攒起来的地国库存银都消耗的差不多了。乾隆对这事儿虽然知道的并不十分清楚可和珅身为户部与内务府的大总管理应十分明白才对。虽然每次乾隆要花钱的时候和珅都没有叫过难可是国家缺钱和珅又一直在努力的寻找着各种赚钱的法子这一点乾隆是非常清楚的。甚至就连这家伙提高了樂文门的税收连过往的官员也要按规定交钱的事情乾隆也知道朝臣们为此弹劾和珅而乾隆却觉得这是和珅公忠体国的表现还帮着挡住了。现在刘墉所献的奏销制度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对付那些贪官污吏的法子至少听起来是这样而且还能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上的制约这种事情站在和珅这国家财政大总管的立场上不应该有所反对才是。
“皇上刘大人所献奏销制度虽然不错可是奴才以为此制度若是施行有极大的可能会遭致地方官员的反感尤其是那些督抚。而且还有很大的可能会使得朝廷尤其是户部与各地之间因为某些财政之事陷入扯皮的境地之中。这有时候可能会耽误许多事情啊!”和珅抱拳答道。
“嗯和珅你这话也有些道理!”乾隆点头说道。
“哼我朝地方官员所需负责者主要就是收税与地方治安。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大事?”刘墉却是对此不以为然“纵是遇上诸如救灾等事亦可列入便宜行事之中又岂会耽误了什么?难道和大人身为户部侍郎还会故意刁难地方官员么?这倒还真是一个可虑之处!”
“刘墉你……”没想到刘墉会突然刺自己一下和珅脸色登时就是一变。
“皇上!”刘墉不理和珅又突然朝乾隆一躬身“皇上臣以为和大人所虑甚至有理。财政之事处理起来确实不容太过迟缓。不过臣以为此事也好解决只需要皇上下旨让都察院可定时抽查户部帐目并可派遣人员前往各地查证臣以为如此当可使得户部与各地官员上下尽心竭力不敢稍有怠慢!”
“什么?”
刘墉的话终于让和珅真正的色变!
都察院监管户部?那他以后还怎么利用奏销制度来制约那些地方督抚?而且最可恨的是如果乾隆准了刘墉的奏本就连户部平时的事务他也不能为所欲为了!真要是这样他费尽心思的把奏销制度透露给刘知道岂非是自讨苦吃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