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气运词条开始成就人皇 > 第534章 一切为了战争,楚无疆的项目招标与预期管理(72k)

第534章 一切为了战争,楚无疆的项目招标与预期管理(72k)(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之从实习老师开始 四合院之十分快乐的年代 法身千万,你管这叫入门级? 从鼠人到战争神王 一入华娱深似海 影视快穿:我在影视剧中修功德 兽世娇宠:病弱美人多子多福 反派:开局强娶主角师尊,我无敌 斗罗:每月新系统,开局坑唐三 我练万魂幡,你说我是大魔头?

第534章 一切为了战争,楚无疆的项目招标与预期管理(7.2k)

一个将军最重要的技能是什么?

搞钱。

岳飞要贩卖酒水,为军队筹措军饷,犒赏。

戚继光要给戚家军最高额度的军饷,保持战力。

泾原兵变告诉皇帝们,要是手下的士兵吃不饱,是要吃人的。

武道世界的士兵,重要性有所下降,不代表将军们就可以不给钱,恰恰相反,给的银子要更多了。

士兵们要吃肉,要吃丹药,要有秘籍,要有抚恤等等。

因为元神级别的战斗,有焚山煮海的威能,士兵们的死亡率极高。

上一次楚无疆指挥楚家军对抗鲛人,仅仅是一天的战斗,就导致了海量的损失,阵亡数万。

血税的代价,让士兵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否则谁愿意顶着元神级的威压作战?

一旦士兵崩溃,军魂也会随之瓦解。

楚无疆直到这一刻才理解,为什么南宫望的第一把佩刀龙翼刀上富含财运。(注:20章)

因为武将也要当财神爷。

武帝为了讨伐邪神王庭,最终发明出【算缗告缗】,搞得天下凋敝。

好处就是,他确实搞来海量的金钱,用来支付战争。

至于帝昊的话,他建立了守墓人,挖掉了邙山大部分的前朝墓葬,用来支付将士们的报酬。

死人钱,总比活人钱好一些。

楚无疆有别于以上两人,他提出开创性的国债制度。

镇国公,方相听了都不免感慨。

真是能者,无所不能。

尽管后续还债会很麻烦,但两人很快就意识到这种财政动员模式的好处。

天下宗门,世家,愿意看在朝廷的份上,认购国债。

楚无疆也不怕朝廷实力更强,他有【人道永昌】的气运,多做有利于人族的事情,自有回报。

一百亿两的债券,只要能兑现八九成,就足够支撑战争使用了。

太子殿下脸上浮现一抹激动的神色,心中浮想联翩。

但楚无疆连忙劝说道:

“殿下,朝廷要有法度,国债发行就一定要兑现利息,本息归还。”

“切不可滥发,滥用。”

“否则就没有下一次了。”

“朝廷要讲究细水长流,要有人来操持这一切。”

你们可千万别玩成金圆券,或者宝钞。

楚无疆爱惜羽毛。

他提出国债制度,是为了推动朝廷的战争动员力,不是为了让朝廷白嫖银钱的。

英国会建立国债制度,能较好地执行下去,从贵族手上募集资金,其根本原因是贵族民主制,没法强制剥夺贵族的财产。

天命王朝的集权不小,却又遍布勋贵,世家,更接近汉朝的状况。

这种情况下,国债制度反而能有一定的保障。

打个比方,楚家认购了一亿两白银的国债,太子殿下敢反悔吗?

果不其然,太子听到这声警告,当即清醒过来,脸上浮现一抹遗憾之色。

既然有一百亿两,能不能再添一个零,卖出一千亿两。

至于还钱?

太子殿下借钱,从来没打算还。

陶家给太子府掏钱,那是给他进步的机会。

若能凑齐这么多银两,岂不是能训练十支野战军,到时候依靠军力,就可以压垮秦王。

秦王都碾压了,还需要还钱吗?

只可惜梦想刚出现,就被楚无疆给掐灭了。

太子只好咳嗽一声道:

“楚卿所言甚是,朝廷是讲道理的。”

“这发行的国债自然是要还的。”

方相这时站出来发言道:

“殿下,老臣还有几件事,要请教冠军侯。”

尽管楚无疆提出国债的方略,得到太子殿下的鼎力支持,镇国公等人也没有反对意见。

但它这种向天下人借钱的方式,还是引起不小的疑虑,太子殿下点头道:

“方相请讲。”

方圆看向楚无疆,沉声道:

“冠军侯果有奇思妙想,这国债吸纳天下银两,朝廷的开支一下子似乎宽裕了不少,但问题有二。”

“第一,朝廷一下子采购大量的军需,本来一支野战军变成两支,急促之间吸纳如此多的军需,容易造成百物腾贵,粮价上涨。”

“第二,朝廷开支艰难,一旦战事打响,银两光了,这些利息如何偿还?”

“若是旧债还新债,恐怕将来朝廷每年偿还利息,都要左右为难。”

“不知冠军侯有何见解?”

户部尚书陶金城连忙喊道:

“方相所言甚是!”

“这一百亿太多了,不如少一些吧。”

公平来说,朝廷发行国债,一年的利率控制在8%的水平,放在天命王朝属于绝对的低息。

但是一百亿的规模,完全超出陶金城的承受能力范围。

天命王朝一年的财政收入,大约在40亿两左右波动。

如果每年偿还8亿两来做利息,实在是太令人痛苦了。

工部尚书同样附和道:

“殿下!”

“英雄营的建设,已经耗掉了工部大部分的库存,若是要同时建设两支野战军,武装超过100万战兵,500万辅兵,恐怕力有未逮。”

户部尚书与工部尚书联合叫苦。

太子殿下也没责怪他们,确实是有难度。

武道世界需要的是精兵,跟楚无疆前世截然不同,不存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而是必须以武士阶层为核心,构建军队。

他们的兵器和铠甲是【百炼】,【灵兵】甚至是【宝兵】,朝廷的府库正常会保养差不多二十万级的军备武库,以备不时之需。

但在明年开春,建设百万级的军备,哪怕不考虑标准化问题,也足够让人头疼。

太子殿下不由得将目光放在楚无疆身上。

“楚卿,可有高见?”

他期待楚无疆能再次施展魔法,解决这些令人头大的问题,否则再多的银子砸下去,只会造成严重的物价飞涨。

楚无疆沉吟道:

“殿下放心,这些问题可以一个一个来。”

“各地的宗门,世家以及帮派都有大量的兵器铺,这些兵器铺都可以分摊下去,辅助制造标配的兵器。”

“工部可以公开项目,并进行招标……”

以前朝廷打造兵器,都是工部自己养人,或者在市面上直接收购,楚无疆则是换了一个法子,由朝廷公布订单,再由各地的兵器铺承接订做。

楚无疆补充道:

“朝廷可先调查每一家最大的产能,再依据情况分配订单。”

“每一家的报价都要上报,公开。”

“让朝廷审核资质,给予订单。”

“最后再由军队来进行验收,这才交付尾款。”

“整个天下的兵器铺要多少有多少,朝廷正好借此机会,筛选和淘汰一批,再选拔一批。”

公开招标,集体谈判,集体压价,让全天下的工匠都卷起来。

楚无疆不接受溢价,哪怕延缓北伐时间,他也不会让各地的兵器铺多赚自己的钱。

朝廷要砸下几百万份的订单,且是唯一的甲方。

这些肥肉有的是人抢,楚无疆不允许有人趁机多赚钱。

当然了,即使是公开招标,腐败手段也是要多少有多少。

楚无疆要做的事情是,他来验货。

谁敢给军队有问题的军备,楚无疆是会上门抄家的。

太子殿下顿时眼前一亮,当即喊道:

“好办法!”

“以后工部的采购,军备的使用,都按照这等办法处置!”

“孤会检查所有的账目,不可多一两银子。”

“这些银子都是民脂民膏。”

工部尚书鱼梁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

别看他刚才叫苦连天,心中早就盘算起来,整个一百万份的军备,足够他一下子吃撑。

谁料楚无疆直接放大招,把公开招标,互相竞争等手段全部拿出来了。

鱼尚书只能硬着头皮反对道:

“冠军侯所言不无道理。”

“奈何野战军的装备,乃军事机要,不容泄露!”

公开化程度越低,腐败程度也就越高。

军队,尤其是秘密采购的东西,往往就是腐败的高发地带。

五角大楼一袋螺丝衬套,卖你九万美元,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价格。

楚无疆笑了笑说道:

“宝兵及以下东西,不算秘密。”

“即使邪神王庭知晓了,亦无大碍。”

“比起这点机密泄露,节省的成本会更重要。”

“本侯想来鱼尚书能分得清楚。”

太子殿下看着工部尚书,冷冷地说道:

“如果什么事情,都要冠军侯给你出主意,孤不知道工部尚书还有什么意义。”

鱼尚书脸色一白,连忙解释道:

“微臣无能!”

工部尚书可以说是六部尚书中最弱的一个,他主要负责各种工程建设,以及武器研发。

由于他们负责军备这一块,油水倒也不差,就是苦了一点。

太子殿下则是点头道:

“孤知道很多人都喜欢银子,这一百亿的国债还没落到纸上,就有人想分上一杯羹。”

“孤会把这一切都盯住,若野战军建设不成,便是人族的罪人。”

“不管他是谁,有什么关系,孤都不会轻饶。”

帝嘉禾难得动用龙气,震慑群臣。

真龙传人配合飞龙在天的运势,除了镇国公,方相,楚无疆等寥寥数人,太和殿上的诸位大臣不自觉地低下头来,暗暗心惊。

楚无疆也感受到太子现在的龙气呈现指数增长,比过去强了数倍不止。

本来【飞龙在天】便以龙气众多而闻名,现在有了【真龙传人】的加持,总算是有了压服众臣的资本。

大臣们纷纷喊道:

“我等谨遵殿下旨意。”

太子殿下满意地看着楚无疆,露出笑容道:

“楚卿有什么法子,都说出来。”

“只要有用的,孤一定照办。”

太子殿下也太信任冠军侯,到了不正常的情况。

众臣在私底下偷偷交流。

自从玉笙郡王死了,太子殿下选择燃烧自己,让自己以最快的速度进步,期望手刃仇敌。

他知道杀害三弟的是魔道圣人,资质方面比不过对方,所以太子殿下要趁着双方差距最小的时候,发动北伐。

为此他可以放下帝王的猜忌,任由楚无疆施展才华。

楚无疆深吸一口气道:

“多谢殿下厚爱。”

“刚才方相所言,军备问题可以通过集体谈判,同时动员整个天下的兵器铺来解决。”

“那么粮食问题,恐怕就需要镇国公出手了。”

诸位大臣目光,重新回到镇国公的身上,这位农家的圣人莫非能拿出什么杀手锏来?

方相见状心中隐约有些不安。

镇国公已经足够强大了,如果他在农业上再次突破的话,他的运势也会有新的增长。

镇国公沉声道:

“老夫已经验证过了,冠军侯那本农政全书,的确非同一般,老夫最近培育的种子,比起过去大约亩产能增加一成左右。”

“只是它存在不少缺陷,加上潜力远未达极限,老夫并不打算急切地推广下去。”

太子闻言一喜,连忙问道:

“国公大人,可是发现了新的嘉禾?”

“这新的良种,一亩能产多少斤?”

朝廷对于农业,尤其是良种非常重视,自人皇降世以来,专门设大司农培育良种,各地官员遇到高产的作物,会将其认作祥瑞。

数万年来,人族通过这种原始的育种方式,硬生生将大米的亩产,提升到800斤的水准。

粮食的亩产跟随土地,水利,光照等条件波动,天下的亩产大约维持在800斤左右,很难提升。

现在镇国公突然开口说能提升10%,已经足够让人惊喜了。

镇国公沉吟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无上仙! 长生从领悟道经心法开始 从杂役弟子开始御兽长生 修仙从掌控五行开始 西游:魔鬼筋肉僧 山河稷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西游:从金兜山开始修炼 共生面板,我在修仙界种田长生 让你当德鲁伊,你加入魔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