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打进凯岩城,活捉老泰温(二合一)(1/2)
第243章 打进凯岩城,活捉老泰温(二合一)
对百姓们来说,国王韦赛里斯在旧镇接近两个月的统治可谓风平浪静。
在百姓眼中,国王陛下驻跸旧镇,在旧镇做的事都是开明之举,他开庭理事、主持审判、招募武勇,不仅公正公开,将审判和罪责发表在城内新建立的邸报上,还在邸报上为工、农、商发声,鼓励存储,减免田赋,组织无业者加入修补城墙、建立粮仓、修水渠的有偿工作,此外,还为好几个在发生在蜜酒河畔的匪徒作乱事件中立下功劳的几个颇有声名的贵族年轻和底层出身雇佣骑士册封了骑士。
韦赛里斯无疑在这两个月下来,掌控了旧镇的民心。
但在本地的贵族,尤其是原海塔尔家族的人和学城中的一些知情者看来,事情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国王发明邸报,掌控喉舌,打压切割海塔尔,不仅将旧镇的港口收归“国有”——尽管这些港口相关的工作者、从业者只是换了个名字、换了个上司,还在学城的搞强制管理、高压控制言论表达、软禁囚禁了大批博士,甚至杀了不少。此外,还在旧镇搭建了秘密警察机构,监察城市里的异动,此前海塔尔家族被分割,一个家族成员刚刚在城外纠集一帮反对者,龙焰便直接将反对者们当头浇下。
许多反对者,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盯上的,刚有所举动,就被抓住,严重者被公开吊死,轻者则被囚禁驱往从事粮仓、驿站建设、粮草押运等劳役以劳代罚。这套处理方式进行过程中流了很多血,但这些流血事件的消息都被严加封锁,根本无法流传出。
在这里,不知情者只能看到一片欣欣向荣,国泰民安的景象。
真正治理一座大城时,韦赛里斯必须承认,自己经验不足,很多事情都是在摸索中前进。到这种时候,想再做大锅饭让所有人满意是不可能的,他必须对某些人撕开温情脉脉的面孔。
海塔尔家族根深蒂固,哪怕切成了多份,尽管旧镇里的“欢笑”贝勒很识趣,坚定投诚,站到了韦赛里斯身边,但还是有不少海塔尔家族的成员明里暗里在搞小动作。
但这并非不能理解,说到底是立场问题。在韦赛里斯主导下,以马泰尔、提利尔、雷德温为首,许多多恩和河湾地贵族,乃至海塔尔曾经的盟友,都悄然开始切分海塔尔分割后留出的巨大权力真空和利益。
韦赛里斯甚至在纵容,他只保卫那些跟着“欢笑”贝勒一起坚定投诚者的利益。
但说实话,和海塔尔家族的利益比起来,韦赛里斯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一个多月前,军队开始向西境出发便是韦赛里斯做的事情的重要一环。
一来,是故意先引爆一部分因为自己在旧镇做的事积压下的矛盾。这是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别人也不傻,韦赛里斯很清楚,现在旧镇、南境这边看起来风平浪静,只是因为他自己还有四千兵马坐镇在这里,而且将海塔尔家族的军队大半派去了前线。
二来,是在南境测试自己对军队建设的新型补给方案能否行得通。这点韦赛里斯尤其看重,因为他要在这次测试下,实际考察出一个结果,究竟通过这些主要来自贵族领地的军队和民夫的运力,能否支持起一场战争的后勤保障,韦赛里斯不希望自己的军队依旧靠着名为“就地募粮”,实为刮地抢劫的行为募集军粮,而是想建立起一个系统性的后勤机构。
现在是维拉斯·提利尔在管这件事,说起来,梅斯·提利尔公爵在腾石镇大败,终究倒也是灰溜溜回到了南境。
而这些回来的诸侯,不管他们一开始是什么想法,如今都被看做是在“君临失势”的投机者,依照当初处置风暴地贵族的条例,韦赛里斯对各家族进行了一波抽血收地,为坦格利安的王领增加了许多飞地。
说实话,韦赛里斯在做这些的事也有过考虑。这些被切割的“飞地”事实上损害了诸侯的利益,所以诸侯们虽然明面上忍了下来,但内心势必耿耿于怀,但韦赛里斯可以不在乎这些。韦赛里斯知道自己有时候步子会迈的比较大,可能会扯着蛋,但哪怕他知道自己有碾压一切的实力,也始终不忘“拉一派打一派”是政治中最底层的逻辑,所以提拔了很多贵族中的年轻人,常常抽时间专门去为这些相对而言更容易控制的年轻贵族画了许多大饼。至少目前来看,南境虽然还有暗流,但表面上已经相对达到了和平。
三来,西境战争有助于在南境快速推行韦赛里斯的积粮政策,只有两年多时间可准备,世界即将迎来剧变,韦赛里斯需要快速推行自己的存粮、坚壁政策,同时也要在这场战争中测试各个贵族领地间的交通毛细血管究竟能不能流通。从泰洛西购买的粮食在不断流向旧镇、阳戟城、高庭、风息堡、龙石岛,同时这些地方的粮食也在流通,但其他非战区还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王令推行,推进速度虽然也不能算慢,可韦赛里斯还是觉得不够,和预想中相去甚远。
在预想中,它们应该成为一个整体,从一地到另一地,统筹粮草的管理者可以精准调动各地的粮食进行互相支取和补充,加快效率。
可这毕竟是个中世纪的世界,道路交通、运输条件、通讯条件、人的积极性、对政策的响应都是问题,韦赛里斯在实际推进后,发现这些政策可以说全是国王的命令在起作用。而韦赛里斯很快想清楚了,在这种时代下,宣传政策、呼吁全民响应本身没有错,但有些事就必须是国王一意孤行才能行得通,哪怕在做的是非常正确的事,也需要用政治手腕,拉帮结派,和实际掌控者进行威逼利诱才能调动起执行者的力量。
这片维斯特洛大陆,哪怕是韦赛里斯掌控的境内,都远远不能称为一台国家机器,更遑论韦赛里斯还想要让这台机器动起来。
到最后,要参考的实际处理方法还是梅葛、劳勃国王那一套,即以国王的名义聚拢民众,大兴土木,对现在的民众来说,只是韦赛里斯是在做的是一些和别的国王不太一样的劳民之举罢了。
但无论如何,这些到底还是在有条不紊的推进。
说到这,连韦赛里斯自己都感慨,这场攻打西境的战争,攻打西境这件事本身反而是韦赛里斯最不关心的。
大约两天前,韦赛里斯已经听说军队抵达西境,陆军的侦察队伍已经在玉米城、兰尼斯港和狮子军对过一场。
战前的庙算和图谋到此刻已经不需要再多说,泰温已经回到了凯岩城,所以接下来注定是场攻坚战。
值得提一嘴的是,奥伯伦原计划抢在泰温退回西境前快马加鞭,派出了一支擅长山地行军作战的佛勒家族士兵取道银山城,去抢占深穴城,掐断泰温自东回西的路。
可惜泰温老奸巨猾,没有走国王大道,而是循着当初战争初期出西境进攻河间地的路线,从红粉城、角谷走了山路。
福兰克林·佛勒本想攻取深穴堡,以切断西境外出的国王大道,震慑西境。但西境的深穴堡可以类比为北境的卡林湾,要攻下这样的堡垒,需要做好耗时耗力、损失惨重的考虑。
终究,在收到国王“打进凯岩城,活捉老泰温”的命令后,奥伯伦叫回了佛勒伯爵,最后合兵一处,在兰尼斯港城外五十里的丘陵地建起了营地。
这次是多恩、南境联军,合两万陆战兵,海上还有一百六十多艘战舰。
但实际调用的人马多达七万,大量民夫和被征调的农兵,被分派到后勤,从滨海大道和高庭-金树城-红湖-玉米城一线源源不断为前线提供物资补给。
这是很多人都没有尝试过的新的战争形式。
前线的多恩、南境联军两万兵马都是只需要考虑如何在战场取胜的将士,哪怕他们驻扎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后勤也能跟上去。
这让很多久经战阵的将军都感觉到了战争形式的不同,放开手脚后,战争方式似乎发生了改变,原本据城而守,控制城镇为中心,还要分出兵马征粮抢劫的习惯性打法已经不再适用。
他们还需要习惯。
而且,他们还要考虑巨龙参与进战争的巨大空中优势。
很多人都明白,这是一场绝不会败的战争。稳扎稳打,就是取胜最有效的手段。
国王下发的命令已经传到全军。
“打进凯岩城,活捉老泰温”的口号已经在军士中传开。
奥伯伦带着多恩诸侯连同加兰带着南境的青年才俊,一起登上了凯岩城外的银山山脉,用学士提供的远望镜居高临下的观望兰尼斯港内的情况。
凯岩城在兰尼斯港正北的一座丘陵高山上,那里是兰尼斯特家族的城堡。附近的山多有金矿,兰尼斯特家族便是以金矿发家。
但奥伯伦亲王并不觊觎兰尼斯特家族的金矿,他只是看向凯岩城,黑色眼睛平静的仿佛一汪湖水。
他心里并不平静,若是一年前有人告诉他,他会在今天站在这里远眺凯岩城,思索如何攻下这座堡垒,他一定觉得那是疯狂的胡言乱语。
但就是今天,就在今天,他站在这里。
姐姐伊莉亚的仇恨埋藏在心中已经十几年,复仇的夙愿已经近在咫尺,他如何不激动?
但他没有被仇恨蒙蔽,如今来看,曾经不可一世的泰温已经是冢中枯骨,兰尼斯特家族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当复仇已成必然,他的心却开始想更多。
国王还在筹备更伟大的战争,和那个战争比起来,西境、泰温只是无足轻重的一道小坎。
国王已经知会过他,收复西境后,国王会暂时停下收复全境的脚步。
因为时间不多,离世界大变只有两年时间可筹备。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浪费兵马去攻取或者收复河间地、北境这些烂地都是浪费时间,是自找累赘。接下来国王计划巩固统辖区,打造出足够强硬的后方。
对河间、北境、谷地还有君临以北的这些地方,国王陛下打算让他们投诚,而不去管。
国王只告诉了他一人,并让他保密,因为坦格利安和马泰尔家族是最坚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所以国王告诉他,这么做是为了坦格利安家族的长治久安。
主动担起全境的责任固然是国王希望的,但现实情况不允许的条件下,国王更希望在不损害统治利益的情况下进行战略推进。
换言之,国王认为,河间、北境、谷地这些地方很可能在两年后成为战争前线,国王希望到时自己可以不深陷其中。当然,若他们投诚,国王会给他们提供物资,召集人马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去为人类而战,但情况不乐观时,南境,风暴地,多恩才是国王预定的大本营。
尽管奥伯伦很难相信,国王陛下说两年后,世界将进入长达数年、乃至数十年长夜这回事,但国王是个强大的巫师,他只能强迫自己以此为考虑协助国王进行统筹规划,这是国王之手的职责所在。
而国王说过,原本他甚至不打算进攻西境。
但考虑到坦格利安、马泰尔和兰尼斯特的龃龉,国王觉得有必要在真正的大战到来前,先解决掉泰温。
事实上,奥伯伦隐约察觉到,国王之所以要处置泰温,甚至不是因为仇恨,而是因为西境的环境,西境和谷地是维斯特洛战略纵深最有优势的地区。有一天,奥伯伦发现国王在修订维斯特洛地图时,对凯岩城的山势进行了一番品评,而后就提议,不能让西境继续被兰尼斯特掌控。
实际上,如果泰温不回凯岩城,而是待在君临,奥伯伦猜测,没准国王在攻取西境后,反而会对泰温不闻不问。
国王没有明说,但奥伯伦能猜得到,河间、北境和君临统辖的王领都被国王当做了和可能到来异物的战略缓冲区。
谷地多山,但艾林家族没有兰尼斯特那么强势出击的心,所以国王可以放任谷地暂时独立于世外。但恐怕,将来当谷地遭受变故时,国王也只会象征性的提供帮助,而不会付出实际行动。
但由此,奥伯伦也大概猜测出两年后的世界剧变会有多么可怕。
因为在奥伯伦看来,国王愿意的话,完全可以在一年内收复全境。
但快速收复全境肯定也会带来更多的隐患,而国王无疑认为接下来的战争会让收复全境这件事弊大于利。
国王的谋算让奥伯伦深以为然,他深切认识到,国王虽然推崇“骑士精神”,打算做个“好国王”,但并没有为了那个虚名去做蠢事,有一个这样的国王、这样的盟友对马泰尔家族来说无疑是件大好事。
奥伯伦自觉已经逐渐摸清了国王的为人,他心中在想,按国王计划的举措,将来国王征召对抗异类时,相信很多人,甚至包括奥伯伦本人都非常乐意为国王而战,乃至付出生命。
为什么不呢?
国王许诺战士们金钱、名声和荣誉,处事又不损害友方家族的利益,至少奥伯伦相信,在国王口中的真正战争发生时,国王统治规划下的龙石岛王领、多恩、南境、风暴地或许真的会拧成一股绳。
而且。
奥伯伦眯眯眼,伸出手掌,感受着手指中的风流。
这半个月下来,奥伯伦感觉自己已经逐渐入门了国王陛下赐予他的《新世纪福音战士训练手册》。
而仅仅是入门,奥伯伦就敏锐感觉到,虽然那手册的名字古怪,却无疑是真正的“魔法和巫术”,比起他曾经在厄斯索斯学习的黑魔法中的制毒和用毒术,这篇手册中教导的内容才是真正的力量。
奥伯伦这些日子每天参照《手册》锻炼精神力和力量,练习向“风雷之神”祈祷的正确发音,已经逐渐摸到了“疾风劲气”的门路,他能感觉到风,也能短暂操控风的流动。
手册上说,学会从“风雷之神”处祈祷,就能获得对应的力量。
而再深入学习,奥伯伦相信自己早晚能摸到“雷霆电光”。
国王陛下向他亲自展示过,“疾风劲气”学成之后可以爆发强大的乱流冲击力,而“雷霆电光”可以在武器上缠绕雷电之力,破坏力惊人,对付穿甲的敌人尤其有效,能对攻击对象产生雷电烧伤。
这是国王传给信任者的真正秘法。
手册上说,“风雷之神”不是那种广泛世俗意义中的神,而是“风雷力量”的源头,祂不需要建立寺庙,散播信仰,只是作为力量的源头,可以向以正确方法祈求力量,用自身灵魂、精神去感受共鸣的修习者的“神”。
修行者不是信徒,不靠信仰,而是要靠自我修行,靠自身锻炼才能成为“福音战士”。
这才是真正的术。
这无疑是韦赛里斯搞出来的东西。
如今的“风暴之歌”有大半在韦赛里斯这里,他是参照红神拉赫洛散播信仰、赐予信徒力量的方式,用一种更宽松、更以人为本的方式提供力量,实际上,按照韦赛里斯这套手册来修行,本质是让这个人精神变得强大,同时更相信“人为本”,“人定胜天”的理念。
说起来,这并不是一拍脑门定下来的的修行法门,而是确有理论基础指导的。
在学城中获得了大量文献记录后,韦赛里斯越发确信,在创世神创世时,存在“人之歌”的力量,而“人之歌”分散在每一个人类灵魂身上,而人之歌的力量比较包容,极其分散,容易控制,这便是为什么诸神都要发展人类信徒。
而当初那些信仰七神的人为自己刻上七神印记,为什么能得到对抗旧神的力量?是因为七神信仰的本质是“人论”,这些忠诚信徒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精神发展”,某些圣人甚至有对应的“信徒”,使得他们拥有了某种层面上的精神力量,可以抵抗住异神心灵的入侵和影响。
而韦赛里斯便是以此为基础,配合“人之歌”可能在人类锻炼、提升自我、让人可以在精神层面得到发展的可能性,在人类身上进行了对应的实验才想到了这么一个修行理论。
韦赛里斯让他们训练自身的同时,为这些人提供对应阶段的力量,不知不觉中,这些人实际已经成为韦赛里斯“风暴之歌”的“泛信徒”。
而韦赛里斯只要这样就足够。
因为当自身可以决定让什么样的人得到力量时,韦赛里斯本质上就已经拥有了控制这些需要力量之人的精神工具,而靠着这个,辅助以人的精神需求理论,韦赛里斯相信,自己能在不知不觉中,在这个世界“拣练”出一批符合他统治需要的人才。韦赛里斯需要这批人的精神思想更符合他的需要,这样一来,才能更方便推行一些政策,同时让这个世界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去发展。
韦赛里斯相信其他诸神或许也有这样的想法,比如红神就是建立庙宇发展信徒,以此图谋改变世界,但他们要的世界显然不符合韦赛里斯这个异世来客的观念。所以注定,合作对抗寒神只是韦赛里斯经历的一个过程,若是战败,自然万事皆休,但若是战胜,那么注定大家还是要继续争夺主导权,自从知道“世界乐章”,又得到了一半的“风暴之歌”,韦赛里斯已经卷入这场战争,成为了真正的棋手之一,避无可避。
说回当下。
对凯岩城的战争已经迫在眉睫,前期的小动作已经不足费言。
如今韦赛里斯旗下的多恩、南境联军已经兵临城下,接下来便是决定西境命运的最终一战。
而就在今天,最后一次观测兰尼斯港后,总攻的命令下发到位。
坦格利安营地万军齐出,兵列成阵,无数骑兵策马出征,无数陆军推着无数器械,有条不紊的前进,开进兰尼斯港。
兰尼斯港也是维斯特洛五大城市之一,但规模比君临、旧镇要小。
即便如此,两万大军不足以围城。所以这次战斗只管三路。
多恩在东,南境加兰领导的陆军在南,海军在西。围三缺一,北方无人去管。
联军陆军也只有两万,若是正常的战争,这样分兵进攻无疑是愚蠢之举,但现在情况是一方有龙。
韦赛里斯需要的是军队在第一时间铺开,攻入城内,进入巷战。
因为从一开始,城墙和敌方的远程防御就不在考虑范围内。
奥伯伦以韦赛里斯国王的名义向泰温发出过两次邀战和劝降,而泰温均不答应,终究是韦赛里斯国王亲临,在兰尼斯港上盘旋一圈,提出要求泰温放出城内平民无果后,对兰尼斯港下发了攻击命令。
韦赛里斯已经知道,泰温并不在凯岩城的城堡里,而是藏身在兰尼斯港城镇中,否则,韦赛里斯早就把凯岩城烧成灰了。
泰温显然打算让凯岩城平民和他一起迎接这场对抗巨龙的战争。
既然如此,原本就没有把经营兰尼斯港当做接下来两年重点项目之一的韦赛里斯自然只能下达进攻命令。
他接下来的战略需要清除掉泰温这根搅屎棍,为南境、多恩、风暴地、龙石岛王领的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同时,也要腾出时间,抽身去应红神之约,前往瓦雷利亚自由堡垒。
尽管前往自由堡垒打眼一看就是危机,但韦赛里斯需要完整的“风暴之歌”,当涉及神灵的战争开始,那些拥有完整力量的真神只怕就不会再是像现在这样不显山露水。
而如果没有对应位格的“歌”,韦赛里斯恐怕自己即便有龙的力量,也无法涉及到真正的“战场”、掌控不了个人的命运。
这场蓄势已久的战斗终于在这天中午爆发了。
韦赛里斯已经不再想和凡人们玩过家家游戏,这次战斗直接由他开启。
三首巨龙遮天蔽日从兰尼斯港正东的山巅飞下,直奔兰尼斯港城墙和清空的居民区准备的对空铁蝎子弩炮和投网机,投石机而去。
大风、伴随着雷鸣电闪在兰尼斯港城头起势,紧接着是冰雪吐息和火焰,冰雪和火焰碰撞,凝结雾气,很快将东部城墙笼罩住。
尽管自恃甲厚皮硬,相信兰尼斯港的守备不足以伤到自己,但韦赛里斯还是在战术上给了敌人足够的尊重。
雾气笼罩住城墙后,韦赛里斯口中喷出灼热烈焰,只大约十几个心跳间。
随着一声轰隆巨响,兰尼斯港的高大城墙应声倒塌。
当然,必须承认,比起电视剧里丹妮莉丝骑着卓耿只用一息就炸毁了君临的城墙,韦赛里斯的火焰虽然也魔幻,却终究没有爆炸效果,只能烧融烧穿城墙,继而用冰霜速冻,给军队开路。
而与此同时,兰尼斯港这边的反击虽然零星,但还是有些力量。
发现弩炮和投网机对巨龙无用后,守军开始对城外进攻部队发起远程攻击。
而韦赛里斯再度在城东、城南烧出多个裂口后,开始对这些投石机、巨弩进行定点打击。
哪怕是韦赛里斯,在面对一个城市万余守军,要进行单方面一边倒的屠杀也颇费时间。
韦赛里斯不是嗜杀之人,所以他并不打算亲自杀完所有人,而是把巷战的厮杀交给军队。
说实话,韦赛里斯本心是希望老泰温能投降的,这样一来只诛首恶,可以保全更多的有生力量对抗接下来的危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