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纵横四海 第十六章 苏伊士(1/2)
第八卷纵横四海第十六章苏伊士
对于本-古里安上校来说,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夜晚。他的团伤亡率已经超过40%,从通常意义上来说,这样的部队应该要退出战斗了。可是他没有地方可退,背后就是苏伊士运河。60多米宽的河道,此时就像是长江天堑一样,如此的不可逾越。
他的团负责的h登陆场是此次强渡苏伊士运河战役中最靠南的一个登陆场,离运河上的第三待避站很近。此次以色列军队强渡苏伊士运河,就是以第二和第三待避站之间的8公里河道为主要突破区,8个登陆场全在这一区域。费尔丹和伊斯梅丽亚之间的通道成为北约盟军进攻非洲的跳板。
本-古里安上校指挥的以色列国防军第12荣誉掷弹兵团是隶属于第2摩西机械化师的王牌突击步兵力量,作为此次强渡苏伊士运河战役的主力,他的团负责h登陆场的突击和巩固。在一开始的进攻中,他的1个连士兵乘坐着皮筏,在炮火和轰炸机的支援下冒着英军火力强行在对岸登陆,一些皮筏被炮火直接击中,一些士兵被子弹扫入运河水中,但大部分士兵都站到了对岸。
先头连被英军火力压制在堤岸上,在英军高点火力的打击下抬不起头。以军炮火开始向纵深延展,在猛烈火力打击下幸存下来的英军开始显露出他们坚守一线阵地的信心。47.6高地的争夺相当惨烈,在以色列士兵呼叫来地中国俯冲轰炸机的掩护下。本-古里安的先头连最终占领了这个重要的河岸守卫支撑点。
失去战场高点的英军无力阻止第12荣誉掷弹兵团的士兵们向西岸涌来,至日落时分,本-古里安的士兵基本上都已经站立在运河西岸,并且搭建了一座简易地步兵浮桥。战斗已经在距离运河2公里多的内陆进行。
夜色地降临带来了英军的强力反扑。事实证明,由15万英军组成的苏伊士防线并不是一块豆腐可以任人宰割。本-古里安的正面面对了英军整整1个师,还有20多辆坦克。他的士兵就像羊群一样被逐回了河岸阵地,依托着简易的工事和几个并不算高的高地。以色列士兵浴血死守。
孤悬在河对岸地掷弹兵团得不到己方炮火的有效协助,也失去了天空中的火力支援。在英军猛烈火力的覆盖下伤亡惨重。幸亏有中国产的无后座力炮,他们才击毁了英国人的大部分坦克,勉强抵挡住了英国人的进攻。
步兵浮桥被炸毁了,搭建了一半的坦克浮桥也被炸毁,摩西师舟桥连地工兵们同样伤亡惨重。后续的步兵只能划着皮筏、冒着英军的炮火来到对岸。h登陆场始终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本-古里安不知道他还能撑多久,或许下一个小时他和他的士兵们就将被赶回运河里喂虾。伤亡惨重的工兵依旧在顽强的搭建坦克浮桥,弥赛亚保佑。该死地坦克快点过来……
“英国人又上来了。”他的参谋长佩雷斯中校在潜望式望远镜里费力的看着,“起码有两个营。好像还有10多辆坦克。看来他们决心在天亮之前把我们赶下河去了。”
本-古里安摇头苦笑。从纳西里耶血战到强渡苏伊士,似乎他的部队总要经历浴血奋战的命运。他拿起了刚拉过来的电话,接通了炮兵指挥官的电话。
“……五分钟以后,请你们在我阵地前沿300米实施弹幕射击拦截!”战场的喧嚣中本-古里安不得不用近乎于嘶喊的声音大声喊叫才能让电话的另一头听清楚。
佩雷斯中校看着他:“上校,这太疯狂了,这会伤到我们自己地尖兵地。”
本-古里安的眼神里尽是无奈:“英国人离得太近了……在被赶下河之前,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杀伤英国佬。”
佩雷斯中校咬咬牙。转身又在炮兵潜望镜里观察英国人在夜幕下的动向。
“16团的f连上来了!”远处传来兴奋的声音。本-古里安精神为之一振。这种时候,哪怕多一个士兵也是好的……
以色列军队在8个登陆场上的情况和本-古里安这里基本相似,渡河的以军在英军的强大攻势下苦苦支撑。惟独c登陆场幸运的在英军的疯狂炮火下把坦克运过了河。由18辆豹式坦克组成的先遣突击分队迎面撞上正在进攻的英军的22辆狩猎者坦克。在这场夜色下的坦克混战中,豹式坦克获得完胜,英军第一次见识到了豹式坦克的强大威力。
更多的坦克浮桥被架了起来,更多的坦克涌了过来。至凌晨4点,所罗门机械化师超过一半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从c登陆场涌进了内陆。当面英军从进攻转入了防御,c登陆场得到了巩固,并且向两边蔓延。
c登陆场的成功极大的减轻了各处的压力。英军不得不把大部分的部队调集过来围堵这个可怕的缺口。
3月30日凌晨6点,以色列军队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的太阳。中国轰炸机早早的出现在了战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上午7点30分,8个登陆场联成了一片,以色列军队主力在苏伊士运河西岸站稳了脚跟,大批部队和装备向西岸涌来。英军苏伊士运河防线宣告崩溃,为避免更大损失,英军匆匆退过淡水运河。依靠预设的第二条运河防线坚守待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