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世界大战 第卅六章 剑指中东(1/2)
第七卷世界大战第卅六章剑指中东
1916年的7月是世界大战转折性的重要节点,战火在整个亚欧大陆上蔓延,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都卷进漫天战火之中。
这个月份是俄国人的悲惨月份。
7月30日,陷入绝境的俄军贝加尔方面军副司令雷巴耶夫中将率乌兰乌德30余万守军投降。贝加尔方面军的百万大军如今只剩下扎瓦罗夫将军率领的不到20万残军在贝加尔湖以西逐次抵抗,其主力则依靠西伯利亚铁路向阿巴坎方向急速撤退。蒙古第1骑兵军自乌兰固木方向出击,至7月底,基本收复唐努乌梁海。
而东哈萨克战役在7月底也基本结束。吴佩孚上将统帅的b集团军群在完成围歼俄军哈萨克第1集团军的第二阶段作战后,阎锡山部第2装甲集群沿俄军侧翼出击,对俄军后方进行深远包抄,7月26日,陈炯明部第7机械化师攻克塔斯克斯肯,次日,第3装甲师攻克阿亚古兹。俄军左翼完全暴露,其侧后方被中国装甲集群切断。
而主攻俄军正面的第4集团军则在正面强攻的同时派遣出快速集群穿插俄军后方。由第36摩托化师和2个独立重装甲营、2个摩托化独立近卫迫击炮营混编而成的摩步装甲集群混迹于俄军混乱的撤退洪流中浑水摸鱼,于7月26日攻克完全没有守卫的乌尔贾尔,混乱中俄军各部队谁也没顾得上守卫这里。俄军此时才发现这支威力强大的快速装甲集群已经占据了自己地要穴,俄军混乱的各集群陷入被分割的窘境。
从7月27日起。完成对俄军包抄态势的b集团军群全线对俄哈萨克集团军发起进攻。在东哈萨克的辽阔战场上,混乱不堪的俄军陷入绝境,被中国军队分割包围逐次消灭,丧失了斗志的俄军成建制大规模投降。到7月底,俄军哈萨克方面军90余万大军已经损失殆尽,只剩下数万残军向北溃逃。就如同丁铁元帅所希望地那样,俄军的哈萨克方面军已经基本不复存在。
一个月时间内。俄军在远东损兵折将元气大伤,在贝加尔和哈萨克两个方向上损失兵力超过150万。仅被俘地军人就超过100万。中国军队的“闪击战”震惊了世界。
中亚局势在中国军队的辉煌战果下发生连锁反应。
7月30日,中亚五国宣布独立,哈萨克共和国、乌兹别克共和国、土库曼共和国、塔吉克共和国和吉尔吉斯共和国于当日宣告成立。北约各国随即承认了五国的合法地位,并且接纳中亚五国为北约成员国。环太平洋自由贸易联盟各国和同盟国各国也纷纷承认中亚五国独立。
中国军队虽然才从阿拉山口方向进入中亚,但在广袤的中亚大地上民族独立运动已经风起云涌,在中国的支持下,哈萨克、乌兹别克、土库曼、塔吉克和吉尔吉斯等各族独立武装在广袤的大地上到处打击俄国统治者。俄军哈萨克方面军主力基本集结于东哈萨克与中国军队作战。中亚大地上俄军兵力极其薄弱,俄国人对中亚数百万平方公里地土地很快失去了控制。10多万俄军龟缩于各孤立的战略要点,陷入各民族独立武装的包围。
再加上中国军队全歼强大的远东联合舰队,横扫印度支那和马来半岛,并且取得缅甸作战的重要胜利,横空出世半路加入战争的中国人可以说在东方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那支传说中的军队终于露出了极其锋利地爪牙,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恶狠狠的重创了傲慢的英、法、俄列强,其招式之迅猛、力量之强大令人瞠目结舌。东方局势的急转直下让欧洲人惊惶失措。人们以“黄色的闪电”或者“魔鬼地闪电”称呼东方那支强大军队,很多人无法想象,文明、先进而强大的欧罗巴民族怎么会遭受如此屈辱惨痛的失败。
而在欧洲战场,交战双方在凡尔登和索姆河继续死掐,在血腥残酷的战斗中,谁也奈何不了谁。与东方不同。这里的战场属于防守者。
在最初的胜利之后,德国人一直就在凡尔登止步不前。德军对苏维耶要塞的进攻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月,最近的时候他们距离凡尔登只有3公里,在付出惨重的伤亡后德军却始终无法继续再前进一步。
而在索姆河,进攻中的英法联军在付出惨重地伤亡后终于突破了德军地一线阵地,并且于7月初占领了德军的第二道阵地,但是随即他们也陷入了泥潭。德军以减弱凡尔登地攻势为代价迅速调集兵力支援,并且加强了防御纵深,实施一系列反击。英法联军于7月中下旬再次发起大规模攻势,也只勉强占领了德军第三道阵地。再也无法前进。
到7月底。在凡尔登和索姆河这两个血腥的战场上,交战双方的伤亡人数已经超过百万。
奥地利人和保加利亚人在巴尔干半岛顶住了协约国联军的进攻。英、法、俄等列强都在各个战场上焦头烂额。无法进一步支援巴尔干半岛的作战,奥地利人总算喘了一口气。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个老迈的帝国虽然军队孱弱,但总算有个大国的骨架,对付巴尔干半岛的小兄弟们勉强还能应付。意大利虽然也号称大国,但这个浪漫国度的军队实在摆不上台面,奥匈帝国的军队总算找到了可以欺负的对象。如果不是英法联合远征军撑着,天知道可怜的意大利人会在卡波雷托战场上干出丢脸的事来。
中国人在东方的辉煌成功刺激了德国人,尤其是俄军遭受的惨痛损失给予了德国人很大地提示:如果在西边捣鼓不出花样。那么还是捣鼓一下东边吧。
在丁香反复去信劝说下,德皇威廉二世终于下定了决心:停止凡尔登的进攻,抽调兵力夹击俄国。8月2日,德皇终于下达了停止凡尔登进攻战役的命令,德军主力开始逐次退出前线。大量的德军新锐师团开始向东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秘密集结。德皇向中国大使承诺,9月中旬之前德军将对俄军发起规模在150万人以上的强大攻势。
德皇原本打算撤换掉没有完成凡尔登战役目标的总参谋长法尔肯汉,以在东线表现卓越的兴登堡取而代之。但是最终在各方地劝说下没有这样做。东线的大规模进攻迫在眉睫,那里需要兴登堡那样地优秀统帅。
倒霉的俄国人现在面临着又一只可怕的魔爪。世界上最强大的两支陆军在夹击俄国的问题上终于达成了一致……
……
艾哈迈迪港。中华共和国科威特海外省,1916年8月4日。
自从取得了艾哈迈迪和科威特这两大优良港口之后,北约盟国在中东的港口吞吐能力猛然提高。如今的艾哈迈迪港终日繁忙热闹,来自中国地各种军队、物资象暖流中的鱼群一样朝这里涌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