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宣战(1/2)
1904年12月7日,天津《大公报》披露了日军在旅顺屠杀3000中国人的事实。这3000多人都是被俄军强征的壮丁,为俄军从事后勤运输工作。在旅顺遭受惨重损失的日军尽管极力克制没有屠杀平民,但这些壮丁还是被作为“军事人员”遭到了屠杀。
《大公报》的报道被全国各大报纸纷纷转载,举国一片哗然。一直处于临界状态的民间愤怒终于彻底爆发了。在接下来几天中全国各大城市爆发的大游行据称参与人数达到了破记录的3000万人,铁血青年团的准军事组织“青年近卫军”组织了针对日本侨民的大规模袭击,日本侨民伤亡惨重,确切数字无法统计,而仅各地军警逮捕的“青年近卫军”武装分子据称就达上千人。
中日俄三国之间一直保持着微妙的外交关系,最微妙的一点是:这三个远东最重要的国家之间相互竟然没有外交关系——日俄已经断交,中国和日俄之间则一直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日本政府当即向英、美、法、德等国发出严重抗议中国发生大规模排日行为的外交照会,几乎在同时中国也向各国发出了严正谴责日本在旅顺屠杀中国人的外交照会。
在这种愤怒的口水仗的背后,各国已经看到了新的战争爆发的可怕前景。英国向中国政府发出要求中国政府保持克制的口气严厉的外交照会,美国和德国则几乎在同时给予英国极大的外交压力,要求英国面对可能爆发的远东新战争保持克制。
英国首相贝尔福紧急接受议会下院的传唤,在接受议员质询的时候,首相大人对于“英日同盟”外交政策含糊其词,以让所有人都云里雾里的模糊语句阐述了英国和中国、日本之间的关系。对于首相大人说的“大英帝国对于其盟友日本帝国负有道义上支持的责任”这句话,自由党议员穷根究底的追问这句话到底意味着大英帝国将采取样的政策,首相大人面带非常英国式的微笑回答说:“是的,我们负有道义上的责任。”次日《泰晤士报》即以“日本——道义上的盟友”为题发表了长篇社论,该社论的结论是:“事实上,没人知道首相大人到底想说、想做——即使是国王陛下。”
……
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一个月前他得到了天皇亲自嘉奖的晋升)面对黑暗宁静的海洋,目无表情的听着参谋军官的汇报:“‘信浓丸’号武装商船来电,发现一艘灯火通明的俄国舰船,经判断为俄国海军医疗护理船。”
“这样的决战时刻,俄国人在干呢?连灯火管制都不做吗?难道有阴谋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东乡平八郎喃喃自语说道。事实上关于俄国人的很多事情都是不能以常理度之的,罗日斯特文斯基司令确实下达了灯火管制的命令,可是这艘医疗护理船却是个另类,天知道船长大人在想。
“海军大将阁下,‘信浓丸’号经过仔细确认,认定俄国舰队在203号海域向东北方向航行。参谋部认为此报告可信!”参谋军官继续说道。
东乡平八郎一语不发,转身走回指挥塔。在巨大的作战地图前面,东乡海军大将沉默思考。谁都知道他肩上的压力有多大,尤其是此时,不仅面对俄国海军,还面临神秘的中国海军的威胁。海军部的训令是先击垮俄国海军,然后掉头迎击中国海军。这样的训令,让东乡有些无所适从。战争岂是儿戏?此时才判断出中国有趁火打劫的意图,那当初为要发动这场战争呢?同时击败中俄两大强国吗?击败一个俄国已经让帝国筋疲力尽了啊!
在对马海峡设伏是东乡平八郎顶着巨大的压力作出的决断。这种赌徒式的战法是一个优秀的前线指挥官可以作出的行动,可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当政者,他们怎么可以以赌徒式的心态来面对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呢?
与狂妄自大的陆军部蠢货以及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海军部某些同僚不同,东乡海军大将对于中国的实力一直有清醒的认识。师出英国皇家海军的东乡平八郎和刘步蟾、林泰曾他们可以说是同门师兄弟,比起陆军部的蠢货,东乡有更为远大的全球目光。他清楚的知道中国这些年来在工业方面的巨大进步,以及这种进步背后所带来的巨大的战争潜力。中国海军这些年来绝对没有在晒太阳玩,如果还抱着甲午战争的老眼光去看待中国海军会吃无法想象的大亏的,东乡一直这样认为。
事到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了。事实证明他的赌徒式的押宝没有押错,俄国海军确实没有走轻津海峡,而是一头栽进了对马海峡的大陷阱,时不我待,必须在两天之内彻底解决这个庞大的猎物,然后全力以赴迎战神秘的中国海军。中国人,你们在哪里?你们会给我样的惊喜呢?面对强大的俄国舰队的东乡司令官心里惦记着的却是传说中并不强大的那支神秘海军。
“司令官阁下,下命令吧,此战必胜!”经历了长时间的沉默,一名参谋官终于打破了沉默。是啊,和俄国舰队相比,联合舰队的优势太大了。这不仅体现在作战舰艇数量的对比(38:99)上,更体现在双方具体的作战能力数据比较上。根据联合舰队参谋部的评估,在主要参数对比上双方有着明显的差距:日军舰队的装甲面积平均达到61%,而俄舰队经评估装甲面积肯定不足45%;日军编队航速可以达到16-18节,而俄舰队编队航速只有12-13节;日军舰队每分钟可以发射300发炮弹,而俄军舰队每分钟发射炮弹的数量经评估仅为150发左右(事实上还不到),在203-305毫米主力舰炮的数量上,日军也略占优势。
“电令:第3、4、5、6战队向203海域集结!”终于下定了决心的东乡平八郎轻声的发布了这道足以引发惊天动地的大海战的作战命令。
他看了看手表,时针指向1904年12月10日凌晨5点15分。
……
在凌晨5点30分的时候,彻夜未眠的丁香收到了总参情报局密码破译科的文件。这又是中国人的一件秘密武器。在无线电方面走在世界前沿的丁香早在4年前就着手建立了中国人的无线电密码破译机构,代号“榴莲”。
丁香把文件交给总参的将领们传阅,眨巴着眼睛,仿佛在听神奇的阿里巴巴的故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