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狱之战(1/2)
大沽口炮台,位于塘沽的海河入海口,是拱卫北京城的重要门户,来自海上的敌人欲取北京,必先取此战略要点。自从1840年以来,大沽口炮台总计经受了外敌的三次入侵,如果历史没有因为丁香的到来而发生了巨变的话,两年之后,这个炮台又将面临八国联军的入侵,并且在清政府和义和团抵抗失败后,被迫被拆除。
现在,这个历经了民族屈辱与反抗的炮台又面临着一次入侵,只是这次入侵炮台的不是外敌,而是从南部海洋杀气腾腾而来的同胞。这些同胞中,很多还是以前这座炮台的守卫者的同僚,只是,时过境迁,昔日的袍泽之间也不得不以炮弹的语言来对话,以决定谁是更强的一方。换一种说法,是决定中国未来的命运——中国这个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到底是继续炮台背后的王朝所维系的农耕文明,还是选择随着今年最后一次南部海洋季风而来的现代文明。
事实上,大沽口炮台之所以时隔近60年还能成为北京城的重要屏障,不仅是因为当年僧格林沁主持修建的“威”、“震”、“海”、“门”、“高”五大炮台和“石头缝炮台”的交叉炮火组合,也不仅是因为李鸿章在1870年对该炮台所进行的加固,更为重要的是,在满清大办洋务的黄金岁月里,大沽口炮台先后从欧洲引进了铁甲快船、碰船、水雷船等武器装备,才使得这个炮台不再是被动接受来自海上打击的单一防守者,而是象凶狠的野猪一样,皮糙肉厚之下,冷不防也能用它凶狠的獠牙狠狠的重创敌人。
可惜昔日的袍泽们对大沽口炮台实在是太熟悉了,当初大沽口炮台所引进的装备中,很多都曾经过刘步蟾或林泰曾的手,所以当1898年的10月2日来自南方的共和国军大兵压境的时候,野猪凶狠的獠牙基本上都已经被收拾干净。
风暴舰队的所有精华基本上都云集到了这里,服务于这场决定中华大地命运的决战,只有两艘驱逐舰去为前往青岛的庞大运输船队护航。在整个夏季,风暴舰队曾经三次前来炮击大沽口炮台,除了让各大炮台遭受损失之外,这里的铁甲快船和碰船基本上都已经在守军愚蠢的攻击行动中被消灭了。
虽然清军目前还具备用水雷船布雷的能力,但是他们的人员和技术水准都还让他们无法做到在深水航道准确布雷,因此风暴舰队在两艘扫雷艇的护卫下,全体主力毫发未损的就进入了射击位置,做好了炮击大沽口炮台的各项准备。而两艘扫雷艇则继续好整以暇的清理航道,为大规模的登陆扫清道路。
在炮击开始之前,位置相对靠后的旗舰甲午号上升起了一个让清军所有将士都目瞪口呆的东西——一具大气球。当这个巨大的气球以每分钟150米左右的速度迅速向空中升起的时候,满清大沽口守军的最高指挥官——塘沽总兵章高元顿时感觉心中被一团巨大的不祥疑云所笼罩。根据有与革命军作战经验的老兵的描述,这支由那个海外奇女子一手拉扯起来的铁血劲旅不仅作战勇猛,更为可怕的是总能冒出一些奇怪而威力巨大的武器,让他的对手吃尽苦头。眼前那个巨大的气球章高元虽然打破脑袋也想象不出怎么用来杀人,但这位甲午悍将知道,在这一触即发的壮观炮战之前突然冒出的这个东西,肯定不会是玩具。
于是深处海河北岸“威”字号炮台的章高元命令传令兵打出了“速撤伪装,全力开炮”命令。他知道,在刘步蟾、林泰曾这些人的面前,大沽口炮台的伪装毫无意义。
稻草的伪装纷纷被掀去,一门门克虏伯岸防钢炮那黑森森的巨大炮口展露了出来。这就是章高元的骄傲,这些保养良好的大炮可以发射各类普通炮弹、高爆炮弹、穿甲炮弹,其性能与各国主流岸防大炮相比毫不逊色。每个主炮台都有大型钢炮三门,炮台之后可以屯兵,并且设有马道,一旦敌人登陆,章高元手上的1500马队也随时可以发起致命冲击。
当各主炮台的大炮纷纷扬起炮口,根据各自观测确定的目标距离确定炮口仰角的时候,那个大气球突然停住不再继续往上升高了。此时气球距离地面大概2500米左右距离。一颗红色的信号弹从气球上发射了出来。
老将章高元顿时觉得自己的心沉了下去。经验老到的他知道,对手铺天盖地的猛烈打击马上就要开始了。就在他冒出这个意识的差不多同时,远处居于舰队正中的两艘巨型战列舰分别位于舰首和舰尾的主炮炮口突然整齐的冒出8朵白色的烟雾之花,然后是一阵打雷一样的闷响声和305舰炮炮弹尖锐的划破天空的声音一起传来。炮弹终于砸向地面发出的恐怖巨大爆炸声几乎让人们的耳膜都要被震破,大地也似乎被撼动……随后各舰的炮口都冒出白色烟雾,各种大口径舰炮纷纷开火了。
风暴舰队各舰的第一轮齐射大多没有直接命中目标,但不得不说,新中国海军的炮术比满清水师时期有了长足的进步,大多数炮弹都属于距离目标极近的近失弹,大口径舰炮的近失弹也是威力无比,各主炮台上都有可怜的倒霉蛋被威力巨大的弹片或飞石砸的脑浆迸裂、惨不忍睹,而被巨大的气浪震翻乃至受伤者更是数不胜数。
战后幸存的清军都把这一战称为“地狱之战”,后世的军史也记载了这一称呼。然而此时,残酷的地狱之战才刚刚开始。
各主炮台的大炮纷纷开炮,开始了顽强的反击。一时间,海面上和陆地上百炮齐鸣,一场轰轰烈烈的炮战正式打响了。
……
风暴舰队旗舰“甲午号”的司令塔里,舰队司令刘步蟾海军少将和舰长林泰曾海军准将手拿着望远镜聚精会神的观察着炮战的状况,在他们的身后,无线电通讯设备不时传出带着嘈杂噪音的声音,这些声音来自他们头顶上的浮空气球,不停的汇报着舰队每一次炮击的弹着点数据,甲午号的无线电收报员仔细倾听着,不时拿笔记录下与本舰炮击相关的数据,传递给甲午号的枪炮长,而枪炮长则根据这些弹着点数据指挥舰上的各炮调整下一次的炮口。传令兵不停的拨通通向各个炮位的内部电话,声嘶力竭的传达着枪炮长的命令……整个司令塔里一片忙而不乱的热闹景象,只有两位将军如山岳一般安静伫立在窗边,久久的纹丝不动。
炮战已经整整进行了两个小时,在浮空校射气球的指引下,风暴舰队的舰炮发挥出了异乎寻常的威力,一颗颗大口径高爆炮弹准确的砸向各主炮台,把这些炮台砸成了人间地狱。除了炮火较难覆盖的“石头缝炮台”以外,其他五大主炮台都遭到了舰炮炮火的残酷覆盖。
刘步蟾知道坚固的炮台并不是那么容易摧毁的,但是巨大的人员伤亡还是逐渐让各主炮台的抵抗越来越趋弱。而且,他的对手章高元显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这位并不擅长指挥炮战的甲午悍将没有珍惜使用手上有限的穿甲弹。
满清军队的穿甲弹储备量很少,而在最初的几轮试射中,各炮位上都很没有必要的浪费了很多穿甲弹。鉴于满清炮兵在射术上的弱势,可以说大部分的穿甲弹都被浪费掉了。而当清军炮兵开始逐渐找到感觉,能够偶尔击中敌舰的时候,他们的穿甲弹告罄了!
唯一被穿甲弹击中的是新引进的智慧号装甲巡洋舰。这艘刚刚形成战斗力不到2个月的装甲巡洋舰成为舰队唯一一个不幸儿,一颗穿甲弹击中了它的司令塔,炮弹在司令塔内部猛烈爆炸,舰长和很多高级指挥员当场殉难,战后人们从那些破碎的尸体断肢中很难分辨出谁是谁,只好在大沽口建立了一座智慧号殉难烈士纪念碑,以纪念这些把自己的身躯彻底贡献给了民族解放事业的英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