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三章 风暴前夜(1/2)
半个月后丁香离开了内华达荒漠中的训练营地。走之前她宣布将部队整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一营,对外仍号称是美国华人自卫队。她任命丁铁为营长,刘玉feng为营政委,刘猛为副营长,侯志湘、孔友德、庄勇为1、2、3连的连长。同时由士兵选举成立了各连的士兵委员会。一支革命化、正规化的军队雏形开始初露端倪。
这半个月中丁香基本上是以21世纪中国特种兵的的训练教程在训练他们,射击训练、体能训练、格斗训练、野外生存拉练、单兵作战、小组作战、集团作战等等眼花缭乱的现代化训练让士兵们筋疲力尽却毫无怨言。对于这位实力超强又懂得那么多的领袖,他们的心中只有崇敬和服从。
直到后来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高级军官、眼界越来越宽广之后,回顾他们此时接受的训练,他们才惊讶的发现,丁香训练军队的模式已经大大超越了这个年代,并且对未来战争的发展模式有着极为超前的判断力。
而当晚上士兵们上文化课的时候,丁香则把自己关在营房里根据自己的回忆编写军队训练教案,为自己离开之后的军队训练做筹备。丁香的这份教案后来被无数人抄写,并成为中国国民革命军军事训练条例的基础范本。而原件则被丁铁一直珍藏,并在30多年后捐献给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这份教案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都有划时代的意义,正是由于这份教案,以及后来丁香统率军队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使她被后世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军事战略统帅,而中国人则更喜欢称呼她为“中华军神”。
※※※※※※※※※※※※※※※※※※
初春的北京城,并未显露出*的盎然,料峭的寒意与消融中的残雪就像冰冷的尖刀,展现出肃杀的冬意。
北京人此时更关心杨小楼老板下一场演出是时候,相比之下,藩属小国朝鲜发生的一场农民起义的消息,即使是茶楼里最喜好谈论天下大事的八旗遗老,也不屑于去谈论。经历了“同光中兴”的虚幻光环,北京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太平日子,千里之外的一个番邦小国发生的一场小小动乱,哪里会让他们放在眼里呢?
而此时在福兴记茶楼二楼的雅座里,却有两位壮汉子正在谈论这场千里之外的动乱。
这二人却是此时清军中有名的勇将。
左宝贵,广东高州镇总兵,实际驻留奉天。这个已经年过天命的*汉子一世戎马,征太平天国、伐捻军、平朝鲜叛乱,一生战功无数,僧格林沁、李鸿章等大帅都对他青眼有加,官至提督总兵,赏穿黄马褂,带头品顶戴,可谓是清军中的名将之花。
聂士成,山西太原镇总兵,实际驻留芦台统率淮军和练军。这个安徽汉子是淮军的后起三名将之一,征捻军、平教匪,并在台湾打得法国人狼狈逃窜,深受李鸿章赏识,是朝廷镇守东北三省的支柱之一。
这两名猛将一个受李鸿章提拔,一个是李鸿章的淮军嫡系,与北洋一系都有密切的关系,又都在东北镇守,又都身为名将惺惺相惜,关系一直不错。此次两人都回朝公干,顺便准备老佛爷的60寿辰,在兵部门口相遇,大喜之下一起便来到福兴记茶楼叙旧。
聊了些家常之后俩人便把话题转移到时局之上,严峻的局势让两人都心头沉重。与朝中那些尸位素餐、粉饰太平的大臣们不同,二人都是忠勇的军人,明察时局,忧心战事。身在东北的他们深知朝鲜的这场动乱对时局影响之恶劣。
“冠廷(左宝贵的字)兄,三年前你曾一力平定朝鲜金丹道教叛乱,此次东学道又叛,你怎么看?”聂士成问道。
“功亭是明知故问啊……”左宝贵叹口气道,“朝鲜之乱,不过芥癣之疾,这背后的黑手,才是你我心头大患啊!”
“倭寇猖狂,此次他们真的会借机挑起事端?还是象以前一样通过交涉捞点便宜,见好就收?”聂士成依旧一副请教的姿态。
“功亭是淮军宿将,与北洋水师将领交厚,日本的状况,恐怕你比我更了解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左宝贵反问了一句。
两人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聂士成随即正色道:“上月镇远舰管带林泰曾在旅顺口与我一晤,言及水师方面对时局的判断:中日必有一战,岁在甲午!”
“我意亦然。”左宝贵说道,“海军方面我不懂,就日本陆军师团的战斗力而言,恐怕是我清军的劲敌啊!”
“林泰曾还说了水师方面的担忧,说黄海之患,不在海上,而在陆地。”聂士成说道。
“哦?意思?水师之患在陆地?”聂士成的话激起了左宝贵的兴趣。
“呵呵,水师的担忧恐怕是有些杞人忧天了。他们担心,战事一旦爆发,日军长驱直入,克平壤,陷旅顺,然后跨海夺取威海卫炮台。如此设想,岂不是视我奉天劲旅为无物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聂士成有些苦笑。
左宝贵却陷入了沉思之中。几次欲言又止,终于沉吟着说了一句:“如果日本舰队能在黄海与北洋水师维持个平分之局,保证陆军师团的跨海补给,此番战略设想未必不能实现。恐怕日军大本营的战略计划正是如此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