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相见不识(1/2)
早知此次宗门派了四位筑基期前辈来到出云接新进弟子回山,但当秦钟进入后堂,遥遥望见那高坐在堂中,由出云郡执事院院长相陪的四位筑基期前辈的时候还是一惊。那坐在堂中的五人中最中间的那人显然是最尊贵者,他也是五人中最年轻的人,而使秦钟感到惊讶的是,虽然时隔多年,这张脸比当初成熟了一些,可是大体不会有错,此人竟是秦钟认识的。
遥想整整二十五年前,也是五年一度的云澜宗招收弟子之期。在一群大多还是仈jiǔ岁幼童的新招收的云澜宗弟子之中,有两人特别醒目。
一名叫高启的十六岁少年,是丰益郡修仙世家高家的嫡系子弟,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以仅仅十六岁的年纪竟然已经修炼到了炼体期五层。就算此人因为出身较好的缘故,比普通宗门弟子起步早些,只有六岁便开始修炼,但是能在仅十年间修炼到炼体期五层,实在是有些惊采绝艳,虽然不是前无古人,也算得上是百年难遇的奇才了。
要知道云澜宗中的普通弟子,大多修炼十年之后只能到答炼体期二层。十名新一批弟子中有平均一名能在十年内突破三层,甚至有时候平均十五六名甚至是二十名弟子中才能在十年内产生一名炼体期三层的弟子。极少的能在十年中突破第四层的弟子,都被宗门寄予了厚望。
而且炼体期的修炼并非起步越早越好,幼龄儿童正在生长发育,并不能适应高强度的炼体修炼,太早起步更可能破坏身体机能,产生永远不能愈合的暗伤,从此止步于仙路。
高家也不知费了多大心力和财力,才能让区区六岁的高启开始尝试修炼,并且通体丝毫伤病也无。高启记忆中,从六岁开始,他身边就一刻不曾离开家中高手的看护,每时每刻都至少有一名筑基期修士在他身边,眼珠都几乎不离的盯着他,而且从小到大,各种补体修复的天才地宝更是吃了不少,每天都少不了珍贵的药材浸体。
直到高启十六岁,家中确认他以后修行无碍,基本不会因为炼体过度而伤身的时候,才忍痛将他送入云澜宗接受大宗门更体系更全面的教育。
虽然一个修仙者的前十年的修炼速度并不能决定他的最终成就,但是也极大地代表了他的修炼天赋。像高启这样的初期天才只要不陨落,修炼到金丹期基本上是没问题的。
另一位比较引人注目的弟子就是秦钟了。二十五年前的秦钟于现在相比并没有什么区别,现在这个干瘦的小老头只不过比二十五年前的小老头更老了一点而已。连修为都是一样的炼体期六层。秦钟入宗门之时就已经商定好,并不耗费宗门资源,只求个安享晚年的安身之地而已。云澜宗考虑到秦钟炼体期六层已经是不低的修为了,在凡世也算得上是顶尖的武林高手,一个孤寡散俢而已收了也无妨,外派出去也能为宗门做些贡献。
其实因为天赋或者是伤亡等等原因,普通的宗门弟子终身也就能修炼到炼体期三四层而已。由此可见修仙想要有所突破实在是太不容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