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直钩钓鱼(1/2)
第420章 直钩钓鱼
夏守忠接替的是李元的位置,此举在朝野之中引起了一定的反应,但没有成气候。
这一类的声音很有趣,大概就是朝廷管的太多了,没能体恤民生。
有这样的声音,主要是新的监管制度出台之后,其中关于利息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利息高于三成则违法,借贷十年以上者,不需再交利息,归还本金即可。至于其他,例如各行发行银票,需按月到央行办事处报备,每季度由央行小审计一次,半年一次大审计。
晋商银行的案子还没结束,主要是查账需要时间。对外,宣称被朝廷勒令停业整顿,对内则是在谈判。
朝廷没有对晋商银行赶尽杀绝,而是要求由朝廷持股,具体的比例可以坐下来慢慢谈,前段时间在龙禁尉的“保护”下瑟瑟发抖的股东和掌柜们,觉得自己又行了,跟朝廷开启了持股比例的谈判。
令内阁意外的是,此次皇帝没有要求内帑持股,户部出面谈判。只不过承辉帝要求,持股不能少于一成。
梁道远离京之日,相送者不过三五人,昔日内阁次辅吏部尚书,何等的风光,不料退休离京时,才这几个人送行。
尽管知道皇帝已经格外开恩,梁道远还是意难平,就差一步啊!
“中书舍人,发下去!”承辉帝并不着急宣布事项,而是让中书舍人将誊抄的文件发给阁臣们,李亨也有一份。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潘季驯咳嗽一声:“三殿下所言,过了。晋商与口外贸易,古来有之。当今之事,即便晋商不做这个,辽东也在做。”
承辉帝见时间差不多了,开口道:“林卿,有何感想?”
说话的潘季驯看了一眼皇帝,觉得眼神不对,又补了一句:“微臣以为,应该允许晋商与辽东竞争,不能把漠南漠北的贸易让给辽东。通过互市,分化漠南各部的关系,为日后辽东之事做好铺垫。”
李亨悻悻的坐下前,狠狠的瞪了一眼潘季驯,阁臣怎么了?胡说八道照样喷你。
宁克深呼吸之后站起来,心里一阵发苦,回京之后做的事情,还真没几件合皇帝心思的,本以为入阁短期无望了,不料恩师煞费苦心的给自己抬进了内阁,真是不知道该如何报答。
宁克不是第一次出席内阁会议,但以阁臣的身份开会,还是头一次。这次能顺利入阁,最该感谢的是恩师孔照,他以主动请辞为条件,换来了宁克入阁的结果。当然了,这次内阁的增补,朝野是有非议的。主要集中在上一次内阁补充人员,采取的是选举制度,这次皇帝直接点将了。
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林如海从后面往前走,坐在了次辅的位子上,空着首辅的位。
“宁卿,你来说说,如何定性。”承辉帝只好点将。
“陛下,微臣以为,既然官方没有开启互市,晋商所为就是走私,既然是走私,那就要算清楚该补的税,该罚的钱。”宁克隐隐觉得,这个答案皇帝未必满意,但有一个词,他怎么都不会说出口的,因为说出来就是往死里得罪人的结果。想要在内阁坐稳,没有下面的人支持是不行的。山西官员在京城里虽然不多,但是把一个省的官都得罪了,这个买卖太亏了。
因为李亨的发言,现场气氛瞬间凝固,承辉帝笑而不语,环视群臣。
嗯,名义上是合法的,实际上大头是买通地方,偷税漏税,甚至不纳税。
注意力很集中的李亨,一直跃跃欲试,被点名之后几乎是跳了起来,发现自己太激动了,赶紧缓缓才开口:“往口外走私为资敌!叛国罪!”
顺着这条线往下追,终于查到了西北各边关,粮食运到这里,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往口外去。
李亨看完后明白了,难怪与察哈尔王的谈判如此艰难,对方的态度忽软忽硬的原因找到了。
林如海也看到了相关的报纸,他也不觉得自己是小人,甚至不屑辩解。
再往深处一查才发现,问题出在晋商身上,他们高价从民间采购粮食,运往外地贩卖。
司马光是想做帝师,做圣人的,他是要教皇帝怎么做皇帝的。可惜了,《资治通鉴》开篇全是私货,难怪没有被列入二十四史。
有人这么说不要紧,关键大家真信啊。
承辉帝笑道:“过去的事情不提了,现在这个事情该怎么处置,今天定个调子。”
只要是个人,你升官了,就一定会有人在背后说怪话的,但凡较真与之废话一句,你都算输了。
“郭卿,该你了。”承辉帝示意宁克坐下,继续点名。
“陛下,如何界定晋商的行为,才是此事的关键。”林如海还算谨慎的提出了先制定标准的问题,言下之意,陛下定调子,我们照办。
曾在山西巡抚任上干过的宁克,深知晋商往口外发展商路的举动,并非朝夕之事,往前追溯怎么也得一两百年的。晋商何时崛起的?自然是明朝中晚期,尤其是张居正死之后,晋商迎来了长期的快速发展,明末,晋商进入高速发展。本朝太祖登基之后,收拾过一回晋商,导致晋商一度元气大伤,后来靠着对口外近乎垄断的贸易元气恢复。如果没有李逆领着草原部落杀进长城的事情,晋商对口外的贸易,一直都是合法的。
也就是说,北虏打进长城来抢都没有满足粮食需求,晋商却为了利润,给北虏送上门去了。
“潘相言之有理!”林如海站起来,先认可潘季驯的观点,随后对承辉帝抱手道;“此事不可扩大化,应考虑到特殊性。无论如何,税还是要交的!尽快恢复互市,谈判的事情,鸿胪寺适当让步不算错。”
看着沉默的群臣,承辉帝怀念梁道远了,梁阁老每次会议都踊跃发言,这届内阁班子,不行啊,缺一个敢说话的。
承辉帝笑着看向群臣:“诸公有何高见?畅所欲言!”
“老三,你说说,晋商往口外走私粮食和铁器的行为,该如何定性?”
承辉帝是怎么都不会承认,孔照和梁道远的退休,是因为他想腾位子。
暗搓搓的在表示两位新晋阁臣中有小人,具体是谁,大家猜。当然也只是在报纸上争论,并没有大臣上奏就此发表意见。宁克觉得自己不是小人,所以,小人是谁呢?总不能是张庭恩吧?
承辉帝突然看看角落里的旁听席,问了一句:“岳齐怎么没来?哦,忘记通知了,去,传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