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贞观年间 > 第四十二章 兵议

第四十二章 兵议(1/2)

目录
好书推荐: 剑破万宗 骷髅天尊 巅峰录 九蛇风云 鬼葬墓 小豆子的仙路 斗破之我为苍穹 人类史诗 梦回隋唐之天之石 问道于盲

今天李恪起得很早,然而jīng神却仍是很好,因为今天的早朝可不如同往常,他只需要带着耳朵去听就可以,今天的他必须提高jīng神以应付可能发生的所有情况。

不为别的,虽然他不打算上战场,可是不排除其他人想利用这次机会,将他调离京师;而且太子可能也会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偿还太仓之事对李恪的亏欠,毕竟李恪在选王傅之时,可是当着众位大臣的面,说愿效法父皇,做一个保国安民的大将军,而他原本在昨晚的时候想进宫跟太子交个心,不过最终被任先生所阻,原因倒是很简单。

“殿下还是不要与太子通气了,明rì早朝的时候通过此事看看太子的心意吧,这对于以后我们计划的谋定还是很重要的!”

这不,一句话便给定了下来,倒不是说李恪惧怕任先生,没有任何的主见,而是任先生说得确实是对,那自是要言听计从,不然以后岂不是要吃亏?

先不提这些,且说自打上次太仓之事,李恪与李泰被要求上早朝之后,太宗的这道旨意并没有被解除,所以到目前为止仍然有效,李恪的早朝便从此被定了下来,搅得他是叫苦连天,私底下很是佩服那帮子老臣,都已经是一把老骨头了,每天早晨居然还能起得如此之早,而且jīng神抖擞,不似他死气沉沉!

起得早,当然也就去得早,否则起那么早还在府里呆着,无所事事,那不是脑子有问题吗?但是他去得早,也只是相对于自己平常去的时间,其他的那些大臣可是早就到了,包括李泰,李恪一到,便看见被众星拱月般围着的李泰,却也不过去打招呼,太子自是也早到了,毕竟是住在宫里的,也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算作打招呼,此时周围的人太多,李恪便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闭目养神,寻思若是出了状况,到时的应对之策。

“陛下到!”正当李恪沉思之时,便听得有内侍唱喏,随即从榻上站起身来,肃立。

“陛下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太宗龙行虎步,声音倒很是洪亮,显然jīng神不错。

“谢陛下!”

待得众臣均回座位坐好,太宗方才提起今rì的议题:“众位爱卿,当已知晓今rì所议之事,无需有什么顾虑,众卿畅所yù言罢!”

太宗也不多说什么废话,开门见山的道。

“陛下,臣以为此时已经到了我大唐出击突厥的大好时机,应当派大军彻底的击败突厥,扬我国威。”

李恪见有人站出来,抬头看了看,却是一个不认识的小官,待得听完便觉得有趣,说得都是些废话,当然知道该出击了,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派何人领军,以及如何出击等具体的问题,而不是这些个。

“爱卿所言甚是,既如此,众卿便说说具体的内容吧!”太宗赞许似的点点头,倒是不生气,反倒帮他圆了过去。

“陛下!”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等人对个眼sè,终是站了出来,“微臣以为此次出征突厥,乃是大战,必以一位在军中德高望重且能征善战者为帅方可,微臣在此举荐李靖!”

“唔,确实是一个好的人选。”太宗当即点头同意,扫了扫殿内众人的反应,发现俱是一脸的欣然,随即收回视线,当即便定了下来。

却也没有人反对,为什么?这情况还不明显吗?一看便知这两人在说双簧呢,早就是已经决定好了的事情,这个时候出来反对,不是触太宗的霉头吗?

“还有其他的人选吗?朕不可能只让李卿一个人去与突厥人拼命吧?”太宗手撑着身前的桌案,嘴角一丝淡淡的笑意,却是难得的开了个玩笑,朝堂上严肃的气氛顿时消散了很多。

在众臣一系列的讨论之下,所有出讨突厥的将领名单便初步的定了下来,却是没有人提出让李恪这个未来的大将军去战场上观摩一番,毕竟李恪只有十一岁,不管平rì如何的聪明懂事,在众臣的心目中也就还是一个孩子,自是不可能想到他的身上,而且太子也没有提到,许是认为大战之时还是谨慎为好,李恪心下揣摩。

李恪见事情已经大致的定了下来,只道事情并不会如两位先生所料发展,暗中松了口气,脸sè也从最开始的严峻变得舒缓许多,而正当李恪暗中放下心来,转而有点懊恼所有准备的理由都没有用武之地的时候,一个他十分憎恶的声音响起,听完内容,瞬时心中却又在冷笑!

“父皇,儿臣有一个提议!”却是李泰站了出来,说着还偷偷的给了李恪一个淡淡笑容,一个挑衅的眼神,虽不明显且一闪即逝,仿佛是自己眼花一般,然而李恪却仍是清晰的感受到了,只弄得李恪浑身一颤,全是再次紧绷起来,一种yīn谋的气息开始弥漫。

“嗯?你有何意见?那便提出来,不要支支唔唔的!”太宗将眼神转向李泰,却是有些纳闷了,自打李恪与李泰同上早朝以来,两人都还从未在朝堂之上发过言,都是多听多看少说,今rì这是怎么了,青雀居然也开始对朝政有意见了?

“父皇,儿臣以为我大唐诸位将军俱是能征善战,所以此次大战,我大唐必胜!”不管怎样,先抛出个高调子,拍拍那些武将的马屁,必胜自是他们这些武将打得好嘛!低着头微微扫视四周,果见那些武将俱是眉开眼笑,显然对此话很是认同,心底暗笑,面上却很是严肃,“但是,父皇!大胜之后,却有新的问题出现。儿臣认为,大胜之后肯定会缴获很多突厥的物资,到时若是哪位将领一不留神,被麾下士卒哄抢,这便是我大唐的损失,不只是物资的损失,也是我大唐军威的损失,所以,儿臣认为,此次出征应当设监军一名,以督促军马士卒,不仅此次应设,即便是以后出征也应当设有!”

须知,大唐初期,将领出征,军队中是不设监军的,一直到了玄宗时期,对于那些将领不放心,才派身边的亲信宦官为监军,监督将领以及军队是一切动向,将领有何决策必须经得监军的同意,否则,那就不用说了!(玄宗时期以宦官为监军,这个不必说,至于贞观时期确实是不大清楚,查到的就是‘自唐初至武后时期,主要派遣御史监军’,可是这个唐初的范围实在是太过于宽泛,也就不细细考察,此处只为情节的发展需要,请各位一笑而过罢。)

李泰说完,满堂哗然,俱都交头接耳,不知李泰此为何意,要对付那些将领吗?可是与他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吧!时机也不对呀,这可正要出讨突厥,这时候弹劾将领,太宗第一个不同意!可是要说不是吧,那就更不明白了,虽然上面说的是士卒,可是士卒有那么大的胆子,在没有领军之将的命令下,就胆敢烧杀抢掠吗?这大唐初期,治军可是很严的,不然,左屯卫军士卒闹事,也不会太宗一到便偃旗息鼓了!

李恪原本已经皱起来的眉头,再次的舒缓开来,袖着双手笑眯眯的看热闹,李泰现在是犯了众怒了,他何必出头呢?眼神扫视着殿内众人的表情,发现长孙无忌等人也是皱着眉头,有些恼怒的盯着李泰,不过待看到岑文本之时,发现他居然是一脸的平静,李恪有些惊诧,随即反应过来,暗赞一声好!许是岑文本发现有人盯着他瞧,顺着视线一看,却是李恪,他也不着恼,反而冲着李恪温和一笑,还微微点了点头,仿似与街头见面的老熟人打招呼一般,李恪嘴角扬起一丝笑容,回了个礼转而移开视线,他倒也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只是有点惋惜,这个岑文本跟随的可是他的对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