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谁的机遇(1/2)
逍遥的rì子确实是不好过,不能出府,毕竟是刚刚挨了罚,若是立马出门游玩,怕是那些言官又有得说了,而且事情也说不过去,刚受了罚便兴高采烈的出门游玩,哪有这个说法的?只得在两位先生同情的目光下接受老权同志的持续思想教育。
然而在接受轰炸的同时,府中的那些个暗探可是没有闲着,整个楚郡王府最繁忙的地方,大概就是那个后门了!毕竟在李恪的记忆中,历史上大唐贞观三年,太宗下令开始讨伐突厥,而贞观四年便平定突厥,想想也就是年底的事。
李恪一直都很想上战场看看的,热血男儿又有几个不期望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李恪也不例外,虽然他现在的年岁还小,可是上战场看看应该还是可以的,不捞什么军功回来,只是去转一圈也可以的,这便是李恪的打算!
果然,历史是具有惯xìng的,并不因为李恪这只小蝴蝶的到来,稍稍扇了扇蝴蝶翅膀而有什么改变。
大唐贞观三年九月,突厥酋帅俟斤(突厥官号)九人带领三千人归顺大唐。紧接着,拔野古、仆骨、同罗、奚等诸部酋长也一起率众来归。突厥颉利可汗大怒,发兵进入唐河西地区。十一月,突厥前锋至肃州(今甘肃酒泉)、甘州(今甘肃张掖),但是被唐守军击退。于此,大唐北伐之事正式的提上了大唐的朝堂之上。
汉州郡王府书房之中,李恪却是以就此事与两位先生进行商议。
“两位先生觉得小王此次应该如何应对?”李恪老实不客气地当先发问。
“殿下可是很想上战场?”任南坡此次却是没有当先回答,反倒是孔寻和先提问,不过语气却是有一丝怪异在内。
“嘿嘿……先生看出来了!”李恪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仍是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殿下,这几个月来,府中暗探来往不断,殿下您不就是在忙着这件事吗?”孔寻和却是笑了,与任南坡交换了一下眼神说道。
“……”
孔寻和语气中的揶揄之意,李恪听得很明白,知道自己这次又是做得有些过了,暗探太过于频繁,若是被有心人察觉而在父皇面前参奏一本的话,他便要吃不了兜着走了,毕竟现在仍是属于敏感期,当下便有了些许尴尬,不知如何回答。
“殿下,此次若是真的北伐的话,殿下还是不要参与进去的好。”任南坡却是出言为李恪解了围,毕竟知道教训就好,气氛弄得太过于尴尬,以后如何自处,要知道两人现在可是在李恪手下吃饭。
“嗯?这是为何?”李恪很是疑惑,现在可是捞取军功的大好时刻,虽然以后也会有得仗打,不过李恪的身份却是亲王,而且比较特殊,即便很得帝宠,却也是很难得有机会上战场的!而现今无论是太宗还是太子均对他有一种愧疚之情,若在此时提出,还是很有可能得到实现的。
“殿下,您在这次已经是出够了风头,魏王已经将您视作眼中钉,而太子虽是很信任于你,可是太子手下的那帮子依附之臣呢?长孙皇后与长孙无忌呢?而现在殿下若是再上战场,得到军功,那要太子如何自处?更遑论其他人……这些都暂且不提,殿下且想想陛下吧……”
李恪却是愣住了,他确实是没有考虑得那么长远,只想着上战场,以便于得到那些将军的认同,从而得到军中的支持,虽然现在李勣是他的王傅,几位老国公也比较的疼爱于他,于他的关系很是亲近,然而几位老国公虽然在军中仍有威望,可是毕竟已经从军中退了下来,他们已经是功成身退,太宗也不再放心让他们上战场,太宗现在更看重的是军中的少壮派,譬如侯君集,年岁较轻,仍是身强体壮者,对他们给予大力的培养。他需要得到这些少壮派的支持!
“殿下不必着急,也不必失望,陛下知道殿下从小便是立志成为一员南征北战的将领,将来自是会给予殿下机会的!”
“小王明白了,多谢两位先生指教!”尽管知道任南坡言不附实,只是安慰与他,太宗是皇帝,怎么可能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不顾朝政大局?却仍是选择相信,毕竟以后的事情谁说得清楚呢?
“殿下可是希望通过此次的大战,从而拉拢一批军中的支持者?”孔寻和却是一言点出了李恪的出发点。
“是!毕竟几位老国公已经从军中退了出来,以后上战场的机会不多了,军队中讲资历,却也是最容易遗忘的地方,一旦真正的从军中退出来,影响力势必降低,到时……”说到此处,却是摇了摇头,有些唏嘘感慨。
“殿下,您太过于着急了!”任南坡却是感叹了一句,然而却像突然之间想起了什么,猛地抬起头盯着李恪,“难道殿下想效法当今陛下吗?”
“嗯?”李恪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很是疑惑,实在是不知道怎的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
“殿下可是打算效法陛下……来个兵谏!”说道后面,语气却是猛地降低,提防隔墙有耳!
“什么??先生怎么会有如此想法?小王怎么可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任南坡的声音很是低沉,然而李恪却在瞬时被吓了一跳,顿时从坐榻上跳了起来,语气很是激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