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纸币(2/2)
“正是!”
李剑凌点头道:“如今大唐通商,多以绢帛以货易货,或者以铜币交易,若是大宗交易,则以金银代替,但是不管是是绢帛或是铜币,对商业的发展依然是有很大的限制。绢帛体积庞大,且不易存放。铜钱太重,不易携带,而金银则成sè份量都有极大的差异,难以形成统一的位本。”
“没错,这些都是阻碍商业发展之大问题,如今大唐市坊斗米百三十文,一文称量一钱,一贯开元通宝钱重量为六斤四两,是以铜币是很难用于通商贸易之中的交易。”魏元同对此也是深有感触,道:“是以,钱币流通这一路,须得设法让其便利畅通,否则商通天下,便会困难重重!!”
唐朝的“一斤”比后世“一斤”要重近一百克,因此,一贯开元通宝钱实际上就是七斤左右了。听了两人的介绍,武则天也是有些吃惊,道:“朕十四岁便进了宫,久不曾自行使用开元通宝钱,竟是将这些事都忘记了,这通行钱币,早该改改了!”
不止是武则天,在场的文武官员平时出门,身上也不带钱,都是随从付钱,是以,对铜币之中的不方便感触并不深刻。魏元同却是有些激动起来,道:“若是能解决这个问题,我大唐的商业发展将会更上一层楼,那国库的钱财也将充裕很多,不知李侍郎可有甚好办法?”
“某有一个设想,同诸位大看看是否可行!”李剑凌整理了一下有关银票的资料,斟酌着措辞,说道:“某以为,发行纸质银票作为流通钱币,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银票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诞生的货币,唐朝的商业繁盛,却还是没有银票诞生的契机,李剑凌建议发行银票也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犹如拔苗助长一般。
但是货币和商业乃是相辅相成的事物,货币使用的不便,必然会要抑制商业的发展。想想,随便买个东西,便要背上几斤重的铜钱出门,相信不少人都会尽量少买东西,或者只买一些必须要用的东西。
但若是随身携带银票,便会提高人们的购买yù,这样便会刺激消费。而李剑凌想靠发展商业,提高国税收入,以达到晋升之目的,就必须要刺激消费。即便如今推行纸币很多条件都不成熟,但他还是决定,将这个本要数百年之后才会出现的东西,提前出现在中华的历史长河之中!
然而,在场的这些人,却没有一个易与之辈,很快便想到了许多问题。魏元同首先便质疑道:“纸币轻是轻便,但是如何保证纸币能够被民间接受?同时,这纸币的印制之权又该是归哪一部?”
“纸币需由户部和民间商人参股发行,朝廷和商人以等量的金银购买纸币,朝廷将纸币作为文武官员以及各州府官员的俸禄发放,而商人购买的纸币,则用于店铺交易之中流通,这样推开,民间百姓开始或许会观望一阵,但是接受起来也不会太困难。”
此时,李剑凌便的极为认真且小心,不敢有任何差池,而这一刻,包括武则天在内所有人,都对李剑凌此时的状态,产生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奇怪的情绪。
李剑凌总结道:“总而言之,以朝廷的信义作为纸币流通的最初动力,以商人的支持流通作为助力,以点带面,将纸币在全国推行开来!”
“李侍郎的设想很好,不过对于纸币的发行,某有不同意见!”
李剑凌话音一落,姚元崇便提出了异议,道:“钱币的发行关系何等厉害,怎能让民间商贾参与,这必须掌握在户部手中!”
姚元崇的提议,得到了所有在场所有官员同意,就连唐休璟和娄师德也认为如此,点头表示赞成,李剑凌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