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升官(2/2)
得到了武则天目光暗示的大臣顿时躬身一礼,举笏过顶,大声道:“陛下圣明,臣等附议!”
有了一批大臣带头,那些中立或是犹豫之人也随即表态,最后,赞同之人却是超过了一大半,甚至还有制举考生附议。
“既然如此,那殿试便到此为止吧!”
武则天一挥手,道:“朕就钦点李剑凌作为此次殿试榜首,其余考生,诸位副考酌实排名,交由天官升任调遣!”
殿试本就是由皇帝钦点排名,是以对李剑凌得榜首众人都没有丝毫意外,是以那句“陛下圣明”说的是格外的整齐,例行马屁之后,魏元同抢先而出,道:“陛下,若施行李监察所提“富民”之策,前期需要有钱财支出,收功便有钱财收入,处处都要和钱打交道。而地官之中,右侍郎黄立中正居丧期,有一空缺,臣恳请陛下,擢升李监察为地官侍郎!”
魏元同话音一落,朝堂里面顿时热闹了起来。看过策论的各部长官都清楚,李剑凌的这份策论乃是需要各部相互配合才能施行,也就是说,李剑凌可以进任何一个部门任职。
而看武则天对李剑凌的态度,不管李剑凌进了哪一个部门,那个部门都将得到武则天的重视,一时间,各部长官纷纷进言,有的甚至还甘愿“自贬”一级,请求武则天把李剑凌丢给他那个部门,顿时令武则天哭笑不得,道:“李剑凌,你自己愿意进哪一部任职?”
李剑凌身子一颤,一股热血瞬间升腾,令他激动莫名,虽然浑身热血沸腾,但是这个时候李剑凌也是清醒异常,连忙上前,将衣摆一撩,跪了下来,道:“臣愿进地官,不过,臣还需求陛下“掌领一道之权”,还需要“各部协同”!”
“道”作为一个监察区级,始于隋朝,成为监察机构而非正式行政机构,所以根本没有“掌领一道之权”的官职,只有巡查、监察之司职,没有处置之权。
虽然李剑凌要权要的孟浪而大胆,但是武则天知道李剑凌必定言出有因,倒没有出言斥责,而是皱眉问道:“需要各部协同,这一点你不说朕也会给你,但是“掌领一道”却是何缘故?”
“回禀陛下,臣所提之策作为一种改革,并无前车之鉴,完全是一种探索和实验,若是举全国之力,施行的范围太广,一者降低成效,二者扩大难度,三者对国家的影响太大,着实不是明智之举。”
这一刻,李剑凌脑子异常清醒,同时也深刻的理解了当初邓爷爷在深圳画那一个“圈圈”是什么目的。选出一个试验区,让反对派能够接受,而且可以将不利影响将的最低,即便改革不成功,那也不至于让国家元气大伤。
李剑凌无比认真的说道:“所以,选出几个州府,作为改革的先行者,若效果显著,才能继续推开跟进,不能一蹴而就!”
“看来你还真是一个明智且谨慎之人,没有昏了头脑!”
武则天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你打算选哪些地方作为试验区?”
“一要交通便利,水路通畅。二要气候适宜,适合作物生长。所以臣选定长江沿岸的州府,至于具体选哪一区,还需要和诸位大人商讨!”
“此不为过!”
武则天微微一思考,很快便同意下来,而后面sè一肃,沉声道:“监察御史李剑凌听封,擢升李剑凌为地官右侍郎,同凤阁、都台平章事同三品,赐上方剑,总领改革各项事宜,凡有所需,皆可令各部、州、府协同,若有不从者,可持上方剑先斩后奏!”
武则天也懒得去多想,一把上方剑砸下来,便如快刀斩乱麻一般,解决了所有需求。李剑凌听得心中一颤,心中各种情绪瞬间充斥于心,但是此时此刻,李剑凌却不敢多想,忙叩首于地,大声道:“臣李剑凌领旨,谢陛下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