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章 孤臣是怎样炼成的(1/2)
李剑凌还真不知道有这么多人对他“青眼有加”,至于李儒,那货不过是想把自己快些赶出国子监,少给他添堵而已。但是,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武则天这个老女人,当众把这些事情抖出来——他娘的到底安的是什么心?
“捧杀?”李剑凌不会认为武则天会这么无聊。
一个皇帝若是不待见某人,大可直接了当。比如李昭德,为了不想听他的劝谏,直接将他丢到了台狱,不闻不问,何必这么弯弯曲曲?
李剑凌可以肯定,武则天对自己还是挺看好的,但是为什么要将自己捧到受天下人用石头砸的高度?把姚元崇做得事情归结到自己的头上来,这是让世家恨上自己;把自己一脚踹到“天下才俊之首”的位置上,让自己接受士林杀气的洗礼;自己“深受”朝中股肱大臣的青睐,这是让朝中其余大臣看不惯自己——一席话,几乎囊括了朝里朝外所有势力,即便是武则天自己,面对着三方势力,那也不会好过,自己一个小蚂蚱,这是何德何能?
忽然,李剑凌心中一动,李剑凌顿时想起了某种可能——对他非常有好感的一些人——唐休璟,姚元崇,张昌宗,李旦,武觉灵背后的李令月,狄慕华背后的狄仁杰等。有的是早些时候认识的,有的是因为武则天的态度而看到了好处,顺水推舟示好的,有的或许真是看中了自己的。但是,不管这些人抱着什么目的,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多多少少对自己释放过一些善意——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善意,让武则天产生了jǐng惕。是以,武则天要把自己捧高,高到自己不会被其他势力开出的条件左右,高到自己只认她一个主子,高到自己被士林所忌,被世家所恨,被大臣所恶···她这是把自己往孤臣的路上逼!
“这老女人果然没安甚好心啊!”念及此,李剑凌心中一惊,连忙躬身道:“臣惶恐!”
他确实惶恐,心中暗自腹诽道:“自己一个小小的六品助教,竟然让一个皇帝这般挖空心思的算计,果然是教育要从娃娃开始抓起,孤臣要成小官炼成啊!”
李剑凌以为自己“示好”了,武则天会见好就收,不料做皇帝的人果然不懂人情世故,却是“得寸进尺”,见好不收。武则天复又道:“李爱卿虽然还未及弱冠,但是严善思的折子却甚是让朕意动,既然今rì说到了此事,那朕便逾礼一次,给李爱卿赐表字“正纲”,希望李爱卿如严善思所说的一眼,成为我大唐的正纲之剑!”
李剑凌心中一颤,知道武则天这是彻底的铁了心。但是这等人生大事,就这么一瞬间,究竟走不走“孤臣”这条黑到了尽头的路,他根本下难以决断。但是武则天也明显的不打算给李剑凌这个思考的机会。
终于,李剑凌将心一横,肃声道:“陛下,这恐怕有些不妥,臣还只有十三岁···加上虚岁也就十四岁···”
隔得老远,李剑凌都感觉到了武则天的目光扫在了身上。但是想起武则天一声招呼都不打,把自己当成了面人儿,想捏成啥样便啥样,李剑凌便感觉一股气冲到了脑门,不由硬着头皮说道:“···这不合礼制,臣惶恐,怕有损陛下贤明!”
这时候,一个儒生出列,附和道:“陛下,臣觉得李助教所言甚是,《礼记·曲礼上》有训,男子二十,冠而字幼名,冠字。李助教年不过十三,逾礼太甚!”
说话的是晋阳府学的一个儒生,姓卢名赞,在士林之中以正直闻名。李剑凌暗自给自己捏了一把冷汗,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很是感谢那个卢赞给自己分担了一些天子煞气。
这时候,又有一个儒生出列说道:“陛下,《礼记·檀弓》有训,男子始生三月而加名,故去幼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顶加字。大唐乃礼仪之邦,望陛下三思!”
这位倒是李剑凌的便宜家门,姓薛,名若怀,乃是长安国子监的学生,以博学著称。此两人的人品倒是不错,正因为如此,两人对李剑凌“数典忘祖,大兴左道之学,败坏国子监学风”等事迹深恶痛绝,所以对李剑凌很是厌恶。但是李剑凌却对两人很是感激,直了直腰,抬起头来看着卢赞和薛若怀,心中却是不由自主的,对这些博学正直的儒生生出了浓烈的敬佩之情——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说出这番话来啊···有他们在,孤臣这种事情,又何须轮到自己来做?
武则天轻嘿一声,对两人的话不置可否,却是看着李剑凌,笑的李剑凌心如鹿撞。
李剑凌忙的将面sè一敛,复又垂下了脑袋。便听武则天说道:“男子二十而婚,方才有表字,不过嘛···未及弱冠不可成婚,却能定亲。同样的道理,这表字亦可以先赐给李爱卿,等他弱冠后再用,那也无不可——李爱卿,你说呢?”
李剑凌身子一震,后背瞬间一紧,像是被无数银针同时刺中了一般,顿时令他浑身都抑制不住的轻颤起来,冷汗直冒——他害怕了,时隔一年,他终于又感到害怕了。
李剑凌今早才跟王元宝提及,要和王韵定亲之事,现在却被武则天以此来威胁,顿时让李剑凌生出了一股凉意,这哪里是大唐啊,这分明他娘的就是明朝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