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章 王家的老腐儒(2/2)
这年龄也就比李剑凌相仿,或许要大上一两岁,大概十三四岁的样子,但是说话动作,行走坐立,却都比同龄之人强太多,而且为人很是爽快。
酒过十多巡,李剑凌却没有举杯,却是忍不住问道:“你不是书童,为何来偏房?”
那少年笑道:“你也不像书童,却又为何在偏房?”
“我陪我家两位少爷来读书,自然只能待在偏房!”
那少年笑容不减,道:“我逃课出来,除了偏房,无处可去!”
李剑凌一乐,顿时哈哈大笑起来,举起酒杯,道:“你这人很有趣!”
少年也举杯,却是苦着脸道:“你是第一个说我有趣的人,别人都说我是个老头!”
李剑凌理解这句话,也深有体会,大哥薛飞云就常说他“少年老成似妖jīng”,想起新城,想起大哥,李剑凌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亲人,眼眶一热,连忙举杯,笑道:“干!”
仰头杯尽,两人却都是被烈酒呛得眼泛泪光。
这时候,国子监的钟声响起,那少年放下酒杯,站起身来,冲李剑凌拱手笑道:“多谢兄台的好酒,告辞了!”
李剑凌也站起身来,将酒囊递了过去,道:“我家中还有,这酒你拿回去吧!”
那少年也不推迟,接过酒囊,道了一声谢,便大步的走出了偏房,却是往国子监的正院跑了去。
正院是国子学和太学所在,国子学学生三百,只收文武三品以上高官以及国公子孙,太学学生五百,以五品以上高官子孙为之,也就是说,那位少年很不简单,或者说,他的背景很不简单!
李剑凌疑惑的同时,李儒和刘念微也是在疑惑,他们所疑惑的,乃是算学监的那八十七份“满分”上等考卷,经过筛选,排除了八十份,还剩下七份,却是不好再继续分辨了。
忽然,刘念微提出了一份字迹工整的试卷,道:“大人,这一份应该可以剔除!”
李儒看了一眼,道:“嗯,字迹太过工整了!”
“咦——”
忽然,李儒一声惊疑,问道:“刘大人,你可曾记得,洛阳城那个办私塾的商人,是叫什么名字?”
刘念微蹙眉思索了片刻,犹豫道:“好似叫王什么宝来着···”
李儒拍案而起,却是吓了刘念微一跳,忙问道:“大人可是想到了什么?”
“刘博士,劳烦你把这王良王良的案卷找出来,我要看看!”
不一会,刘念微便把王良兄弟的案卷找了出来,李儒端详了片刻,轻声一叹,道:“这个王元宝真是祖上烧高香了,竟然找了一个这般好的先生!”
“大人?”
“刘博士,你可知道,你经常捧读的那《三字经》和《弟子规》出自何处?”
刘念微老脸一红,讷讷不知如何言语,李儒失笑道:“你莫要误会,我可不是取笑你,孔子五十有一,学问满天下,却还要问礼于老子,可见是术业有专攻,你专攻算学,于文学一道不通,又有何奇怪!”
“我之所以这般问,却是因为《三字经》和《弟子规》都是出自王元宝家那私塾先生之手!”
刘念微顿时反应了过来,失声道:“大人的意思是,这考卷答案,亦是出自王家那位私塾先生之手?”
“魏贤此人虽然德行不佳,在算学一道却是不错,他所出之题,虽然简单,却是包含了《九章算术》七层内容。”
“你再看这答卷,解答清晰、简洁,毫无累赘,许多解法别出心裁,颇有博采众长之象,若非jīng通算学之人,如何做的到?”
李儒笑道:“难道你相信,此答卷是出自学生之手?”
刘念微摇了摇头,忽然叹道:“如此人物,做一个私塾先生,着实可惜了!”
李儒摇头道:“那也不见得,若是真有本事之人,那也不会只做一个私塾先生,定然在科举之中扬名立万了,之所以名不见经传,估计亦是腐儒一个了!”
李儒心思虽然缜密,却是忘了,如果年纪小,那也是无法参加科举的。
因为这一丝的疏忽,李儒便将此事丢到了一边,直到一个月后的那件大事,李儒才豁然惊醒,自己真是大错特错,也因为那件事情,李儒自此一rì三省,终成一代名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