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李唐砥柱狄怀英(2/2)
出了船舱,李剑凌才觉得好受了不少,此时已经出了大湖,船行进了大河,这是李剑凌第一次深入腹地,自是不知这是什么河,看着两岸的景sè,和安东大不相同,李剑凌却忽地有些想念安东的风光了。
“导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邱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忽的,李剑凌听到一阵朗诵之声,却是那布衣老者走了出来,李剑凌听罢,淡淡道:“这是出自《禹贡》,乃是记载古济水的内容,难道说的便是这条河?”
布衣老者双目异sè一闪而没,笑道:“不错,此水名济水,又名白沟,源于王屋山太乙池,同汴渠交汇于汴州,老夫便在汴州下船了,特此前来多谢公子的救命之恩!”
见老者说的客气,李剑凌的态度也好了一些,不经意的问道:“老先生准备去何处?”
“从汴渠下扬州!”
老者微笑的看着李剑凌,李剑凌心中一动,咧嘴一笑,道:“多谢先生!”
没说几句话,李剑凌便躲进了船舱,他宁愿面对小鲵那朵奇葩,面对王韵那种极品,也不愿和这个布衣老者待在一起。
在那双平静的眸子的注视下,在那些毫无关联的交谈中,李剑凌感觉到了恐惧,似乎无数不经意的事情,到了那老者心中,便能将自己猜的通通透透似的,虽然有自恋的嫌疑,但是李剑凌却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太优秀了,终究不是好事。
从这以后,李剑凌才真正的,有意识的把自己“泯为众人”,否则随便碰个人都要怀疑自己一番,自己迟早要栽在这太过耀眼的气质上面的!
看着李剑凌的背影,那老者若有所思,淡淡的对他那护卫说道:“李元,此事你怎么看?”
“他很谨慎,武功路子似乎有些军中的影子,但是只有两三分像,说话的口音好似幽州口音,属下也不太确定!”
“和你比如何?”
“论武功,他不如我,论搏命,我不如他!”李元摇了摇头,道:“属下觉得,应该不会这般凑巧的!”
“凑巧只是刚好被我们碰到了,才被认为是凑巧,没有被我们碰到,人还是有这个人,事还是那个事,该发生的,依然还在发生,这天下间,又哪里有什么凑巧不凑巧的人和事?”
老者顿了顿,却是皱眉道:“只是奇怪的是,这孩子却是有点像一个人!”
“薛讷?”
老者摇了摇头,道:“这正是我奇怪的地方,这孩子并不像薛讷,也不像薛讷的三位夫人,但是却洛阳城里的一个人!”
李元一愣,想了一会,不禁惊道:“大人说的是武···”
老者止住了李元的话,肃然道:“你也感觉有些像吧!”
“大人,那我们···”
“此事不是我们该插手的,也不是我们能插手的!”老者摇了摇头,道:“咱们还是先去扬州,查查那城弩的来历,再北上营州,看看那事故现场。”
李元被老者的话下了一跳,惊道:“大人,营州现在可去不得!”
“放心吧,老夫心中有数!”
老者微微一笑,却很快又皱起了眉头,道:“不过,老夫总觉得其中太过于蹊跷了,有种理不清头绪的感觉。”
“再是迷云密布的案子,总有云开见rì的时候,这是大人常说的一句话,所以属下倒不担心案子,却是担心小姐。”
李元面带忧sè的说道:“关于薛讷遇袭身亡之事,朝廷中,各方反应波诡云谲,虽然确定是契丹人做的,但是契丹人的重甲骑兵又是如何进来的,薛讷的行踪又是如何泄露的,扬州军械署标配北庭的城弩,又是谁去领取,又是谁,通过什么方式给送过去的,而契丹重甲,又是被谁屠灭,这一切我们都不知情!属下以为,此种大事,没有内应,是根本无法实施的。”
李元有些担忧道:“属下担心,一旦我们触及到了什么隐秘,小姐跟着我们不安全,大人是不是派人把小姐送回洛阳去?”
老者眉头微皱,道:“我们受命调查此案,各方目光都集中到了我们身上,皇上也是知道的,是以才贬我去彭泽,实际上是命老夫暗查此案,能让陛下配合做戏,我狄怀英又岂敢为一己之私,坏了陛下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