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柳财神的计划(1/2)
柳大龙没有让陈哲失望,一周的时间还没到,他便带着一份计划书兴冲冲地赶到了乡zhèng fǔ。
尽管知道这家伙就是以后的江南十大富豪之一,著名企业家,陈哲还是对他的速度有些吃惊,看来他能领着柳庄从走街串巷的自行车大军中脱颖而出,打造出一个庞大的洗化集团,绝非偶然。
除了改革开放的热cháo和产品选型的成功,只怕更多的,正是他这种锐意进取的jīng神吧!
翻开这份计划书,满纸娟秀的钢笔字映入眼帘,陈哲笑了笑,心说柳财神这就用上秘书了。
但是看完第一页内容,陈哲的表情就凝重了起来,几乎是一口气将十几页的计划书看完,陈哲深吸了一口气,紧紧地盯着柳大龙,“这计划书是你做的?”
他不能不怀疑这份计划书的真实度,在这份计划书里,详细阐述了液体皂加工厂的扩大规划,增添设备和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加强规范化管理,简单可行的奖罚制度等内容做的非常扎实,几乎每个细节都做了充分的说明。
如果单是这些,还不足以让陈哲吃惊,他所关注的,是计划书的第二个部分——扩大产能后的制造和销售模式。
按照这份计划,新的洗化工厂建成后,产品也将实现多元化,液体皂作为起家的根本,将占据生产线80%的比重,但是其余的生产力量以及80%的技术力量,都将无条件投放在新产品的开发上,目前他们锁定的主要目标,是工业用的净化剂。
有了这些基础,销售的模式也顺理成章地展开,所有的产品会归拢在一个牌子下,液体皂的价格将会下调到市场价之下,以牺牲少量利润来抢占市场。
陈哲知道这么做的影响,在当时商业思路不算发达的大环境下,价格战很容易就能带火一个大品牌,从而拉动品牌下所有系列的产品,从这一点上来看,计划书的制作者,应该是把目标放在净化剂上,液体皂只不过是他用来打响招牌的铺路石。
这个模式别说是在90年代初,就是在21世纪,商业已经高度发达的前提下,还经常被一些中小型企业奉为经典战术,柳大龙虽然有闯劲有魄力,但当时毕竟还是个刚刚洗脚上田的农民,他怎么可能做得出这样的计划书?
就连当时的大多数商界jīng英,只怕也拿不出这种初级营销学的经典模式吧?
“这个……陈乡长,我说了您别生气。”柳大龙见陈哲面sè有异,不由得担心起还没到手的贷款,一咬牙,忐忑地说道,“这的确不是我做的,是……是江南大学的吴教授帮忙弄的。”
听到这里陈哲忽然想了起来,柳大龙的企业好像是有一个姓吴的高级技术主管,在那篇报道里曾经重点介绍过这个人,柳氏集团的五大拳头产品,正是在他的主导下才开发出来的。
只是他没想到,这个人竟然还是一个营销学方面的高手,而且在柳大龙刚起步的时候就遇到了他。这让陈哲不由得感叹,柳财神的成功,看来运气至少占了一半的因素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