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中心开花第一百四十九节 齐鲁烽烟(1/2)
第六章中心开花第一百四十九节齐鲁烽烟
鉴于起义军的迅速发展,董兴权一面加强队伍的教育和军事训练,一面派人与京师红军主力联络,同时还在不断向外扩张。不久,回到泰安的周隆胜送来消息,泰安的大部分清军已经向京师开去,城里只剩一个三百多人的城防营守卫。只是泰安城城高墙厚,城防营白天防守都十分严密,但凡常人很难进出,夜里防御更是十分严紧,因而要想夺取泰安十分不易。董兴权从周隆胜送来的情报判断,一则城里清军防守严密,与莱芜城的衙役不同的是城防营有一定的作战经验,有少数人经验还相当丰富。而起义军虽然人数多,但大多是刚加入的穷苦百姓,根本没有实战经验,真打起来怕十个也难抵他一个。再者起义军中火枪、火炮等火器根本没有,就是大刀、长矛等兵器也极其缺乏,因此要直接攻下泰安城确实困难。为此董兴权、周二铁、周三锤与周隆胜的几个师兄弟商议了多时,始终没有一个万全的计策。最后还是周三锤提起泰安官府让他们周家铁匠铺锻造兵刃的事情,由于缺少钢铁,因而官府派下的活计一直没有完成,如今能否以此为引智取泰安呢?
董兴权派人将计夺泰安的打算传给周隆胜,周隆胜认为可以一试,只是他带回泰安城的仅有十几个徒弟,想让他们在里应外合中的作用有限,但也他认为以送兵刃为契机派人渗入城中,相机夺取泰安城是可行的。周隆胜在泰安原本就颇有些声望。他将周家铁匠铺要向泰安运送兵器地消息转告了泰安知府张原,知府正在为手中缺少兵器发愁,当下就满口的答应了。消息传回望松岭,董兴权几人就开始积极准备,为了防止万一,他们还做了直接攻城的准备,为此在起义军中进行一些攻城、搏斗等军事训练。建造了一批攻城用具。只是军中没有有实战经验的人带领,因而军事训练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十天以后。周三锤带着二十多个弟兄,推着十几个独轮车上路了。天一黑,董兴权率领大队人马紧紧跟了上来。走了一夜,天快亮时他们赶到了泰安城外,周三锤带人将车推到城门下,他对着城上说明了来意,城楼上的清军审视多时。回说且等着开门。过了些须时间,只听城上有人喊道:“下面领头的是何人?可否有个见证?”。周三锤在下面回道:“小人乃周家铁铺地掌柜,近日将为官府打造的兵刃送来,官家大老爷只需将城中隆胜镖局周掌柜唤来一认便可。”
城上地人咯、咯的干笑着回道:“啊,原来是周掌柜的,你那周总镖头正等着呢,看,他在这儿呢。”说着。城上飞下黑糊糊的一个物事,那东西落下来后骨碌骨碌的正好滚到周三锤几人脚下。周三锤一看,不是别人,正是表兄周隆胜的首级。只见那人头上两眼圆瞪,直直的望着周三锤,好象在对他诉说失败地无奈和无限的悲愤。周三锤大吃一惊。正想呼唤众人后退,城门上却喧闹起来。抬眼向上一看,城墙上已经布满了张弓搭箭的弓箭手。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喊道:“周大掌柜,真个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却自寻来,尔等蟊贼,还是到地狱里与你那大镖头相见吧。”说着他手中的弓弩已经发射了。那飞矢象闪电般直奔周三锤门面而来。三锤正在意外之中,一个不防正好被那利箭射穿头颅,他一声不发就直直的仰身倒在地上。接着箭矢接踵而至,二十多个弟兄都先后被射倒在地上。
原来泰安知府张原得知周家铁匠铺要向城里送兵器。就安排城防营的守备柴大虎准备接应。柴大虎从军多年。对付乱匪的经验丰富,一听有人要送兵器来。他立即就感到事情有些蹊跷,前时向这个铁匠铺要兵刃多次都不得,时下莱芜乱匪猖獗,周家铁铺正处于莱芜附近,他此时主动要来送兵器,实在令人生疑。他这一说,张原也怀疑起来,他立即用计将周隆胜等十几个人全抓了起来,分别严刑逼供,最后有人终于熬不住拷打,将事情一一招了。这样,张原杀了周隆胜等人,并命柴大虎率城防营精心准备,单等周铁匠上钩,到时都将他们一并狙杀。这才有了泰安城下地血腥屠杀。
跟在后面的董兴权虽然对前面的情形看的不很真切,只是隐约见到城上人头攒动,城门下的周三锤等人却纷纷倒地不起。董兴权心说不好,连忙派人前去探查,这才知道他们中了清军的埋伏,周三锤和周隆胜等几十个弟兄都遭了毒手。周家几兄弟得知周三锤遇难,一时悲愤地哭喊着要上前去报仇,义军众弟兄群情激昂,高喊着着攻进城中杀狗官,为周家三哥报仇。董兴权知道智取已无可能,眼下望松岭的弟兄正是群情激奋之时,正可顺势而为,乘势拿下泰安,逐下令强行攻城。起义军按照前时的安排,由弓弩手组成的箭阵在前面开道,后面则是抬着云梯、背着绳索、手持刀枪的上千个弟兄,他们呐喊着、高呼着。“杀光鞑子狗,为周三哥报仇。”、“冲呀!杀光狗官。”的呼喊声震天动地。双方弓箭手对射一阵后,冲锋的队伍已经开始渡过护城河,动作快的已经接近城墙了。这时守城清军也分布在城墙四处,强弓硬弩密集的打来,许多起义军兄弟都倒在进攻的路上。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攻到了城墙下,上百个云梯相连搭起,义军弟兄们开始奋力登城,只见城墙上密布着登城地战士,远看去如同群蚁搬象,景象壮观;近看来,如群虎扑食,争先恐后。守城地清军也不含糊,滚木、擂石接连不断地扔下。带着火苗地热油兜头浇下,火把火绒也不断投下。云梯上立即是一片惨叫声,人们翻滚着掉下来,许多云梯被砸断,火把、热油在地上立即溅起一片火海,下面的人跳跃着、嘶喊着、嚎啕着,不少人身上、头发已经被燃起火焰。凄厉的惨嚎声响彻天际。后面的弟兄看到前面的情形,有人开始犹豫。有人开始后退,渐渐演变成了大规模的撤退,进攻就这样失败了。
起义军又接连攻了两次,结果都是无功而返。几次进攻失利,起义军伤亡惨重,攻城地用具损毁严重。更重要的是几次攻击地失利,极大的挫伤了起义军弟兄的士气。许多人流露出畏战怕死的情绪。董兴权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再这样打下去,不说攻克泰安,队伍很快自己就要散了,想起到此的主要任务:发动群众,为建立巩固的山区根据地奠定基础。可眼下起义军刚组织起来,各方面都很稚嫩,若说攻下莱芜是用些机巧地话。攻击泰安则已是失了先机,再要他们去强攻墙高城坚的城池则是几无胜算。就眼下泰安的情形,清军已经势微,可要与之硬拼却并非上策,更重要的是号召百姓起来反对满清朝廷,为建立根据地奠基。如今攻击泰安的战事实在是胜算不大。若由此招致起义失败,将对今后在此建立稳固根据地造成更大的损失。思前想后,董兴权下决心与周二铁商议退兵之事。可他刚开口,周二铁立即提出了激烈的反对意见,他再三说眼看敌人已无力,再猛攻几次即可破城。再说眼下退兵会使敌人更为嚣张,牺牲的弟兄也白死了。董兴权对道:“周大哥,我知道你心中难过,可危难之时更需冷静行事,因为我们不只有几个人。我们也仅是为了这几千起义军兄弟。我们还有上级交给地更重要的任务。因此要将眼光放远些。不能只想局部和个人,更不能意气行事。这样会给起义军带来更大的失败。泰安这些清军,只要红军大队一到,立即可将之消灭。可若要这些即无作战经验、又缺攻城利器,甚至连一般兵器都极为缺乏的义军去攻此坚城,实则是得不偿失。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广为发动百姓,消灭清廷走狗和地方劣绅,建立稳固根据地,将我们基本的队伍都耗在这种无效地攻坚战中与此宗旨是相悖的。”,周二铁一时无言,董兴权带着他到各义军营地中探查了一番,看看营帐里弟兄们焦瘁的神情,看看伤兵营中那些痛苦无助的眼神,想到攻城用具和兵器的匮乏,两人都感到失利的阴影已经笼罩在队伍中,他们决定放弃攻击泰安,回山整固。
泰安之战使起义军遭到了不小挫折,回到莱芜以后,董兴权与几个义军首领商议了几天。他们分别率十个小分队,向四面乡间发展,宣传起义军的反清宗旨,发动百姓加入义军队伍。同时在起义军中广泛进行军纪和政策教育,统一大家的行动和思想,各队开始进行更艰苦的军事训练。不久,京城的联络员赶了回来,通告了红军已占领京师并击败了清军北方增援地情况,眼下红军正分路向各方发展,其中一路正向山东杀来。为配合山东沂蒙山区根据地地建立,红军北方集团军总部派来了三十多名突击队战士,帮助董兴权等人的工作。突击队队长骆冕传达了上级地指示:命令董兴权率领义军以沂蒙为中心建立牢固的红色根据地,寻机消灭当地的满清势力,扩大起义队伍,迎接红军主力的到来。总部同时指示在建立根据地的同时要注意收集附近各方敌人的动向,遇有重大情况应及时向总部报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