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恐怖灵异 > 虹日映血 > 第五章筑垒鏖战第一百一十九节 朝中密议

第五章筑垒鏖战第一百一十九节 朝中密议(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唐2006 仙途剑修 拾魂人 美女老师的贴身高手 魔庭 最强进化系统 魂武无敌 莽荒霸体 屠龙者 神后的叛逆者

第五章筑垒鏖战第一百一十九节朝中密议

刚与郭壮图、方光琛两人商议完,当天傍晚平西王就召夏国相入府议事。夏国相感到有些意外,难到上午与方、郭两人所议之事被王爷察觉了,自己正说用个方式告诉他,只是觉得眼下还不够成熟,想再缓两天而已。再说这事情是好事,想王爷也不会怪罪,所以夏国相并未想的很远。

到了内廷,君臣坐定,吴世蹯对夏国相道:“丞相大人,近来红军大胜清军,红逆日见强盛,丞相可想过我等应对之策?”

夏国相想这位平西王是否已有些主意,一时也不好径直将晌午所议之事和盘脱出,这里应道:“王爷,眼下我等与丁逆已有协议,只要双方尊章而行,想是短期内他不会对我有何不利之举。若说今后如何应对,臣以为还是应隐蔽实力为好。”

吴世蹯心道,这夏国相怎也如此圆滑,看来他是要先看我的心思。只是眼下朝中大小事体都靠他支应,自己心想之事必须得到他的支持。这里就说:“丞相大人,前时祖王爷曾嘱托诸事多与你商议,近日本王细思眼下时局,虽说朝廷十分强盛,只是看丁逆并不怯手,康熙眼下竟是接连败退。若较之丁勉、康熙两人,本王以为当年祖王爷为满人夺得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可康熙不记前功,反而屡屡为难。想祖王爷反清之举,实为无奈;那满人毫无信义,竟加害严父。论起今日我周吴衰败之根源。满人乃是罪魁祸首。若他日天下重归满人,康熙必会清算前怨。倒看丁勉作为,虽是屡屡为难我大周,细想其最终目的,实都直对满清而为。本王思量再三,就他两人相较而言,究竟夷人性蛮。还是丁勉更为易与尔。不知丞相有何见解?”

夏国相听了他地话,心中竟生出一些同感。当年康熙步步紧逼,直将王爷推向反清之路,至今仍是历历在目。若说今日困局,根由实拜朝廷所赐。这位王爷虽是懦弱,可他对康熙、丁勉两人见解确也有几分道理。不过细想王爷的心思,他怕是已没了争夺天下的雄心,他只是在想顺了谁会多几年的安逸而已。如若不是上午郭壮图、方光琛两人的一番说道。今日夏国相兴许会从了小王爷的打算也未可知。可上午郭、方两人的主意实在更为引人,如若说动原吴军将领归附,那对周吴更为有利。只是王爷今日所言,看是他已思虑多时,径直回了他是为不妥。想到这里夏国相对吴世蹯道:“王爷所言,皆为至理。若是将满人与丁逆相比,想是丁逆更好交往。只是眼下丁逆对我十分刻毒,屡屡为祸我大周。若是就此与之款洽。一则众人心有不服;二来眼下时局更宜于我置身事外,只要我大周两不相近,他两方都会有求于我。若有亲近一方之举,另一方必不利于我;再说那丁勉小贼,心怀叵测,实在不是可信之人。依臣之见。眼下万全之策还是两不相靠为上,只等他们相斗一时,看大局有些端倪再行定夺也不迟。”夏国相原想将上午与郭、方两人商议之事合盘说出,可见吴世蹯地心中向着丁勉,一时又不想说了,他想待事情有些眉目再说。

吴世蹯原想与丁勉结盟,但他也料想到底下大臣、将军不会有人同意。现在见夏国相如此言语,知道事情的阻力比原想地大的多。再说眼下确实是两不相近为上,若说与丁勉接近实在有些操之过急了。

那边周吴在商议对策,这边朝廷里却乱作一团。原本议定三个月后围剿四川红匪。不料丁勉先向云南平西王动起手来。得到消息。康熙心中一惊,过后又有些心喜。惊的是丁勉向吴世蹯开刀。这与他广泛结盟反清力量的主张相悖,此举将使各藩王、地方士绅与他的乱党交恶,丁勉行事果然乖张暴戾。喜的是原本还担心吴世蹯东山再起或是他两家合力为乱,现在看这担心是多余了,那吴逆上下一定将丁勉狠入骨髓,这个梁子他们是结定了。最好是他两家拼的你死我活、两败俱伤,最后由朝廷大兵将他们一起收拾掉。过了几天,从前方传来吴军节节败退地消息,康熙又有些拿不定主意了,真若是丁逆很快将吴军击败,那对四川的包围将无从谈起;更何况若是对吴军不加援手的话,他们败了不说,就是原本投降的各藩也会心生凉意。只是要立即对吴藩施援,心中又有不甘。

正在摇摆之时,蔡毓荣在去云南的路上呈来的奏折到了。康熙打开一看,原来蔡毓荣与穆占主张乘宁远空虚,云贵大军直下川西南,力求一举捣毁丁勉老巢。康熙看过,心中连称好计。这一来不用去救吴藩,只要攻下宁远,丁逆必然回援,届时吴藩所属也会倾力而上,那丁逆红匪定将被云贵四十万大军围歼。康熙当下就准了蔡毓荣和穆战的奏请,这里也连忙布置两湖与两广大兵前往增援。过了十几天前方传来丽江失守的消息,接着是红军与吴军大战,康熙地心情是有些幸灾乐祸,又有些忐忑不安。丁、吴两方大打出手当然有利于朝廷,最好是两败俱伤,只是不要吴军败的太快就是。接着蔡毓荣也开始强渡金沙江,战况激烈。康熙在朝堂里显得是坐立不是,时时刻刻关心着前方战局,有时竟显消息太慢,说要将那送信驿站中的怠慢者法办。隐约中康熙也觉得有些不妥之处,说丁逆在宁远只有十几万人马,他既然要破吴逆,他也应想到朝廷大兵会抄他后路,难保他会不留后着?心道不妙,想给蔡毓荣下旨示警,不想前方报称蔡毓荣已经突破红军阻拦,渡过金沙江。现正与红匪激战于金沙江西岸。康熙无奈之下,只有有安下心来,听候消息。想是丁勉果然将人马都调去打云南了,金沙江天险竟能如此轻易而过。若是蔡毓荣能攻下宁远,或是对宁远形成围攻之势,待到十几天后援军赶到,吴藩再从另一方围上去。红匪就无路可逃了。康熙在想好的结局,可前方地战局却并不尽如人意。吴藩大军与丁逆大战一场。吴藩大败而逃,红匪已经追往昆明,看来吴世蹯凶多吉少了;而蔡毓荣十几万大军被红匪三、四万人挡在金沙江西岸不过十里的范围内,据说战况激烈,云贵大军伤亡惨重。眼下只有指望吴世藩守昆明多些时日,而朝廷地援兵及时赶到,与蔡毓荣一道共同拿下宁远。

这十几天里是康熙最为焦急的日子。上次陕甘大战,前方情况不明,接到的都是败报,前后几十万人稀里糊涂就没了,西北也丢了。可这回不同上次,蔡毓荣十分机灵,每一步打算和每一点进展都一一呈报,前方战局十分明了。只等下步战局变化,朝廷立即就可有所作为。这时的康熙才感到与丁勉角力十分累人,他那行动往往看似不机,可朝廷应对起来却十分棘手,有时竟怀疑后着是否得当,亦或是否必要?如援救吴藩的一节。再如蔡毓荣过江作战是之举等等,往往是结局已经出来了,事情看似应对地十分得体,可心中总感到有亏欠似的,十分不畅快。这十几天真好似度日如年,康熙地心情竟与前方的蔡毓荣一样,时而想退回来,时而又想在等等看,援军就要到了。谁想到十七万人打他们三、四万竟如此艰难,让蔡毓荣再坚持、再坚持一时。兴许转机就在下一个时辰也未可知?康熙在暗自给自己鼓劲儿。

世上的事情正是如此。总想好地结局,可好事总不来;也料想到坏地情形。可最后总是不想面对的坏事先降临了。焦急中地等待有了结果,前方战况急转直下,红匪集中二十多万主力将朝廷精锐地云贵大军十七万人包围在金沙江西岸了。康熙得知消息后竟以为是听错了,原本不是说在宁远红匪总不过有十数万而已,怎又成了二十多万呢?吴世蹯呢?昆明呢?原来吴世蹯见向朝廷求救无望,近些时日未将云南战况报知朝廷。故而吴世蹯与红军达成停战协议的情况朝廷并未及时得知,因此朝廷不知道红军的大部队已经抽出身了。

康熙这次真是寝食难安了,他将各军机大臣召集在起来,大家都是面面相觑,都不知说何是好,当然也怕乱出主意,以后出了事不好收拾,因此也都不言语。康熙知道众人也无甚良策,只是耗在一起干熬而已,这里已将两湖与两广援军统帅垢责过了,并下旨在两日内不到者按贻误战机论处。那边在又问平西王情形,回道:平西王按兵不动。康熙气的咬牙切齿,心中将吴世蹯八辈祖宗念叨个遍,他竟忘了当初决定不援吴藩的主意是自己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在综武摸鱼的日子 舞衣第一季 从红楼开始的时空旅行 暗黑世界历练的林平之 斗罗:靠换装系统拿稳神女人设 崭新时代的领路者 寻夜人 通灵道叔 鱼缸世界 规则怪谈:从死亡高校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