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节 陕北苦战(三)(2/2)
丁勉想想也是,当时红星三号步枪刚刚投入批量生产,火红三号火炮还没有装备部队。给陕北部队的新式步枪还不到两千支,其他的都是一些装弹慢、射程短的老式步枪,火炮也是一些老装备。想起陕北的同志们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看这李柱等人清瘦、黝黑的脸膛,想到许多原来熟悉的面孔都再见不到了,丁勉心里一阵激动和伤心,泪水从眼里流了下来。李柱跟随丁勉多年,现在见丁勉默默的流起泪来,知道他听了自己的话伤心了,忙对他说:“丁政委,您不要难过,最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您放心,我们回去一定好好干,及早把西北拿下来。”
丁勉听了这话才回过神来,他拭拭泪对李柱说:“只能说前一阶段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比起满清政权来我们还不算强大。我想过几个月可能就会有更大的战斗,现在我们要密切注意全国各战场的变化。由于吴三桂集团已近崩溃,清廷极有可能纠集南方数省的敌人来围攻四川。当然也可能先集中兵力来对付陕甘和广东、福建的红色根据地,到那时将会有更大的战斗,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做准备。过两天开个会,我们准备把你们两个骑兵师都扩充为骑兵军,很快要扩充为骑兵集团军,这几仗我们光战马就缴获了八万多匹,其他的新武器装备尽量给你们配。”看看李柱渴望的表情,他接着说:“总司令部决定加强西北战区的兵力,骑兵第二师,红三军的第七师参加西北战场的战斗,你们回去首先把毕力克图解决掉,然后先集中兵力拿下西安,关起西北的大门,争取五个月内解决西北的战斗,到时再视情况让骑兵第二师和红七师回来。”
丁勉在这里布置下一段的工作,西北各地也在进行着激烈的战斗。先是由原延东根据地的部队及地方部队改编而组成的红二十三师向原来的延东红色根据地前进,绥德、清涧和延川相继回到红军手中。毕力克图率部前来清剿,结果与红军第二十一师、第二十三师和特种大队在延川到延长间的山区展开了激战,由于红军有近一万八千人,而毕力克图有一万三千多人。但清军大多是训练有术的骑兵,装备整齐。红军中红二十一师和特种大队中老兵较多,但红二十三师中新兵就比较多,红军的武器装备不如敌军,只是仗着地雷和手榴弹来打击敌人。双方实力相当,战了多日不分胜负,敌我处于胶着状态。红四方面军特种大队队长蔡民奎对杨起隆说:“杨主席,这样的打法不是我们红军的特长,我原来在上军校的时候丁政委反复强调我们红军和敌人作战要打运动战和游击战。现在我们在这里和敌人拼消耗不合算。我建议我带着特种大队去打延安,我军大部队边打边撤。等延安那里告急了,敌人退回去以后再和敌人周旋起来。”
杨起隆这些天也觉得这样打有问题,总是与敌人缠在一起拼消耗,这确实不是红军打仗的特长,听了蔡民奎的话,他立即同意了他的想法。这样蔡民奎带着两千人的特种大队队员和三千多红军直奔延安而去。而杨起隆和武家成则率队渐渐撤退,毕力克图紧紧跟了上来。只是这时的毕力克图也没有多少底气,他知道眼下他手下的人马并不比红军多,红军主动撤退难免又要另施诡计,所以他追击红军也是小心翼翼、一看三停的。
而在延安,毕力克图留下了三千多人守卫。这三千多人的绿营军是由清军绿营统领唐希顺率领。这个唐希顺是个死心踏地效忠清廷的汉奸,他也很明白现在清军这点兵力对叛匪并不占优势,听说四川的叛匪和这里的叛匪一样都叫红军,但那里的红军更厉害,已经把王进宝、赵良栋这样的名将都干掉了,原来唐希顺还把他们当学习的榜样呢。现在王进宝、赵良栋所部被全歼使他虽然有些心寒,但唐希顺还是十分用心的在守卫延安。
陕甘红军的特种大队是以原四川红军特种大队的二中队为基础而建立的,大家的装备、训练和执行的任务都相似,但陕北特种大队经过了近一年的战争的锻炼,各方面作战经验渐渐丰富了起来,只是武器装备与四川的特种大队比起来要差了许多。到了延安城下他们利用突然袭击的方法占领了一个城门,双方在城门处战在了一起,特种兵战士作战能力很强,所以他们屡屡将清军守城的将士狙杀。唐希顺见叛匪人数众多,火力也十分了得,那火枪、弓弩竟十分准确,清军伤亡很大。唐希顺怕就此继续打下去延安有失,因而他几次派人向毕力克图求援。而毕力克图听说延安被红军围攻,这里就立即率部回援,可等大队人马回来以后红军早已经撤走了。毕力克图知道又中了乱匪调虎离山之计,正要再次出去征讨,这时却从汉中和平凉同时送来求援信,图海在来信中说:汉中的叛匪十分强悍,现在清军已经形成对他们的夹击之势,只是兵力还不足以消灭他们,望毕力克图率部火速赶来增援,共同完成平乱大业。若要错失战机,等这些四川的悍匪成了气势,我等都将是大清的罪人。而平凉的求援信说道:现在平凉出现了一股据说从陕北出来的土匪,他们打着红军的旗号到处鼓动绿军营的汉兵起来造反,为首的就是原来跟着毕力克图的绿营总兵李国梁。由于贼势浩大,平凉附近的华亭、崇信、镇原等地都由于原来的守军叛变而易帜,平凉和固原也岌岌可危。信上也是希望毕力克图以朝廷戡乱大业为重,速速前来挽救危局。看了两封求援信毕力克图心里一时也拿不定主意,自己不到两万人的队伍对付延安这里匪患就已是捉襟见肘了,怎能再去增援别人?可两封求救信中还带有威胁的意思,一个说你不来就是大清的罪人,一个说我这里的匪患都是你延安那里给带来的。毕力克图正在犹豫之时,汉绿营统领唐希顺建议以延安未靖为名守在延安不动,一来可以清剿延安之敌,二来朝廷并没有旨意让我们离开延安,守在这里不动也是名正言顺的。毕力克图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故他们就专心一意的守起延安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