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节 满清铁骑(一)(1/2)
红军在一个多月内,在川北、在汉中的连续作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消息传到京师,在朝廷里,听到西北战局的迅速演变,一片哗然。一年来,康熙的心情经历了剧烈的动荡变化,先是王辅臣投降使全国战局产生巨变,他觉得这西北真是大清福地,先前满人入关,先是平定了西北,然后才平定了全国。平藩之战,关键也在西北战局,西北大胜,图海、赵良栋、王进宝、张勇几人居功至伟,都乃我大清的鼎辅之臣,战后定要重用。康熙那心情真是美到心尖了,一切都是如此的舒畅,一切都是如此的灿烂多姿,一切都是如此的得心应手,声色歌舞不由的多了起来。接着是耿精忠、尚之信手到擒来。吴三桂在湖南、江西节节败退。而汉中已是囊中之物,只等着消灭了湖广地区的吴军再从陕甘、云贵一起动手,争取一举拿下云贵川。每当念及此时,康熙心中偷笑,哈哈!我大清万事基业已成,我这胜过尧舜禹汤千古明君是当定了!还有那个周培公真是好样的,大主意出的个个是匠心独运、立竿见影,这人值得重用一番。后来更有了昆明被袭,让康熙一时是豪气冲天,不想我满洲大军里还有如此人物,不知不觉立下惊天大功,真是时世造英才呀!当下康熙立即命人犒劳有功将士,一边命令各部立即调整战略,向吴三桂所辖腹地发起进攻。
调整后的战略在陕甘立即取得成效,王屏藩在汉中遭到清军重创,几万疲兵溃败逃入四川。偏偏这时得知丁勉跑到四川经营铁矿、盐矿多年,并与那吴三桂沆瀣一气,甘愿在四川做吴三桂的陪隶,为那吴三桂充盈军火粮饷。康熙得知丁勉为一女子负气而走,成立乱党要为祸天下,心中着实有些气恼,只是念及丁勉才艺,心中还有些念想。可细思一番,觉得事情并不简单,丁勉竟在吴三桂眼皮底下做出悖理之举:偷袭昆明。看来他与吴三桂不是一路,还有招安他的可能。眼下应顺势而为,立即进攻四川,若能拿了四川,吴三桂将不战自乱,至于丁勉乱党,接受招安与否都已无关紧要,他那商人习性和些许人马都不足为患。他这里立即布置陕甘大军入川,一边挑拨丁勉与周吴关系。可这时康熙也隐隐觉查出其中有些不妥之处,只是一时不知根结所在罢了。陕甘大军已动,赵良栋、王进宝顺利入川,吴军在白水江数万人的伏兵都被赵良栋击败,赵、王两人正在深入四川腹地,追歼残敌。康熙的心情好到了极至,心中已定下给赵、王两人一个云贵总督,一个四川总督的奖励,至于丁勉的事情更是不以为然了。
谁知十几天以后,前方战局竟是急转直下,进入四川的陕甘绿营军的败报接连不断的传到京师。先是王进宝被包围消息传来,赵良栋前进遇阻。几天后又传来王进宝所部被全歼,赵良栋所部四万多人也被包围。过了十几天又传来赵良栋率余部放下武器投降了,而陕西派去的援兵也被消灭大半。接着是乱军出川,包围汉中,汉中张勇向朝廷求援。康熙的心情一下从云霄跌落下来,心痛、无法明言的心痛,大清的一个支柱就这样被砍倒了。震惊、不可名状的震惊,丁勉这个小蟊贼竟有如此强大的势力。自平藩战争开始以来,清军除下在开战之初有几十万汉军从逆为乱,以后几年里全国各地很少有一次损失上万人以上的战例,特别是以后两年里,大清军队只是在各地成千上万的剿灭乱匪,从未有过大的失手。这其中尤以那赵良栋、王进宝的陕甘绿营最为骁勇,几乎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那吴军遇到大清陕甘雄师,无不畏若虎狼,望风而溃。在康熙心中陕甘绿营军竟如同大清的台拄一般了。
王进宝被包围的消息一到,康熙急忙召集议政大臣商量对策。正要命张勇、图海前去增援,王进宝败报已到。正在奇怪王屏藩只有不足四万残兵败将,何以数日之内就将几万骁勇将士尽灭?连忙将明珠、王熙召来质询。两人也都不知所以。这时又来战报,赵良栋四万大军在青川夹石沟被乱军包围,同时也附送上百姓党《告全国同胞书》。看了这个《告全国同胞书》,康熙明白了,但心中生出万丈怒火,心底透出丝丝凉意。原来是丁勉在搞的鬼,不料他的所谓红军竟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谁想他心里对我大清竟有如此深的怨毒,此人若不早日铲除,不久必为大清心腹大患。又过了十几天,赵良栋被全歼,孙思克被击溃,四川红军占领了出川的栈道和险关要隘,汉中被包围,接二连三,不断传来。那一件件战报竟象铁锤一样敲打着康熙的心,真是令人心惊肉跳、寝食难安,后来康熙竟有些害怕听到前方的战报了。
陕甘绿营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京师,整个朝野一片震惊。平藩之战开初全国各地军阀势力旗帜都很鲜明,惟有陕甘几十万绿营军在左右摇摆,故而当时有得陕甘绿营者得天下一说。王辅臣叛乱让康熙很是紧张了几年,在重兵围剿和招慰安抚并举的政策下,特别是陕甘四虎张勇、赵良栋、王进宝、孙思克率大部陕甘雄师拥护朝廷,所以渐渐的在争夺陕甘汉军的斗争中满清占了上风,进而才有了王辅臣平凉降清,全国的局势得以扭转。皇帝的心情好了,渐渐条理清晰起来,满朝文武也镇定下来专心应对三藩之乱。
康熙正在踌躇满志之时,突然冒出了个丁勉的百姓党,刚开始从李立所说的情形来看他那几万人的互矿队也不足为惧。特别是听到他们与吴三桂并不是一路的,尚可从中挑拨他们的关系,而且他们多是以经商赢利为主,几万人的民团尚且孱弱,可以用多种方式铲除他们。相比较而言康熙更愿意拉拢丁勉来打击吴三桂,他心中甚至算计着若是丁勉回心转意,可以给他工部重职,让他带人搞些机巧之物,与那西夷红毛好生比较一番,莫让他们镇日拿些希奇洋物前来炫耀。在康熙心中丁勉只是一个沉迷于金钱,痴迷于机巧末技,还有些痴情于一个女子的小商人,虽说有些心计才艺。但丁勉与朝廷里那些通古博今的鸿儒墨胆,抑或是满腹珠玑的廷掖鼎辅都不可同日而语,他要造反未免有些不自量力。本来没重视,可丁勉的红军一上来就把自己的台柱子陕甘绿营歼灭殆尽,而且看来他的《告全国同胞书》上所言,他的胃口决非仅是要消灭这点绿营兵,他还要消灭我满洲大军,他要抢夺大清江山。再说他那召告天下的文书,还提出要合起汉人与其他各族人等,共同对付满人,其用心之险恶,其言语之刻毒,实在是无以言表。为此康熙再次审问了李立,又与众臣仔细研究前方情报,断定丁勉的红军总人数不超过八万人,只是武器火力十分犀利,战略战术也不同常人,陕甘绿营也是吃了大意的亏,所以才招致不断失败。
康熙心情焦噪,屡屡召集众臣商议对策。众人对红军了解甚少,七嘴八舌说不到点子上。康熙心里将众人一番痛骂,满朝都是只知之乎者也的文痞,在这节骨眼上竟是无一人能拿出对付丁勉那狡诈战术的良策。欲待将前方如周培公、图海、蔡毓荣几个精通战法的良将召回商讨一番,不想那丁勉如此张狂,一上来就是如此的犀利,那穷追猛打的狠手竟是连亘不绝。那致人死命的招势竟是一环扣一环,真是惊心动魄、揪心扯肺,让人竟是喘不过气来。前方战将也都在全力应对,根本无暇细想对策。朝廷各军机大臣整天在皇宫里守着,静等前方败报。康熙急的也失去了往日明君仪态,竟将负责军事的明珠和负责情报的王熙骂的狗血喷头,责成他们立即想出破敌良策。两人唯唯诺诺、如履薄冰,只是实在不知百姓党底细,对丁勉的认识更是无从谈起,无奈之下只得作些表面工夫,心中倒是静等康熙责罚了。
后来实在无计可施,倒是大学士索额图提议可招降吴三桂一起对付红军,各地加紧镇压百姓党。康熙见众人也没好主意,逐命图海立即调集陕甘兵力与张勇一道在汉中聚歼丁勉的叛军;又让明珠前往湖南去招安吴三桂;福建的杰书要马上攻下漳州,消灭福建的百姓党乱匪;饬令广东的尚之信开始向雷州的乱党进攻。
坐镇西安的满清抚远大将军图海接到四川的败报,马上命令张勇向四川增援,自己也准备点齐手下各部前去增援。等到王进宝,赵良栋都被消灭了,孙思克的援兵也被打败了,他才觉得只带自己四万人马怕是不够,忙又让在延安剿匪的毕力克图再给加派三万骑兵,毕力克图回道延安剿匪吃紧,三万骑兵不能给。而这时张勇又来报说四川的叛匪叫红军,眼下红军集结了近八万人包围了汉中,望大将军召集陕甘清军主力在汉中与红军决一死战,张勇愿固守汉中等待援军,以完成围剿大业。图海忙又催促毕力克图前来共赴汉中决战,而这时康熙也诏令图海率陕甘主力前去汉中会战,图海拿出诏令这才说动了毕力克图调来三万骑兵共赴汉中。就这一来二去的折腾着时间都耗磨了过去,陕甘绿营已被消灭的差不多了。而这边本来半个月就该派到的援兵一个月后才赶到,但援兵却集中了满清在陕甘的骑兵七万多,各地汉军绿营和满清八旗步兵营三万多人,十万多人浩浩荡荡赶赴汉中而来。
丁勉见敌人来势汹汹,立即召集红军总参谋部和各军负责人共同研究对策。在会上主要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参谋戚振邦为首的一部分红军年轻军官认为:现在敌强我弱,应该立即退回四川,发挥我军擅长打运动战和游击战的特点,利用根据地地利人和的优势伺机逐步消灭敌人。另一种是以参谋长方以智为代表的各军指挥官认为,我军对敌人具有绝对的火力优势,从这几仗打下来的情况看,我军对清军可有以一抵三的优势。再说眼下满清骑兵对我军还不了解,我们完全可以使用我们已演练多时的打骑兵战术在汉中平原消灭满清骑兵。如若以后他们更加了解我军底细,再想与他们决战就不容易了。二来我军出川入陕主要任务是解救陕甘边区红四方面军的困境,现在若是退回四川,很难保证敌人就会跟进四川,到时我们再出来不易,而陕甘的红军也会陷入更大的困难中。大家正在讨论时只见有一个参谋过来给丁勉送来一份情报,丁勉拆开一看才知满清建威将军吴丹从湖北陨阳府(今十堰市)率六万步骑沿着陕南走廊向汉中而来,现在已到了安康,离汉中只有六天路程了。
丁勉把新的情况在会上一说,众人也都为之一惊,看来清廷已经开始把红军作为一个主要对手来对待了,这一下汉中就要汇集的清军总人数将达到十六万以上了。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丁勉也有几分紧张,他心里禁不住浮想联翩,没预料到清军会在这里投入这么大的兵力,而红军的情报工作还有许多问题,如此大的一股敌人事先竟没有一点消息。丁勉这时回想起原来看过的电影《辽沈战役》上*的一句话:准备了一桌酒席却来了两桌客人,这宴席还怎么进行的下去!大家见丁勉脸色凝重,多时一言不发,也一时从那里说起。还是袁宗弟先开始说话:“我看大家也不必紧张,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只有在此危局之中与清军血战一场,那么以后陕甘的局面将会彻底转变。当年闯王也正是在危困之中决然与官军打了几次大仗方才取得胜势。而我军现在与清军相比有许多优势,我军士气高涨,我军火力强大,我军战术灵活。而清军最大的不足是不了解我们。因而我军实力足以在汉中消灭陕甘敌人主力。我认为此仗必须在汉中打,而且只要我们布置得当此仗我军胜利的把握极大,我们也将由此战而定陕甘。”说完他激动的望着大家。
丁勉听的也是心情激动,是呀,自己时常提到两强相遇勇者胜,可事到临头自己怎能如此优柔寡断。想想当年毛主席在解放战争中的英明果断,也是屡屡在危急时刻与敌苦战方才取得全国解放。再想红军几年来的精心准备,不就是为了今天的决战吗,他心中有了主意。这就问戚振邦:“图海离这里还有多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