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恐怖灵异 > 虹日映血 > 第八十节 白龙出招

第八十节 白龙出招(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唐2006 仙途剑修 拾魂人 美女老师的贴身高手 魔庭 最强进化系统 魂武无敌 莽荒霸体 屠龙者 神后的叛逆者

当陈近南接到中央的《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分化瓦解敌人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时,正是耿精忠将要投降清军的时候。陈近南也召开了百姓党闽南根据地军事工作会议,大家针对中央的精神提出了一些看法。闽南根据地介于郑经和刘进忠的控制区之间,现在只控制着龙岩和诏安两县,红军的扩军工作比较困难。从福州过来的消息说在浙江和福建边界地区还有一些零星的战斗,清军正在逐一的清除抵抗者,同时在大规模招安各地的叛军。陈近南认为现在清军虽然一时得势,浙闽边界、闽赣边界正处于混乱之中,当地有许多抗清的队伍,现在正处于危机之中。面对清军的重兵围剿,他们很可能由于走投无路而投敌,就是能坚持的也会很快被清军消灭掉。而此时福建根据地的形势还没有到十分危险的时候,百姓党应该抓住眼前的机会,前往浙闽边界动员部分抗清队伍到闽南来参加红军的行列。这样一来可以使红军的队伍迅速扩大;二来这些队伍都与清军作战多年,所以都有一定的作战经验,他们可以帮助提高红军的作战能力。如果能动员一些百姓随军而来,就可以使根据地有更多的人力,根据地就有了发展的基础。大家都赞同这种策略,会议最后决定由红军第三方面军直属的特种大队为主,结合部分红军中来自浙闽边界的战士组成招抚工作队,赶赴战区动员耿军和其他抗清队伍参加红军。工作队队长是一直在福州负责地下工作的朱三民,副队长是特种大队队长常庆祥。其他同志分工负责粮食、运输、反正队伍的教育等工作,根据地的军民为了扩大红军队伍、接受即将到来的战区百姓而行动了起来。

耿精忠造反之初,在浙江、江西各地有许多总兵、参将率部归附,当地的百姓也有许多扯旗造反者,最多时竟达到三十多万人。耿军一败,这些游击部落都是各想逃生之道,有些已投降了清军,有些还在犹豫和观望之中,有些已经溃散。朱三民、常庆祥一到浙江和江西就把队伍分成了工作组、战斗组、转移组。侦察部队了解到温州和处州尚有部分义军在活动,而在江西的饶州也有近十万义军在活动。根据这样的情况工作队分别到温州、处州和江西饶州派出工作组进行活动,温州、处州只动员了部分零散的小部队。而在饶州的铅山、玉山、弋阳、德兴逐县都有义军,此时清军正准备来进剿他们。义军内部正在为下一步的行动争吵着,有主张退入福建的、有主张投降朝廷的、还有主张与清军决以死战的、还有准备就此进入山里坚持斗争的。红军工作队来了以后,动员他们向闽南转移,并提出前方由郑王爷的军队抵抗清军,闽南根据地十分牢固。对到闽南去的各种人员,愿意参加队伍抗清的可以,愿意保留自己组织的也可以,愿意到闽南去做工种地的当地官府将提供帮助。这样一经动员,从者如云,一时间饶州等地民众往闽南逃难成风。耿军中的将军林尔瞻、马鹏等率部二万多人投奔红军;后来有将军陈风带领其部属六万八千多人归附。有许多地方正处于清军进攻的前夜,甚至有些已经开始与朝廷商议投降事宜了,红军的工作队到了以后,极力的说服他们,并指出满人无信,投降必无生理,而闽南的根据地却使他们有了一个更好的选择。当然也有一心要投降清军的,工作队在这里的工作遇到了困难,有些同志遇害了,有些同志被地方军阀扣押。战斗组也加入了行动,解救了一些同志。经过大家积极的努力,到康熙十五年底,共有近二十万人投奔闽南解放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进入工矿、盐场做工,只有身体条件好的才留在了军队。闽南红军一下增加了二万人,但多数人使用的还是长矛、大刀等武器。闽南根据地新组建了红军第十六军和第十七军,两军有五个师共三万六千人。陈近南在根据地开展了军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加强了军事训练,并由海南方面逐步向闽南增加步枪、火炮及其他武器的供应。

康熙十五年七月,郑经借耿军在浙江战败之机,从漳州出发向福州进攻。这时耿精忠手中已无兵可用,浙江前线兵败如山倒,清军已进入福建。面对两面进攻,耿精忠杀了原总督范承谟,率领部下再次投降清军。然后耿精忠纠集余部会同康亲王杰书的清军与郑经在福建大战起来。郑经在前方的作战,倒使闽南红色根据地一时无战火之忧,陈近南抓住机会努力进行根据地和红军的建设。

※※※※※※※※※

面对清军在福建、广东的不断胜利,湖南、江西的吴军也处于被动之中。这期间丁勉一直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这边刚改造好高大节和谭洪的队伍,那边就接到陕甘边区的消息,清军纠集六万多人开始清剿陕北红军,百姓党与满清朝廷的大规模正面冲突开始了。鉴于四川与陕北的运输已中断,所以丁勉在给陕甘边区百姓党工委的信中强调:要采取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不与敌人打阵地战。要坚持十六字方针,用大踏步的后退和灵活多变的战术来迷惑敌人,使敌人疲惫不堪,然后找到敌人的弱点,一点一点的消灭他们,争取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丁勉对红军参战的事情已经思考了多时,近来由于形势巨变,他几乎每天都与袁宗弟、方以智一起在红军总参谋部里与同志们收集情报,制定对策。袁宗弟察觉到他有些紧张,就对他道;“政委,我看你不需每日这样跟着,不若明日我与你一道到西山上打猎好了,这时候更需要你放宽心,想想我们的计划也定了不是一天了,我们的准备是充分的,这一仗我们一定能赢。”原来袁宗弟经常出去打猎,后来把丁勉等几个人也带了起来,渐渐的这也成了几个人放松的一种方式了。

对于红军的参战,中央一直都在考虑,只是觉得时机尚不成熟。可当王辅臣投降以后,西北尽落敌手,局势一下紧张起来。而这时丁勉觉得红军参战的时机已经来了,分析其中的原因有三个:一,红军的正规化建设基本完毕,红军的训练、红军的装备都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红军上下士气高昂,大家都在盼望着早日参战,现在是检验几年来努力工作的成效的时候了。二,现在湖南吴军尚能支撑,而汉中的王屏藩急需支援,这时出手容易取得信任,而且红军在陕甘能很快取得主导地位。三,陕北杨起隆的四方面军被敌人包围,现在急需帮助。四,清军初胜,都比较狂妄,比较便于被红军重兵包围歼灭。所以丁勉认为四川红军主力参战的时机到了,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几位中央常委,大家也都认为有理。以后一段时间里红军总参谋部就在丁勉等几位领导带领下开始制定作战计划,这以后作战计划在中央军事会议上通过,红军开始了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

先是部分部队开始以演习的名义向川北移动,各部队开始逐级转达上级指示,各种战略物质也开始向川北地区集中。各州府也开始动员民众参加支前活动,预备役部队正在抓紧时间训练部队,力争更快的向正规部队输送合格兵员。当然为了达到战役的突然性,一切行动都是已演习的名义进行的。

而为了使高大节和谭洪能与红军合上节拍,丁勉特地将两人召集在一起,然后将红军将在川北和陕甘参战的计划告诉了他两人。当听到这大胆而细致的战役计划时,他两人都惊的合不上嘴了。惊叹过后,高大节先冷静下来,他问道;“此计划说来好似无懈可击,只是如何能使鞑子听命于我呢?万一中间有些变数,那时情形可能就有变了。”

丁勉道:“高将军,眼下变数当务乃是清军愿不愿来攻四川,想康熙此时正在兴头上,只要我们底下的工夫作好了,谁若是不愿来,康熙会答应?这事情的关键是王屏藩将军。我正说要两位将军陪我一道去说服王将军,将这引蛇入瓮的戏唱好。这以后你们的骑兵军和我红军几个主力军就该唱大戏了!”

这时高大节和谭洪已经知道红军的底细,高大节细细思量一番道:“想来此着实乃绝妙之极,环环相连,招招相扣;一旦中招,必是走舍不得、脱甩不掉;此战若能成功,定将名垂青史!想那康熙刚愎秉性,想这赵良栋、王进宝逞强好胜,他们合着该中此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在综武摸鱼的日子 舞衣第一季 从红楼开始的时空旅行 暗黑世界历练的林平之 斗罗:靠换装系统拿稳神女人设 崭新时代的领路者 寻夜人 通灵道叔 鱼缸世界 规则怪谈:从死亡高校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