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计划(1/2)
过了几日,看看混不过去,丁勉只好去上学。进了学堂,因年纪大些,坐在后排,几个表弟妹围到近前嚷着要看死人活过来是样的,这个掐一掐,那个摇一摇很是乱了一阵。上课坐定,先生在前面讲起来,不一会,丁勉见书上说的无非是让读书人要忠君爱国,勤勉做人的道理,先生像唱戏一样,摇头晃脑的读着。丁勉本来对古文的兴趣就不大,加之书上繁体字似懂非懂,不由厌烦起来,闭上眼睛开始打盹,突然“乓”的一声,丁勉感到头上一阵疼痛,一看,先生手拿戒尺一脸怒气的站在面前,他让丁勉把刚才学的书再读一遍,丁勉无奈只有按自己的理解读起来,结果很多字读音不对,有些不认识的字,甚至整段的也不能连贯起来,呜呜嘟嘟糊弄了过去,加之没了先生读书时那摇头晃脑的调调,惹的弟弟、妹妹们哈哈大笑。先生铁青着脸让丁勉伸出左手来,拿起戒尺“乒、乒、……。”的打了二十下,丁勉的手当时就红肿起来,打完已后已没了知觉,过了一阵子才钻心的疼了起来。
先生一打,屋里顿时鸦雀无声,大家从没见过先生对丁勉发火,这次丁勉挨打,学童们都吓的不敢出声。接下来写字时,丁勉忍着痛慢慢腾腾的写出几个字来,实在不像样子,先生又将他呵斥一顿。
丁勉心里觉得十分难受,好不容易下了学,丁勉忍着痛回到自己屋里。表妹跟来安慰,嘴里说着先生的不是,还拿着丁勉红肿的手直问痛的怎样。丁勉推说身体不适,午后让她给先生告假,另将自己失忆一并转告,以前学的书都已不记得,连字也不会写了,望先生见谅,说完就忙把她打发走了。
丁勉静下心来开始思考:自己来到这个时代要通过科举考八股取功名看来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从哪里入手呢?首先排除政界,自己没根基,没经验,风险大。也不能像后世的书上说的后人到古代去造反,这难度太大,自己年纪太小,这些事情驾驭不来,再者当前在康熙年间,人心思定,在自己心目中康熙皇帝还是不错的,能不造反就不造反。还是从自己能做的开始,工、农、商、学、兵各行业中,工业说不上,农、商、学都可以发展,农业大有可为,商业更不错,至于学嘛……,哎,对了以前上学时做过好多实验,父母又是开药厂的,我看能否搞出些现在没有的又能解决大问题的药品来,有了些基础,有了钱,有了经验,再干别的。想到这里不由的激动起来,又一想觉得困难很大,没有实验仪器,没有实验用品,难啊!
正想着,青儿进来道:“大小姐来了。”说着,雯芳表姐进了屋。
丁勉起身迎住,雯芳问道:“勉兄弟,今日在学里可好?听说先生打了你,所为何事?快让我看看伤的如何?”
丁勉把手伸出来对表姐轻声道:“以前读的书都忘了,字也不会写了,先生责罚的是!”
雯芳看着丁勉红肿的手掌急切道:“这老先生也是,他可从没这样责罚过你呢!真是把书都忘了?过一段时间是否可回想的来?”
丁勉道:“这可不知道。表姐,想来我一时也记不起来,这学里是否不去了?”
雯芳闻言,脸色马上变了,厉声道:“不去学里,你干些啥?你怎会如此的没出息!”
丁勉看她杏眼圆睁,秀面含霜,心想这大小姐也太功利了,真是没劲!想起青儿的话,觉得还是先应付过去才是,轻声道:“表姐,我去就是了。”说完即决心不再答话。
雯芳又数落起来,见他不答话,心中生怒,转身带着丫鬟走了。
丁勉见表姐太过于追求名利,自己的想法怕要与之相悖,看起来来这里大泡美女的想法过于简单了。要想尽快取得成功就得赶快换个环境,找个有实验条件而又少有干扰的地方,这私塾是不能再上了。
丁勉又到学里应付两天,真是度日如年呀!回来后就借口身体不适不再去了,然后让青儿传过话说不想读书了。表姐又叫去训斥一通,看丁勉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心就冷了,对他不理不睬的。表妹见丁勉心意已定也不勉强,不时还来陪着说话。
一天丁勉问表妹家里还有生财之道,表妹说可能有些田产,其他就不知道了。
丁勉看不是办法,借着家里不大管着,瞅机会到外面闹市里去了。到了街上,丁勉东瞧西看很是新鲜,走到一家叫“仁济堂”的药店前,看看这药店有一般商铺的五倍大小,气势很大,进到店里看到正面对着长长一排药盒柜,侧面放有几排条凳,三三两两坐着几个病人,两个大夫模样的人正在给他们诊治。
见丁勉进来,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先生过来问道:“这位少爷,有可帮忙的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老先生又仔细端详一番道:“哎,这不是陈大人家的表少爷吗!”
丁勉一听,忙施礼答道:“先生,您认得我吗?。”
老先生道:“少爷死而复活,命大的很呀!前些天是我给你诊治的。少爷你怎么到这里来了,是不是身体不适?来、来、来,我给看看。”说着拿起丁勉的手腕把起脉来。
丁勉道:“谢先生救命之恩,我现已大好了,今日闲来无事,出来走走。走到这里觉得有趣就进来看看。”
老先生道:“少爷定是有福之人,这脉象平稳,中气充盈,看是好了。只是少爷刚好,还是不要到处走动,赶快回去,免得老爷、太太挂念。”说完叫了个伙计陪着丁勉回去。
回到家里,丁勉左思右想,觉得这老先生那里应是一条出路,就问青儿:“青儿姐姐,街里“仁济堂”的东家姓?我的病是不是由他诊治?”
青儿道:“少爷的病是由“仁济堂”的叶老先生给看的,叶先生是京城里的名医,与这府上极是近的,家里人有病都是由他诊治。少爷你问这些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