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君山(1/2)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李白如是形容洞庭湖的波澜壮阔,
谢聆只见洞庭湖风光绮丽迷人,浩瀚迂回,山峦突兀,更为难得的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sè。一时竟流连美景。放缓了疾行的奔马。
君山是湖中的一个小岛,原名洞府山,取意神仙“洞府之庭”。景sè自是美不甚收。谢聆早就问清,来到码头处,唤船家道:“请问去不去君山?”
那船家四十多岁,一脸络腮胡子,穿的破破烂烂的。他眯着眼睛望了望谢聆,说道:“去,怎么不去?不过……”
“不过什么?”谢聆急问。
那船家整理着渔网,说道:“此岛是丐帮总舵,你去有什么要事?”
谢聆道:“我找一个朋友,请船家行个方便。”
船家笑道:“方便,怎么不方便。方才便有四人要行方便,现今只怕方便到阎王那里去了。”
谢聆盯着船家,说道:“船家这是威胁在下吗?”
“不敢。”船家说道:“只要我知道你非去君山闹事,自然会安全到达。如若不然,嘿嘿。”
“在下不明丐帮身为仅次于少林的第一大帮遇到了什么麻烦,竟闹得如此草木皆兵,在下是岳一凡的朋友,你可相信?”谢聆谢聆下马上船。
船家脸sè一正,道:“难道岳一凡当真要来?”
谢聆奇道:“难道他还没到?”
“岳一凡向来独来独往,怎会相助丐帮,实在令人费解。”船家迟疑道。
谢聆道:“那我暂不去君山,在此等候岳一凡便是。”
船家听了这话,心中也是一定,说道:“如此甚好,请坐。”
谢聆本就累了,不客气坐了下来,船家收拾好渔网,道:“可要喝一杯?”
谢聆道:“不必,谢谢。”
这时王大全等人也赶了过来,见到谢聆,均是一怔,船家一面观察谢聆的动静,一面说道:“王大哥,怎么如此狼狈?”
王大全带着火气,说道:“还不是拜此人所赐!”指了指谢聆,说道:“不过他自称跛侠,非契丹走狗!”
船家望着端坐的谢聆,抱拳道:“请恕在下眼拙,更是孤陋寡闻,不曾听说江湖中有……有跛侠这号人物。”
谢聆轻抚风霜剑,说道:“在下不过无名之徒,阁下没听过倒也正常。”
船家哈哈一声长笑,道:“如若轻易破掉我丐帮十五人‘莲花落’也是无名之徒,那夜未免太小看我丐帮绝阵。你到底是何人?”
谢聆正yù说话,君山之上传来一阵阵急锐的口哨声,船家脸sè大变,道:“那四人竟然没被解决掉!”
谢聆心道:“大门大派是不是都是以哨声传递讯息?”殊不知丐帮与圣火教的哨声大为不同,所表示的意思更是大异。
船家道:“这位大侠,切请上岸。”
谢聆摇头道:“在下也想去看看。”
船家眼见那讯息传来的甚急,不知发生了什么意外,帮主又不在君山,心中着急,一咬牙道:“那请阁下不要节外生枝。”说着便要浆摆渡。王大全纵身跳上船。
谢聆见渐渐靠近君山,心中也是忐忑不安,又想岳一凡还没到,更是心焦。
望着君山峰峦盘结,沟壑回环,竹木苍翠,风景如画。对面的岳阳楼屹立。不一会儿,便靠了岸。
谢聆脚一着地,便有两个丐帮中人赶到,鞠躬道:“张长老,对头已到。”
谢聆这才注意船家身上有九个布袋,船家点了点头,道:“云长老以及两位使者可交了手?”
那丐帮小厮答道:“还没,正在交涉。”
这船家是丐帮传功长老张忠善,为丐帮四大长老之一,因君山总舵有难,这才在码头扮作船家,以便截获信息与阻挠敌人。
张忠善匆忙上得一座小峰,平台上围坐着众多丐帮子弟,而中间站着七人,分为两派。左边是那四个契丹人,右边三个分别是掌钵长老云子建,青莲使者薛决,白莲使者秦改之。
那四个契丹人人高马大,各个都是七尺汉子,手拿戒刀,面红耳赤的那人站在最左边,接着一个空手,胳膊极是粗壮,跟着那人手拿狼牙棒,靠边的是一对板斧。
谢聆跟着张忠善步入人群,只听那拿戒刀的契丹人道:“一月前我师父便送信给你们,你们这群乞丐搞什么鬼?帮主竟然不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