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 脱胎换骨(1/2)
六鹤羽门根深叶茂,为明辈份,素以在世辈份最高之人为一代,在当今,便是别鹤仙师。
革世初为首的各宫主座,以及各自师兄弟为二代,虽不都是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彼此亦称师兄弟,各自徒弟徒孙,再按辈份相称,否则几千年下来,各宫各有传承,辈份早就不知乱到哪里去了。
二代弟子中革世初入门时间并非最早,下面也有几十位师兄弟,但姓方的却只有一个,那便是与他一样,同拜在别鹤仙师门下,被公认为五百年来第一天才的方墨羽!
闻歌就是方墨羽?!
这都哪跟哪啊?
别说秦按剑、方守正等人,就连道博与阳九重都快晕了,今天可真是内容丰富,惊喜连连,令人不知该以何种表情面对。
闻歌自己也要晕了。
若说是被砸出了幻觉,顾意躬身来扶,将自己搀至椅中坐下,绝不是假,若说是黄粱一梦,也悄悄用力掐了大腿一把,半丝醒意也无。
可自己怎么就变成方墨羽了呢?
革世初长笑道:“此事本是我六鹤羽门机密,但既然已经寻到了方师弟,说与你们听听也无妨。我方师弟天纵奇才,十年破九境,入一万境安然渡过首道天劫的故事,想来你们都听说过了。”
那是自然,如此辉煌事迹,只要不是聋子,想不听说都难。
革世初甩袍坐下,笑眯眯地道:“但自方师弟渡过首道天劫后,已二十四年过去,你们可知为何这二十年来,方师弟突然销声匿迹?”
道博道:“莫不是闭关?”
修真之人虽也是人,做不到长生不老,但到了方墨羽这种境界,活个两三甲子没有任何问题,二十年在寻常人看起来很是漫长,但在各位仙师看来却不算什么,莫说二十来年,闭关三五十年的亦比比皆是,道博有此猜测,实属正常。
答案是不是。
修行成十三重境界,最重要的分别是第四、第七、第十与第十二重,入了第四重合一境,才能真正被视为修真之士,入了第七重清虚境,方能窥得无上仙道,简单点说,就是有了羽化成仙的资格。
入了第十重一万境,便将迎来首次天劫,受天地雷火淬炼,渡劫便是筑下根基。等到入了第十二重神游境,便将迎来第二次天劫,而七七四十九天后,无论你届时境界如何,最后一道,也是最难一道天劫都将如期而至。
从古至今,能渡首道天劫者,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其中有三四成都能渡过第二道天劫,但能渡了第三道天劫,羽化成仙的,却还不足六十人!
关键便在于第二道天劫与第三道天劫相隔时间太短,一旦进了神游境,便要在短短四十九内应对两道天劫。
而短短四十九天,莫说是从神游境进入大同境,连来不来得及彻底感应神游境都很难说。
若是就这么老老实实地一境一境升上去,天赋再高也不抵事——真当修仙是请客吃饭不成?
只有一个办法,那便是在入了第十一重万一境后,悉心修行,却又强压境界,直到做好万全准备再入神游境,渡过第二道天劫后厚积薄发,全力冲刺大同境。
但这个办法也不是人人都灵。这就好比一个杯子,装了一点能喝,装了一半也能喝,现在则是要装满最后一滴,满到溢出来时再喝。有些杯子大,能管用,但有些杯子天生便这么小,即便装满也无济于事。
遑论世间之事无论大小轻重,无一会循人心意愿而行,强压境界不是说说那么容易,天时机缘,心绪意境,哪怕只是个百年前留下的小小执念,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便如装满水的杯子经不起轻轻一抖般。
方墨羽可不打算就这么听天由命。
他想出了另一个法子。
渡不了第三重天劫,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灰飞烟灭,还有一种可能是**虽被毁,灵识却能逃生,入得轮回,投胎转世,下一世再应仙缘。
当然,能带到下一世的灵识能有多少,便因人而异了。
此谓兵解。
“灵识转生,与我们看来并未有变化,只是强弱不同而已,依旧是上一世那个渡劫失败之人,但为何这一世修练成功,却仍要从第一次劫开始渡?你说,这是不是有点搞头?”
“嗯,的确有点搞头。”
革世初还记得那个锐意飞扬的师弟在说这番话时,脸上洋溢的是如何快意的笑容。
既然兵解转世后,老天便不认识你了,那何不主动转世去?
若能做到灵识苏醒时,便已是神游境,但老天仍以一万境对你,降下的依旧是首道天劫,那接下来的岁月便可逍遥自在,好整以暇地去冲大同境。
说起来行得通,做起来肯定没这么简单,革世初也没往心里去,因为这个师弟的奇思妙想实在是多,但最后能付诸实施的,一百个里也没有一个。
但这偏偏就是百里挑一的那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