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风云卷 第九十五章 对冲的风险(2/2)
“什么意思?”刘震汉大怒:“人家都说女儿像我……”
“女儿像谁?”厨房那边传出于莲舫的声音,十分有穿透力,真不知道于莲舫是怎么在那么嘈杂的环境里听到的。
“人家都说女儿像我老婆。”刘震汉把头一低,有些无奈地说道,张岩心里鄙视了一下,真是个妻管严,不过转过来想到自己的表现,顿时生出同命相怜的感觉,拍了拍刘震汉的肩膀,
刘震汉也是一副心有戚戚的样子,两个男子汉对碰一杯,仰头一饮而尽。
“刘哥,这次来有事要请你帮忙了。”张岩把酒杯放下,跟刘震汉说道。
“没问题,你说说是什么事情吧。”刘震汉也不含糊,酒杯朝下,一滴酒都没有滴出来,倒不是刘震汉酒量大,而是因为这个酒杯实在有点小,外面看很大的杯子,里面的酒水估计连五钱都没有,没想到于莲舫还有这么细腻的一面啊。张岩看了一下刘震汉低声说道:“就是交易所的事情。”~~~~~~~~~~~~~~~~~~~~~~~~~~~~~~~~~~~~~~~~~~~~~~~~~~~~~~~~~~~~~~~~~~~~~~~~~~~~~~~~~~~~~~~~~~~~~~~~~~~~~~~~~~~~~~~~~~~~~~~~~~~~~~~~~~~~~~~~~~~~~~~~~~~~~~~~~~~~~~~~~~~~~~~~~~~~~~~~~~~~~~~~~~~~~~~~~~~~~~~~~~~~~~~~~~~~~~~
清晨的金州,阳光中都混合着大海的气息,一辆雪豹车就在这种朝气中缓缓来到交易所门前,交易所的jing卫没有下令停车,而是挥手放行,并不是因为这辆车,而是因为车上的人,闪电基金的老总于潜,这个男人已经成为现在风头最劲的人,因为准确预估黄金石油的价格,从而做多成功,闪电基金会的名头,在一次成为最强大的基金会。
于潜从车上下来,脸sè有点苍白,能成为最强的基金会总经理,有自己的努力,可是最重要的却是那个神一般的男人的指点,如果不是他的预测,自己是不会涉足黄金的,不知道今天又会有什么样的指示呢?
“去吧约翰保尔森找来,然后让他负责单独一个部门,不要怕花钱,只要他的要价在一亿美金之内,都拿钱砸过去再说。”一见面,张岩就很直白的把事情说了一下,不过于潜楞了一下,没有反应过来,过了一会才迷惑的问道:“约翰保尔森是谁啊?”
张岩也愣了一下,随即才明白,那个约翰保尔森成名,实在那场金融海啸之后,现在的约翰保尔森,只不过是华尔街上普通一员而已,连自己的公司都没有,属于那种连杂鱼都不算的小虾米。
不过在那个世界里,约翰保尔森这个名字已经被华尔街奉若神明,“赚钱之神”、“对冲基金第一人”等头衔已被挂到他头上;金融大鳄索罗斯请他吃饭;恰好与他同姓的美国财长亨利保尔森只好委屈地被称呼为“另一个保尔森”以示区别。
这一切,全
美国金融界风声鹤唳的次贷危机和及后的金融风暴中tt4t森赚钱了,而且,他以华尔街历史上最高的效率赚钱了——2007年一年,37亿美元他成为当年最牛的基金经理。而他赚的钱,是建立在大多数人的痛苦之上的,因为他疯狂做空美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他赌美国人住不起房子,并赌赢了。
这样的人才是张岩想要的人才,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才会让美国的倒塌变得更加迅速,在对冲基金面前,一个国家的经济形势是那么的脆弱,而对冲基金就像魔鬼一样,是无忌惮的冲击着一个国家的根基,当一个国家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路出一丝破绽之后,对冲基金将会成千上万倍的扩大这个裂缝,直到裂缝变成鸿沟,然后所有的人都会因为这些而受到惩罚。
与“股神”沃伦巴菲特在上世纪70年代逆市收购大量破产小公司、“破产重组之王”威尔伯罗斯2000年初收购重整钢铁行业一样,保尔森的成功靠的是打破市场的常规思维。在2006年初,华尔街金融界的普遍思路认为,虽然宽松的信贷标准值得jing惕,但房地产和信贷市场不会因此产生大麻烦。很多华尔街的大机构大银行都在这个乐观的阵营中。
而约翰保尔森则是很敏锐的看到了里面的商机,只有这样的人,才适合作为自己的工具吧。张岩微笑不语,似乎看到代表美国强势的大楼,在约翰保尔森等人的围攻下轰然倒塌的景象。
这就是时代,一旦失去了,就再也不能拿回来,就算在疯狂也是一样的,美国,注定会因为这次危机交出世界霸主的权柄,虽然这个周期会很长,但是也只是时间的长短罢了,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约翰保尔森收到了闪电基金的来函,邀请约翰保尔森组建新的对冲基金,条件之优厚让约翰保尔森瞠目结舌,不过要求也很多,尤其是对业绩的要求,更是高的惊人,五十亿美金!约翰保尔森思索再三,最后还是答应了,作为一个酷爱冒险的家伙,约翰保尔森也想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几经考虑之后,约翰保尔森开始把视线转移到了cds上面。
在接到函件之前,保尔森正在展开对房地产系统的进攻,对房地产借贷市场,华尔街的金融家们发明了两种新型的投资工具:cdo债务抵押债券即把抵押债券按不同风险重新包装销售的产品;cds,信用违约交换,用于担保抵押债券风险的衍生产品。
这两种产品的关系是,cdo的风险越高,担保产品cds的价值就越高。如果违约率或违约预期上升,cds的价值就随之升高。但在房地产繁荣时期,大多数人都不认为cdo会有什么风险,所以担保产品cds的价格非常低。
在分析了大量数据之后,保尔森确信投资者远远低估了抵押信贷市场上所存在的风险。他赌这个市场会崩溃。“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交易,有这么多人看多,而只有极少的人看空。”
于是,保尔森设计了一个复杂的基金cāo作模式,开始大胆地进行债券交易赌博:一边做空危险的cdo,一边收购廉价的cds。
“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人们对房地产盲目乐观的优势。”保尔森这样告诉自己。
但保尔森的赌注没有为他带来胜利,房地产借贷方还是很慷慨地借钱给买房者,后者也乐于接受宽松的借贷条件。保尔森开始怀疑评级机构在给次贷产品评级时标准过于宽松,于是,他让团队展开大规模的调查,结果发现,贷方回收贷款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
但是这个进程是缓慢的,就连保尔森也没有信心坚持到崩盘的那一刻,毕竟维持到那一刻所需要的金钱是个天文数字,很有可能在花光所有的钱之后,仍然一无所获,保尔森心里苦闷,还是在咬牙苦撑,闪电基金的这个邀请函,可谓是及时雨,不由保尔森不答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