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儒艺(2/2)
听到“纸”这个字时,颜骥当即羞愧的红了脸,支支吾吾道:“师父说……说……说我在纸上练字是浪费纸张,让我在林中的青竹杆上练字。”
“……”
此后,每rì可见颜骥端着一碟墨水在青竹林中的竹竿上练习书法,梁湘菱和周若涵坐在一旁怔怔的望着颜骥,像是在欣赏什么稀有罕见之物。梁湘菱忽然问道:“若涵,你说师弟他若是穿上一件儒杉,像不像一个书呆子?”
周若涵看了颜骥练习书法的样子便有睡意,打着呵欠道:“我看师哥要是再这么练下去,迟早会成了书呆子,你没觉得师哥最近呆了很多么?”
“呆了很多?”梁湘菱嗤笑一声,说道:“恐怕是没时间和你说话,你觉得孤单吧?今后怕有你孤单的了,也许师父哪天兴致来了,把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礼乐等等,全都教给师弟,那你不得天天对着我说话咯!”
“啊!”周若涵吃惊道:“那不是彻底把师哥打造成一个书呆子么?”
梁湘菱道:“那也没什么不好啊,师弟学成以后下山去考个文状元,再加上修炼的一些真法,更可轻易考个武状元。功成名就之后,再来迎娶你过门啊,给你找个文武全才的夫君岂不更好?”
“师姐你老拿这个跟我说笑,师哥他就在这里,听到多不好……”
经过半月的勤苦练习,颜骥勉强能写出一手正规的楷书。半月后,但见青竹仙居四周的竹竿上满是文字,不知情的人还以为青竹仙居地底有灵气汇聚,长出的竹子上有天书显现。
颜骥在师父面前写了一贴楷书和一贴草书,勉强过了关。正如梁湘菱所料,广一真人又开始传授颜骥绘画,他所画专长是山、水、竹三样,遂要求颜骥也学会山、水、竹三种水墨画。
绘画不同于书法,初学时必须要经人详细指点方法,从最简单的石头、水纹画起。广一真人把颜骥留在青竹洞中详细指点,每rì三餐由梁湘菱定时为他送去,连睡觉也要睡在青竹洞中,这正是闭关修炼。
如此一来他每天也见不到师妹的面,初始不觉有什么,但三五天一过,心中竟然挂念起了周若涵,这少年第一次尝到了“思念”一个人的滋味。
梁湘菱每rì送来饭菜便匆匆离去,也不敢多留,让颜骥想问问师妹的情况也不能问。梁湘菱本想安排周若涵为颜骥送饭,以解两人相思之苦,但她也怕师父反对,师父一rì没有明说周若涵可以来青竹洞,则表示一rì不能让周若涵知道青竹洞的位置,更没人敢问师父为什么不能让周若涵知道。
一连半个月,颜骥每天只是画这些竹子也有些烦躁,忍不住向广一真人问道:“师父,我学会这些有什么用?”
广一真人答道:“也许有用,也许没用;你会用则有用,不会用则没用。抛开有用没用不谈,如果一个人连这些东西都静不下心来学习,连这些东西也学不会,那他又如何能学会那玄妙无穷,千般大道!”
颜骥觉得师父这一番话也有道理,比起那些玄妙无穷的玄术,这书画一艺简单的如同儿戏,若连这些都学不会,又如何能学会千般大道。
每当思念周若涵之时,颜骥便告诫自己:“千万要忍受相思之苦,若天天陪着师妹嬉戏,那还能成为强者么?还能保护师妹么?”
其后,广一真人所教授技艺从书画延伸到琴棋,每天四样轮换练习,也避免了颜骥会觉得单调、枯燥,势要把他打造成一个琴棋书画样样jīng通的人。
颜骥第一次听师父弹琴时,为其琴技深深折服,悠扬的琴声,如chūn风绿过山野,似一缕清泉流过身体,优美的声音在耳边回响不绝,回肠荡气。
同样是一架琴,颜骥弹出的却是另一种感觉,正当他摇头闭目,弹奏琴曲之时,广一真人轻轻碰了一下他的胳膊,淡淡的道:“你拿着木琴到外面去练习吧,找一个我听不到的地方,为师想睡上一觉。
颜骥当时真以为师父是想好好睡上一觉,但当他细细聆听自己弹奏的琴声有多难听时,才明白师父为什么要将他赶到洞外去练习弹琴。
辗转半年,颜骥对琴棋书画的掌握已初具火候,虽谈不上技艺冠绝天下,但也算不上太差,勉强可以拿出手。
见颜骥能耐下xìng子学习这些看似繁琐无用的东西,广一真人决定正式传授颜骥修真法门。
这rì,颜骥用了早饭后,被师父叫到蒲团前:“从今天起,我便要传授你一套修真法门!”
颜骥舒缓一口气,心叹:“终于熬到了这一天了!”
若广一真人再不教颜骥一些真法口诀,颜骥便会以为这老道士只会弹弹琴、写写字,别的威名全都是吹捧出来的。
传授颜骥真法口诀之前,广一真人又向他问道:“你有过梦么?有没有想过要为这天下,为这世道改变些什么?”
“梦?改变这世道?”
这个世道,这个天下,颜骥确实觉得需要改变。十一岁那年,他的父母先后病逝,他的父亲身为教书先生,只教穷苦人家子弟读书认字,学费也收的很少,甚至不收。可到头来父亲又得到什么?病重之时可曾见那些人帮忙么?母亲断药时有可曾有人帮忙买药?这就是现在的天下,现在的世道。
这少年曾有一个可怕的想法,认为改变这世道的方法,就是把这些人全都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