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高富帅三部曲之万贯家财(2/2)
广州是当时最大也是最主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平均一艘穿洋过海而来的船舶货物的价值,就会在几万贯左右,有的甚至可能价值十几万贯。这个数目在当时可算得上天文数字,西门庆家已经是阳谷县第一商人,但全部家产也不过万贯左右。这几位客人此次出售的细货大概只是一艘船的四十分之一,虽然对于内地小县城来说,一笔上千贯的交易绝对是大生意,但对于每年收税数百万贯的市舶司来言,说是九牛一毛已经算是很客气的啦。
起初我不肯尽快回去处理生意,不仅是贪恋幼仪娘子,更是与川广客人打心理战。若回去快了,显得买卖有利可图,客人就不肯降价了。知道唯有自家本钱足,能消化这这桩买卖,我索xìng摆明了就是要“店大欺客”。又和这些人随口讲些海上的奇闻异事,比如什么会唱歌的人鱼,上千丈长的鲸鱼,这几位也不是什么出海的外商,只是在广州凭关系搞到了一些细货而已,根本分辨不出真假,只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以。
我见差不多了,刚才傅掌柜和他们要价到了七百五,这些客人非八百不干。我提出八百贯也可以,只是因为前些rì子的喜事丧事,一时周转不出来这么多现钱,要先付一百贯的押金,其余的等到八月份再一次xìng结算。
为首的两个客人对视了一眼,他们既然选择西门记生药铺,事先自然是打听过的,知道这家商铺的实力,也就都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是西门官人发话,兄弟们哪里有信不过的,这就签下合同文书吧。”
于是让伙计秤货兑钱,又批下合同,请了县衙中的一位王押司作为保人,签完文契之后,一干人等在狮子街的潘家酒楼里吃了一场酒,方才打发去了。
因为招待的酒菜很丰盛,又有县衙中的吏员作为保人,这位王押司虽然不入品级,但在阳谷县衙,也是仅次于知县、主薄、县尉的第四号人物,这点不足千贯的合同请来如此人物,端得算是很有面子。加之交易之时我又比较爽快大方,这几位客人自然不免觉得这小官人年纪不大,做起生意却是一把好手。
其实我对这笔生意也比较满意,虽说没有把价钱压死,但一来留下了rì后可以常来常往的余地;二来不是现钱交易,只需付一百贯的“押合同钱”,余下的钱八月份才结算,有道是:“时间就是金钱。”压下的货款也可以用来投资商业或放债取息,资金多周转一轮,利润自然也要翻番。如此算来,这样一笔送上门来的买卖,的确也算赚得不少。
在这里看到看到什么合同、担保人、抵押金之类的现代商业术语请不要惊讶,宋朝是一个商业相当发达的朝代。一般来说,社会越发达,商业就越发达。尤其是现代人,如果离开了高度发达的商业,离开了琳琅满足、各种各样的商品,离开了快捷便利的交易方式,绝大多数人简直都不知道该怎样继续生活下去了。而且,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商业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现代国家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古代,因为人们对于社会经济认识的不足,因为天生的保守愚昧,通常社会都会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但宋朝立国之初,即坚持“不抑兼并”的国策,对商业也采取宽松放任的态度,虽然没有明确支持,有时候也会习惯xìng地带有对于商业的歧视以及刁难,但对比明清时期,就已经算是小巫见大巫了,明清两朝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不许商人染指;从rì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xìng规定,等等等等。
宋朝的情况已经算是好的啦,比如我现在,因为是富商,也算是阳谷县的第一等人家,平时结交官吏,往来的亲朋好友也都是城中大户,就连娶的妻子也是当朝进士家的小姐,实在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处境。
“你就知足吧,西门庆先生。你以为这是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尼玛就算是在二十一世纪,你难道不知道伟大的天朝对于高收益项目的垄断,比如神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移动联通等等;国有企业对其他企业的非对称政策xìng优势以及表现出来的低效率高浪费低收益……”
想到这里,我的心里不禁就平衡了许多,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