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西门庆定鼎天下 > 第二十八章 所谓姐儿、寒食等等

第二十八章 所谓姐儿、寒食等等(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天蛇 女施主请留步 气杀八荒 冥迬殇 天才混蛋 魔兽之日光 最佳教练 重生之衙内人生 仙术 强剑

“我们家夫人平时大门不迈二门不出,哪里能单独见得到啊!”芍药眉头锁起,似乎想不到什么好办法,突然她嫣然而笑,“有了,明天是清明节,夫人必定要带着我们去扫墓踏青,然后我就趁机把夫人引到杏花村旁边的姑子庙里,你可要早早地在里面等候。”

“姑子庙?”杏花村我知道,就是城南坟地周围的一个大村落,可是这姑子庙就有点搞不懂了。

“就是清凉庵,离永福寺有二三里路,里面的姑子也都是rì常到俺家里讲佛法故事的。”

听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姑子庙”就是尼姑庵,只是名字叫做什么“清凉庵”,实在是有点不大好听。不过这个法子倒也jīng巧,于是我问道:“那夫人到时候会往哪一间房里来?”

“姑子庙小得很,前后一共也就三进。进来大门就是小佛堂,第二进有三间比较干净的厢房,夫人肯定在那里落脚,你只管事先占定了一间就好。”

我和芍药商议了一番,最后她才带着食盒走了。我也不再作画,收拾了东西,就往清凉庵赶去,到了先赏给那住持王姑子五吊钱,说到第二天家里的内眷要出城扫墓,会在这里下脚。又让她事先准备好热水点心,莫要让其他闲杂人等进来吵闹,到时候会另有赏赐。那姑子接过钱,眉花眼笑地答应了,领着我在庵子里略略转了一圈。

我回到家中,又忙不迭地让家人准备第二天扫墓、出外踏青的诸般用物。古时候娱乐活动单调乏味,即便是西门庆这等豪富人家,平时也没有什么可干的事情。要想有趣,除非就是去行院和粉头姐儿吃酒玩耍,或者就是去赌博,要不就带了一大帮帮闲无赖,在大街上厮厮挨挨地调戏妇女。

古代民间的称谓多有变化,大抵而言,都是以尊称为主,逐渐范围广泛。比如粉头姐儿都是这个时代对于jì女的称呼,其他如“婊子”是一种略带侮辱xìng的说法,“娼jì优伶”则是书面用语。粉头是指这些人打扮得油头粉面,姐儿其实是一种尊称,开始指的是官宦世家的女儿,并按照排行,有“大姐儿”、“小姐儿”的区别。后来这等称呼越来越泛滥,普通人家的女儿也可以叫做姐儿,甚至连行院里的jì女,也被称为“姐儿”。再往后发展,到了元明之际,大姐儿、小姐儿都不加区分,统称为小姐。不过这个小姐的称谓一般就只限于大户人家的女儿,而且还有了大小姐、二小姐的区分。

还有公子称谓的转变。chūn秋战国之时,公为诸侯的爵位,如齐桓公、晋文公之类,子就是儿子,公子指的是诸侯王的儿子。到了后世,凡是豪富人家的年轻人,都可以称之为公子。其实就比如“公”这个称谓,周朝诸侯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齐桓、晋文也只是侯爵,秦国爵位为伯,楚国居于南方蛮夷之地,爵位只是最低一等的子,但为了尊崇其位,都称之为“公”,甚至楚庄自称为王。由此来看,在二千多年前的chūn秋战国,人们就开始这样抬高称谓了。

类似例子实在是数不胜数,再比如太监称呼的变化。太监起初是指皇宫里阉人的大头目,比如明朝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掌印太监,每一个都是甚至能压过内阁首辅、大学士的人物。但到了清朝,普通的阉人也能称之为太监,比如什么小太监老太监、张太监王太监。其他如宦官、公公、夫人、太太、郎君、夫子、官人、相公等等等等,无不都经过类似的变迁。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中国十分重要的一个节rì。清明节又名寒食节,这一天里有禁火、扫墓、踏青等诸般风俗。禁火就是各家各户都不能生起烟火,吃饭也只能吃冷食,因此也叫寒食节。等傍晚的时候,百姓再从寺院,或者德高望重的族亲那里引取新火种,回家点燃已经熄灭的灶火——古时候没有打火机,虽然类似火柴的东西宋代也有,叫“法烛”,但这东西当时很罕见,所以普通百姓过rì子,不能每天都生活造饭——于是,灶里的火一旦点燃,就要一年不能熄灭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